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與特定節點和信息資源建立連接的過程,學習即與知識建立連接并形成知識網絡的過程。因此,在移動學習中,需要針對成人學習者學習特點,根據自主移動學習發生的過程,對其學習行為進行適當引導,以提高學習效率、增強學習效果。
移動互聯環境下成人自主學習步驟
成人學習者在學習中具有自主意識,會自我掌握學習進度,通過過往經驗、固有的思維模式進行學習。其整個學習活動不再以教師(知識傳遞者)的傳授為主要途徑,往往會更多地借助自身的經驗來理解和掌握知識,完成知識內容的更新、知識結構的重塑,以此提升自身認知水平,促進能力發展。
在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當成人學習者需要學習時,他們首先會通過相應的工具(包括搜索引擎、APP)來完成相關學習資源的搜尋;其次,成人學習者根據自身對所搜尋到資源的判斷進行選擇與學習,以此完成自身原有知識與新的知識的聯接,進行知識的解碼內化;再次,在學習者內化知識的基礎上,評價所學的新知識,將其運用于新知識領域場景中,實現淺層學習到深度學習的過渡;最后,有些學習者將自己的應用心得或者改進建議進行歸納整理,發布在相應的平臺上,與其他人進行分享。
有效引導成人自主移動學習
上述成人自主學習步驟需要通過知識傳遞者或在線學習平臺運營人員進行引導與干預。
1.激發成人學習動機
成人的學習動機比較復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其所處的學習環境,接觸到的學習材料,面臨的學習任務以及知識傳遞者的影響力有關。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在線學習的運營手段,讓其感知到上述內容的變化,激發其學習動機。如通過在學習平臺首頁展示最受好評的內容,推送大咖們的講座,展示其伙伴們的學習動態,提醒其學習任務完成進度等手段激發其學習動機。
2.保持流暢的學習聯結
“管道比內容更重要”,學習者與學習資源(知識、人)之間聯接越通暢,知識流動越快,學習效果越顯著。因此,首先要以學習者為起始節點,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手段為其構建人—知識、人—人之間的網狀結構,保障管道的通暢與可靠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移動學習平臺建設時,為了使學習者能夠快速地與學習資源建立流暢的聯結,就要為其提供不同的知識展陳方式,比如樹狀目錄形式,便于知識結構理解較好的學習者迅速定位到其要學習的內容;搜索式方式,幫助學習者以主題詞或問題方式快速定位學習內容;社交網絡、論壇方式,幫助喜歡通過他人來解決問題的學習者快速與掌握相關知識的建立聯結;對于相對比較被動的學習者,當然是通過推送學習任務包的形式讓其與學習資源或對象之間建立聯結。
3.避免信息過載,維持負載均衡
有研究表明,高度的工作記憶負荷或者“認知負荷”可能會妨礙學習。因此為了讓學習者持續學習,保持負載均衡,對學習平臺運營人員而言,在進行學習材料推廣、設計與實施學習活動時,需要從學習者的信息負載出發,從目標、內容、形式等方面進行整體考慮,對學習者進行有效區隔,避免讓學習者出現學習平臺推送信息過量、學習者無法有效接收等問題。比如針對某一特定專題,如果專題的學習對象比較固定,專業范圍相對較窄,如果采取主頁BANER的方式,那么所有人都可以看到,對于很多人而言就是多余信息,容易造成其后期對推送不敏感;因此建議采用彈窗的方式進行推送,這些彈窗可以進行智能化設定,只有特定對象打開時才會彈窗,不是目標對象是則不會打開。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欄目,也應該進行智能化的設置,如點贊最多的課程,評論最多的課件等,對于不同的學習對象,只展示與其崗位、與其學習任務密切相關的部分,而不是千人一面,久而久之,這些欄目就失去了意義,因為這些信息對很多人而言屬于多余信息。
4.提升學習者的參與度
學習者的參與體現在兩個方面,即對現有資源的參與以及參與知識的再創造。對現有資源的參與可以有效提升學習材料有效使用程度,如學習認為這個材料內容很好,他可以很方便的點贊,收藏,轉發給其他伙伴等,那么他的這些活動能夠有效激發其他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并且能夠使這個學習資源非常方便地與其他學習者建立聯結。因此,在運營過程中,我們需要注意為學習者提供非常方便的參與手段,如一鍵收藏、轉發等。對于參與知識的再創造而言,則需要我們為其提供非常方便的參與工具與必要的輔導,如課件制作工具,微課制作課程與相應的輔導。
問鼎云學習成立于1996年,23+年深耕企業培訓行業,依托領先的技術解決方案和專業的運營能力,為企業提供體系化和立體化的移動學習解決方案。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