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移動學習前沿網主辦,問鼎資訊承辦的2015移動學習峰會已經圓滿落幕,此次大會邀請了多名海內外知名專家,在會上,他們圍繞“新技術重塑移動學習”這個主題為移動學習做全新解讀。峰會雖然已經落幕,但各位專家在會上分享的寶貴的知識和經驗卻只會隨著時間的沉淀而越發厚重。移動學習前沿網將持續為眾讀者呈現專家們的分享實錄,敬請關注!
分享主題:移動學習的未來: 新技術重塑移動學習
The Future of Mobile Learning:New technology to reshaping the Mobile learning
美國Quinnovation公司執行董事,應用認知科學博士,被尊稱為“移動學習之父”;
專注于員工工作、學習方式與技術工具相結合整體方案研究;
曾擔任過在線電子化學習創始計劃執行官,同時也是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演講家和學者;
游戲化學習、移動學習以及提升學習與發展方面發表過大量文章,出版了多部專著,著有《參與學習:設計在線學習模擬游戲》;《設計移動學習:進軍組織績效移動革命》;《移動學院:高等教育移動學習》等;
有40多年關于新媒體在學習解決方案中的應用相關經驗;
……
以下為分享精彩內容: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做演講的時候,喜歡用一些比較有趣的卡通或動畫來幫助大家打開心靈并放松。現在請在座的各位拿出自己的手機,我想提出幾個問題與大家進行互動。
1、為什么在座的都有手機?
2、在座的有多少人會用手機的日歷功能跟蹤自己的事情記錄等等?
3、在座的有多少人用手機的備忘功能做記錄、做筆記?
4、有多少人用手機管理通訊錄,聯系他人?
5、有多少人用搜索功能,當參加某個會議時需要查詢會議的時間地點等等。
6、有多少人用手機里的計算功能?
……
現在再來思考一個問題:前面我們所舉的例子中,有哪些是一門課程?
沒有,這些都不是學習。
我們用這些功能的模式就是隨時都拿出來,很快用完,然后又很快的放回去。這些通常與我們所理解的正式學習之間沒有什么關聯。2000年時,我接到邀請寫一篇關于移動學習文章,而在那個時候,我也在問移動學習到底是什么。
現在回頭來看這篇文章雖然不說是非常好,但在當時也是關于移動學習的第一篇文章了。這也帶我機會從此進入移動學習的領域,從那以后,我就專注于移動學習的研究和實踐,甚至幫助很多企業機構為其提供應用移動學習的策略,當然,這并不是我所做的一切,QUININOVATION最重要的是通過技術幫助企業與學習結合,幫助企業落地移動學習。具體內容在我的出版書籍上都有提到,包括最開始涉及的游戲化學習、移動學習,以及通過移動學習相關技術提供學習方面的策略等。今天主要討論的主題是移動學習。
我們不是去簡單地適應環境,而是根據我們的需要去改變環境。所以我們使用工具來增強我們的思維、學習等。我們人類的大腦有模式匹配的機制,并對事物賦予一些意義。而大腦對一些隨意的、雜亂無章的信息的記憶和復雜的計算是比較困難的。數字技術則相反,數字技術在模式匹配和賦予意義這兩方面是做的不行的。但是數字技術對大量信息的記憶、復雜的計算是很強大的,如果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我們就能組成一個最優的解決方案,所以我們對技術設計的思路,應該是對我們的大腦本身的功能進行補充。
我們談到移動學習,這里有四種核心的功能,即4C模型。
內容:可以得到學習者想要的核心信息;
計算:輸入信息就會得到信息的反饋,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也是人與機器的對話;
溝通:通過移動技術,學習者可以跟他人進行交互;
捕獲:利用移動技術,進行信息的捕獲和獲取。
當然,前三種功能不是移動技術所特有的,關鍵在于通過移動技術創建一種特定的情景,并捕獲其情景信息。
那么,這些技術是如何來支持我們的學習呢?
