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一輩子能拿到一次奧斯卡,那已經是莫大的榮幸了,可以說是終生無憾了,像小李子,陪跑了22年才首封奧斯卡影帝,感動得泣涕漣漣。但有沒想過,如果那么一個人竟然有12次奧斯卡提名,并且4次獲的最佳女主角,那是一個怎樣的存在?沒錯,她就是凱瑟琳·赫本,那個時代的美國的藝術瑰寶,美國精神的代表。
同樣,6次蟬聯培訓界的奧斯卡獎——中國人才發展菁英獎,那是怎樣的一個存在?它就是招銀大學,在過去的4月份中國人才發展菁英之夜,招銀大學第六次捧回了“優秀企業大學”大獎。毋庸置疑,這是他們多年不辭勞苦的結晶。
無論是精品課程設計項目,還是金牌講師的實戰演練項目,招銀大學秉承分類別、全覆蓋、專業化的基本思路,在培訓界拓展出了一條康莊大道。
筆者認為上述的精品課程設計項目和金牌講師項目跟招銀大學本身性質有很大關聯,所以更想講講我們普通企業如何借鑒招銀大學去提升培訓效能。
招銀大學的“培訓效能提升項目”有兩個很大的特點:
特點一:基于標準化管理流程的矩陣式培訓管理
著力搭建矩陣式培訓管理架構,縱向強化條線教育培訓管理職責,橫向有效推動各層級培訓開展。建立覆蓋全行的從培訓需求、培訓規劃、組織實施、效果評估、費用預算等標準化管理流程和管理規范。依托管理平臺確保落地,實現全流程、無紙化的集約高效的培訓管理。
特點二:基于精細化數據分析與反饋的效能管理指標
建立“基礎數據—管理數據—效能數據”的數據體系,開發科學有效的管理手段,建立集過程和結果于一體的培訓效能指標體系,深入分析、挖掘和應用各類培訓數據,實時監測培訓過程,跟蹤和反饋培訓效果,優化培訓資源配置,提高資源使用效益,提升培訓管理水平。
其中一個關鍵就是解決工學矛盾。
招商銀行的員工參加培訓的顧慮,主要集中在時間的安排和內容的設計,其中最大的顧慮就是工學矛盾。
這也是很多企業所面臨的問題。那么招銀是怎么去解決的?
說到這點,其實我們大多企業都是感性的,看到市面上有人通過新嘗試獲得了成功,企業就會趨之若鶩,沒錯,說的就是“電子化學習“、“移動學習“等。
先前在講美贊臣的時候也講過:雖然傳統的培訓存在諸如受學習空間時間限制,培訓時組織學習難度大,成本過高等缺陷,但它仍然能發揮效用,依舊能解決業務問題。反過來,很多培訓經理為了迎合領導意見,為了改變而改變,一腦子地去蹭新技術,甚至為了追求花哨的培訓形式,本末倒置,而忽略內容設計,最終打水漂。
所以,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不一定就是好的培訓方式,不過是一種新的技術罷了。好與壞的衡量,還必須跟企業應用得是否恰當有關。
——(詳見文章《我有一招能讓培訓學習app一上線就高達60%的激活率的絕招,你信嗎?》)
像招商銀行,一些諸如運營管理類的課程不適合電子化,就沒必要電子化。一來是因為這類課程的性質和條件決定了線下培訓才能使效果最大化;二來是因為該類別的培訓師還不能很好的駕馭線上工具去做培訓。所以該線下培訓的課程依舊得進行線下培訓。
員工的自主性學習
另外,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的一個很大特點是“員工的自主性學習“。這時候我們就要考慮:員工是否有能力去計劃自己的學習進度,是否有能力去理解課程知識。若條件達不到,那么這種新型學習方式,對培訓師而言,就是一種災難。
心理學上講,沒有激勵,一個人的能力和主動性僅能發揮20%-30%;如果加以激勵,則可發揮到80%-90%。另外,在激勵的狀態下,更高階的持續性的激勵才能持續保持人的發揮程度。所以,除了設置恰當的獎勵懲罰機制,這個機制還必須有相應的成長型,不能一成不變。
因此,招銀大學的一個做法是逐步性前進:一些標準化的諸如知識、技能類別的課程,就以在線學習或者移動學習的方式來替代,并賦予相應激勵手段(積分商城,排名……)針對一些暫時不能完全電子化的課程,就先去培養優秀的能駕馭在線學習的講師,后期再利用新技術逐步實現電子化。
所以,筆者認為,在計劃培訓方式變革時,必須得慎重考慮:我們的情境是否要求我們去改變?我們最真切的理由是什么? 我們有能力去改變了嗎?
培訓不是大雜燴,一個再小的企業也會有干管理部人員和普通人員之分。大家都知道這兩者的培訓需求是不一樣的:
管理層更注重戰略規劃和框架性、體系性的東西;而基層員工更注重解決問題和達成績效,他們更渴望得到專業、實踐和業務能力等方面的提升。
(招商銀行基層和管理層員工培訓需求分布)
所以對于大多數企業,培訓分類,課程權限分類的設置尤為重要。
但凡對互聯網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現在已經不是在拼流量的年代,當年那些充斥著的大課堂進行千人培訓的形式幾乎走向了邊緣。后來以產品性價比作為比拼的時代,也逐漸地平穩下來,單純的價格優勢和性能優勢已經不能滿足用戶需求。
當下或者未來幾年,借用羅振宇先生的話:用戶的追求是“品格“。這是權以某個或者某幾個有口碑有品質的老師作為核心,構成的社群。我們不只是一個人在教學、在學習,而是一群人在學習、在探討。
但回歸我們培訓,當下依舊有許多企業為了省錢,去尋求廉價的產品;或者為了尋求功能最大化,去尋找大制作商……我們要的不是單純的一個產品,除了產品能提供給我們的便利和供應商的服務之外,我們更需要追求:產品是否符合用戶需求趨勢、市場技術趨勢的匹配度。
所以,當客戶回答為什么用我們的產品時,我們不期望聽到是“因為以前一直在用,所以現在才繼續合作“,我們期待的是”因為問鼎云學習適合當下和未來的用戶需求,技術趨勢。“
就賣這么個小廣告,你們不會介意的嚄。
即將父親節啦,祝愿各位的父親節日快樂也祝愿各位已為人父的節日快樂!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