國內“互聯網+”理念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2012年11月于揚在易觀第五屆移動互聯網博覽會的發言。通俗來講,“互聯網+”就是“互聯網+各個傳統行業”,2016年“互聯網+”入選十大新詞和十個流行語。
到目前為止,“互聯網+”依舊是一個熱門詞匯。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各個企業的培訓工作也漸漸朝著“互聯網+培訓”的方向發展著。這是時一個速度的時代,也許我們企業的培訓師們還沒來得及做好準備,互聯網+培訓的模式已經悄然形成,這就要求我們的培訓師要順勢而為。
那么,面對互聯網+培訓,我們企業的培訓師何去何從呢?
雖然線上的培訓不會完全替代傳統面授,但是縱觀當前的培訓工作正在逐漸從傳統的線下面授往線上轉移,這樣的轉移將給企業的培訓師帶來工作上的轉變。面對這樣的偏移,對培訓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培訓師的工作內容也出現了轉變。
1、課程開發思維的轉變
傳統的面授課程開發注重的是課程的系統性、完整性,一門課程就是一個完整的體系,一講就是2~3天,要確保把一個體系的知識盡可能地放在一門課程里說完,考慮的側重點是以知識傳授為主。從線下轉到線上,課程開發的思維也發生了質的轉變,這對培訓師開發課程要求變高了,線上課程的開發更注重互動性。因此,在開發線上課程時,在保證課程架構完整的同時,更要從學員的角度去思考,就是從單向知識灌輸的模式轉為雙向互動的模式。
2、做好原有培訓資源的再利用工作
從線下轉到線上還有一個關注比較多的問題:面授課程開發了這么多,要怎么再利用?
確實如此,企業花費這么多人力物力開發的線下課程,說不要就不要,那是嚴重浪費,那么,這些已有的資源要如何利用起來呢?
(1)資源分類
雖然線上培訓盛行,但是也不可能完全取代傳統面授,因此,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培訓師需要對現有的資源包括日后開發課程資源時,在內容層面進行分析,并梳理課程知識點,對資源進行分類,最終確定哪些內容適合做線上,哪些內容適合做下線面授。
(2)資源再造
對劃分出來適合做線上課程的資源,以進行再加工。
3、對待培訓工作角色的轉變
隨著線下線上相結合的學習模式越來越被推崇,培訓師的角色也在發生著轉變,從講師的單一角色轉變為教學設計師,從教學設計的角度進行課程開發、培訓管理。不僅要保持臺前(面授培訓)的良好狀態,還要做好幕后的工作(線上培訓管理工作),雙管齊下做好培訓工作。
寫在最后,培訓師既是培訓者,也是學習者,面對變化,培訓師需要有快速適應的能力,也需要有快速學習能力。面對互聯網+培訓的大環境,培訓師順勢而為,借力發力,方能從容不迫。
問鼎云學習成立于1996年,23+年深耕企業培訓行業,依托領先的研發技術與專業的運營能力,為企業提供體系化和智能化的在線移動學習解決方案!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