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人力資本建設是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工作。網絡的普及和E-Learning的發展,人們的學習方式不再僅僅局限于傳統的教育或自上而下的培訓機制,在隨意性的場所、利用隨性的時間、通過多樣化的學習渠道、學習多元化的內容已經是現在人們普遍的學習方式,即與正式學習相區別的非正式學習方式。
在這樣的背景下,企業對員工的培訓方式從單一的讓員工進行自上而下的正式學習逐步過渡到引導員工進行非正式學習與正式學習的結合,通過二者的融合,促進員工知識的積累、技能的掌握。
現如今移動學習平臺是企業的關鍵培訓渠道,探討、分析移動學習平臺推動學習方式的轉變的必要條件有利于企業實現學習平臺的功能和知識管理優化、增強員工從學習平臺上進行非正式學習的積極性、促進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有效整合,最終達到更有效率的人力資本建設。
要知道,學習不是一個階段性的行為,我們處在一個終身學習的時代。從學習者獲取知識的手段和方式的角度來看,可以將學習分為正式學習(Formal Learning)與非正式學習(Informal Learning)兩類。那么,正式學習和非正式學習兩者有什么區別呢?
1、正式學習概念
在1997年陳乃林、孫孔懿發表的《終身學習論略》一文中,講到終身學習的體系由正規學習、非正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三大類型組成。正規學習即學習者在教育體制內的學習行為;非正規學習是除正規教育以外的有組織性質的學習,例如企業的崗位培訓、學校畢業后的進修等,而非正式學習則是無組織的、完全按照學習者的需求,自主選擇學習時間、場所、知識內容的學習行為。
通過檢索、分析更多的文獻,以及現如今人們對學習方式的思考、研究發現,這里所說的正規學習和非正規學習均屬于正式學習范疇。正式學習是一種有明顯的組織性、系統性、制度性、目的性特征的、一種自上而下的學習活動,包括傳統的初、高中、大學的教育、企業培訓項目中組織的員工培訓、課后教育機構或企業對學生的輔導、相關部門組織的研討會等。
2、非正式學習概念
與正式學習不同的是,非正式學習是一種無組織、自主性強的學習行為,可以在有意識、目的,也可以在無意識、無目的的情況下發生的學習行為。早先的一些研究強調非正式學習的無意識性,指的是人們在人際交往、生活環境中無意識地進行的學習活動。
從文獻、生活經驗中我們可以發現,非正式的學習可以是有意識也可以是無意識的,它貫穿在我們的生活的各個情景之中,無處不在。簡而言之,非正式學習是一種無組織、自主性強的,可以在有意識也可以無意識的情況下進行的學習行為,功利性沒有正式學習那么明顯和強烈。
但是在企業環境下,企業最理想和最想達到的效果是通過一定的引導,促進學員有目的性地進行非正式學習積極性,如員工為了獲得某個崗位資質證書、某項業務能力等自主地、自發地去獲取知識,通過員工知識技能的積累、并應用于工作之中,進而提高企業整體的績效。
3、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區別
一般來說,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的異同點可以上時間、場所、主導人、特征、社會性、效果評估等方面進行分析。
(1)時間:正式學習固定性、計劃性,而非正式學習隨意性,但也可以計劃性;
(2)場所:正式學習大多固定或者具有很大局限性,而非正式學習不固定,可以自由選擇;
(3)主導人:正式學習由組織者、講師主導,而非正式學習由學習者自己主導;
(4)特征:正式學習具有組織性、一定的強迫性、周密的計劃性,而非正式學習無組織、有無計劃均可、無強迫性;
(5)社會性:正式學習屬于小范圍內發生社會性行為,社會性不強,而非正式學習社會性明顯,范圍廣,學習者更樂于進行學習交流;
(6)效果評估:對于正式學習來說,組織者有嚴謹的數據或標準來評估學員學習效果,而對于非正式學習來說,學習效果難以評估,只能通過學習者自己才能較準確的評估效果。
相關研究表明,人們在工作中獲得的知識有80%來自于非正式學習。不過,非正式學習是一種自主性很強的學習方式,而移動學習平臺可以通過它使用場所、時間隨意選擇等優勢特點,在非正式學習領域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可能這也是越來越多企業建設移動學習平臺的原因吧。
問鼎云學習成立于1996年,23+年深耕企業培訓行業,依托領先的研發技術與專業的運營能力,為企業提供體系化和智能化的在線移動學習解決方案!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