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做培訓的朋友抱怨說辛辛苦苦、加班加點,還要和各個部門求爺爺告奶奶軟磨硬泡做出來的培訓計劃,卻直接被老板打回來,問題是老板還不告訴你原因,甚是無奈。
那怎么才能制訂一份老板滿意的培訓計劃呢? 筆者作為一名從事培訓咨詢的工作者,做過一個相關方面的調查,數據表明,很多時候老板打回培訓計劃主要基于以下四個原因:
a、這個培訓計劃到底是不是公司實際需要的培訓,還是人力資源部自己想出來的?
b、你能保證這些培訓都有效果嗎?人力資源部有什么措施保障培訓效果?
c、其實我根本不關心做不做培訓,做多少培訓,我關心的是做這些培訓和公司的業務經營有什么關系?能促進業務經營目標的達成嗎?
d、為什么要花這么多錢?
倘若針對這四個問題出發,事情就容易多了:
企業需求所在
很多時候我們做培訓的容易跳進一個誤區:我們在驅使折這個企業員工的發展其實,在很多企業老板的角度看,培訓部門更多是扮演著一個“加油站”的角色。
因此,在衡量老板的想法之后,我們需要從企業目標出發:對老板多說目標,少談計劃,多說工作現狀問題,少談培訓內容本身。告訴老板,培訓能改善工作現狀問題,也是員工的需求,是用來支持業務經營目標達成的,而不是只是人力資源部認為的。
培訓計劃表務必要說清楚公司業務經營目標和目前現狀問題和培訓計劃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
點面式推進
無論是培訓計劃,還是市場推廣方案或者其他,老板考慮的是“投入產出比”以及風險程度“,因而任何決定都必須控制在自己能接受的范圍。
對培訓師而言,就必須從幫助老板降低其“風險”:如果在企業里推全面的培訓體系或計劃比較困難,建議可以先從某個點某個培訓項目突破,看到培訓效果,逐漸取得老板的信任,信任需要過程,老板心中的風險因素就逐漸消除,之后可以以點帶面越做越大。
另外,在條件允許下,可以借用外力通過別人給老板洗腦,這個別人,既可以是公司里其他部門或管理人員,也可以是公司外的人員。此外,對于未知的事物,很多時候人都需要有一個參考物.
所以,要讓老板支持培訓,就安排他先去外面參加培,讓他自己先體驗和認可別人的成果或者企業案例。想必這之后,老板對自己企業的培訓規劃,就會有更大的信心。
突破常態
老板已經看慣了常規的培訓,有時候會想看到新鮮的東西。
這就要求培訓管理者跳開傳統的“一提培訓就上課”的思路,多去想想問題本身的解決方法:員工缺少必要的知識和常識,也許需要課程培訓;員工缺少意識理念,也許就需要做一些體驗式的學習。可以正式的教授,也可以選擇非正式的“工作小TIPS”形式去引導。
插一個題外話:在這個網絡時代,人的注意力大多只能維持6分鐘。所以在面授的時候,如何快速切入到員工的“痛點”,讓對方愿意聽你的課?
另外,對于一些做培訓不久的培訓管理來講,本身經驗、方法論不足的,也許需要想辦法促進組織內網絡連接、社群學習和新型工具的使用。
出于種種原因,很多企業都在籌備培訓體系的建設,但因為經費等問題,這樣的企業里往往只有一兩個培訓師。這種情況下繼續使用傳統的面授就會顯得很吃力。因而,我們必須依賴新工具來支撐我們的培訓,諸如移動學習類軟件。畢竟市面上的產品已經覆蓋培訓各個方面的內容:課程體系建設、員工學習計劃、效果分析……
這也是老板所期待的:更小的成本輸出,卻獲得了員工更大的工作效率。
成本
接著上面談到的利用是工具而降低培訓成本,我們談談如何跟老板提預算。其實就像市場買菜:培訓預算建議先適當做高一些,留有余量,給老板砍價用。有時候砍預算其實是老板心理上的滿足,那就給老板這個機會,而不要上去就是砍無可砍的預算。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