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最實用的培訓方式無疑是“在工作現場的培訓”,這是最有實效的。很多企業在培訓時,通過各種方法、手段在課堂中“移植”盡可能接近真實狀況的工作場景,進行體驗式教學。
什么是角色扮演法?所謂角色扮演法屬于體驗式教學法的一種,這種方法強調教學環境的真實性,強調“從做中學”。在角色扮演教學中,需要根據特定角色的情況和任務,將學習者安排到模擬的、逼真的情境中,要求學習者處理可能出現的各種問題。
角色扮演法利用直觀的學習方式,讓學習者直接面對貼近現實的情境,將課程知識與實踐無縫對接,加深學習者對教學內容的理解,提升學習者學習的樂趣,開發思維潛能。那么,企業培訓中如何運用角色扮演法呢?以下三大誤區要謹記!
1、把角色扮演教學當成簡單的情境再現
在角色扮演教學中,培訓師要求學習者在一定情境下扮演其中的角色,進行“表演”,以學習、練習某種技能。為了達到“表演”的效果,有些培訓師特意為學習者(扮演的角色)設計了臺詞,讓學習者按著“劇本”來“表演”。
這種簡單的情境再現雖然降低了講師教學的控場難度,但也減弱了學習者“體驗”的真實感,不能充分發揮角色扮演教學的真正效果。這是因為,角色扮演法不是常規的課堂練習和課堂示范,它需要參與角色扮演的學習者根據真實的案例背景,設身處地地去解決問題,從而讓參與者和觀察者“悟出”正確答案。
2、把角色扮演僅當成一種形式,與課程內容脫節
角色扮演法需要從學習者演練的體驗中得出結論(即學習的內容),這個結論應該完全依托演練者在任務中的表現和全體學習者的分享,能讓學習者心悅誠服地認同這個結論。
有些培訓師在學習者角色扮演中并不能有效利用課程信息或完全忽略這些信息,結論的導出完全脫離演練本身,讓角色扮演成為一種“形式”,只是走了過場。
造成這個問題的原因除了課堂中講師挑選的學習者自身素質達不到要求外,大多是角色扮演設計的兩個失誤造成的:
一是演練中角色的“沖突”不夠,演練者能輕易完成任務;
二是演練者的任務指向不明確,輕易放棄或不堅決完成任務。
3、角色扮演教學組織過程中忽略情感共鳴
角色扮演教學的課堂中會有兩種角色,一是參演者,他們是角色演練的主角,其表現決定了角色扮演能否成功。而容易被忽略的另一個角色同樣影響著教學的效果,那就是旁觀者演練的其他學習者。
有些培訓師只關注到“前臺”演練過程,而忽略了演練情境對觀眾學習的是全體學習者,而觀察演練的其他學習者的“帶入”效果,不能讓其感同身受,產生共鳴。
綜上所述,培訓課堂中的角色扮演法應該給學習者帶來更深刻的體驗,更強烈的“真實感”和“臨場感”。其區別于傳統的課堂練習和示范教學,更強調學習者“從做中學”,而不是“學了再做”。因此在角色扮演背景設計和課堂組織中要充分考慮對角色扮演者和全體參與者“狀態”的引導,使角色扮演的“真實感”最大化。
在互聯網大行其道的今天,組織企業培訓時不能忽略互聯網的作用,混合式學習已成為企業培訓發的新趨勢。在進行角色扮演教學時,同樣可以運用互聯網手段,打破學習空間限制,充分激發員工學習的互動性和積極性。
問鼎云學習成立于1996年,立足20年企業課件開發經驗,深耕企業培訓行業多年,具備豐富的課件定制開發經驗,緊跟前沿課件技術,提供全方位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于AATCP,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