我們并不是說用移動學習替代正式學習,而是來談論通過移動技術來增強和拓展正式學習。
在企業組織中典型的學習模式是在把學習者聚集在一起,在短期內使他們得到提升,如果剛剛做完培訓就開始考試,我們會發現效果相當好。然而考試結束后,知識的留存下降的非常快,這就像我們大學學習的體驗了。如果換種做法,把學習分成一個個小階段去進行,那么雖然你可能在考試這個環節做的沒有像傳統的學習結果那么好,但當我們需要這些知識的時候,它們都還留在大腦里供我們調用。
在后面的階段中重復的刺激記憶,你就會重復的得到提示,這樣重復性的刺激其實與移動學習有天然匹配的模式,移動設備本身渠道不是單一的,比如有短信、聲音、音頻、視頻、文檔等,我們在正式學習中也有很多的組成部分,如簡介、概念、事例、練習、和反思等。所以我們可以在更加廣闊的范圍內去思考移動學習的可能性,有一個小練習。
當然我不希望大家把它填的很滿,每一行每一列都給大家提供一個機會讓大家嘗試去思考填入的內容,通過這種練習來幫助大家打開思路,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去思考如何通過移動技術來增強和拓展正式學習。
人的注意力本身很難像機器人那樣去完全集中注意力,我們的工作記憶區也是相當有限的。包括長期記憶區內,可能我們也無法回憶出準確的信息,回憶到的基本是一些比較相近的模糊的信息,有的時候,我們可能還會對一些信息作出誤判,即使做了反復的練習,還是會犯錯誤。所以談到績效支持,目的就是為了彌補這些局限性,我們可以用捕獲信息的設備或手段來將信息留存下來,考慮到短期記憶的局限性,我們可以用一些象征性的東西、具化的東西來提示自己。我們大腦不善于計算,可以用計算器幫忙。而對于流程性過程性的、容易出錯的東西,可以用核查清單來幫助等等。
關鍵點在于要找到人類大腦的局限性在哪,并利用技術然后去彌補這個差距。
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會使用這些社交軟件(微博、微信、QQ空間、開心網等等),但有多少人會將這些軟件用于自身的發展?我個人在職業生涯中很重要的發展就是通過社交媒體獲得的。甚至你必須通過社交媒體的互動從同事里去獲得信息和幫助。因為我們都知道參與的人越多,解決問題的效果就越好。人與人之間建立聯系是幫助企業和學習者提升績效的重要方式。
移動學習其實就是作為組織支持員工的一個渠道和方式,可以分為正式學習、績效學習、社交等。還可以通過移動學習技術進行知識管理、學習管理等,實際上,移動學習還可以做的很多。
這里有一個公式:即捕獲信息和相關信息的計算結合就產生了特定的情境。
信息分為外部信息和內部信息,而借助一些技術可以幫助我們獲取更多、更準確的信息,如GPS能知道你處在哪里,想去哪里,當你在路上摸不清方向時,它能夠隨時為你提供正相應的協助,如果這種技術用在其他的情境里,如在銷售時幫你達成交易,診斷設備故障、在會議中隨時提供支撐、拯救患者、并且幫助你使用本地資源來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等,這些都能做到。
A*現實:
增強現實:
A是有特定的含義的,首先是增強現實,你的設備會告知你所處的位置,如果你有GPS,還能告知你周邊的環境,將設備對著某一方向,你就會發現那一方向有哪些事物,隨著攝像頭的轉移還能看到其他方向的事物。很多時候你能看到哪里,都是基于地點和時間的,比如有個會議,移動設備能夠告知你在會議前需要準備什么,還能提醒你準備的步驟情況、會議目標及目標的完成情況,在會議結束之后,會告知會議的結果及會議后要做什么。還可以利用“增強現實”進行關鍵點學習。學習內容能夠通過數字化圖像或者音頻顯示器在虛擬空間分層出現,并展現出身臨其境的感覺。例如,通過佩戴一個帶有攝像頭和投影儀的眼鏡,或者僅僅通過聲控技術便可啟動內容引擎。
平行現實:
你可以通過游戲模擬現實,過模擬案例情境來指導實踐,這樣你就能從中學到相關的技能。
所以大家可以通過填寫下面這個表來思考未來的機會,列是移動設備核心的功能,行則表示移動技術所能提供的支持,你可以思考,作為個人來講,你有哪些事情能幫助你的員工。簡單的想象未來有哪些機會是很容易的,而如果重新深入的思考未來有哪些機會能去把握就不是簡單的事情了。
在未來,硬件(處理器、屏幕、電池、存儲器、網絡、傳感器等)和軟件(多任務處理、切換軟件、臨近系統等)都會變得越來越強大。我們能夠增強自己的方式會越來越多,基本上說,我們身上穿的任何東西都可以成為一種可處理信息、可計算的設備。如項鏈、耳環、手表、眼鏡等,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可以想象,最終你可能都看不見我。
現在很多網站已經不再基于硬件的系統了,它會根據之前的經驗和用戶的體驗、交互來進行改變,是基于非常豐富的模型來實現的。其中一個模型是情境模型,基于你在哪里,還可以基于用戶模型,還有任務模型,包括執行任務的步驟、特點等等。還有內容模型,核心就是智能學習的引擎,這個智能學習引擎可以基于當時所處的情境,從周邊的模型、環境里去調取信息來決定下一步正確的步驟。所以兩個人去同一個網站會得到不同的信息反饋,因為兩人不同的職能崗位、興趣愛好等,如果是以前硬性的架構就實現不了這么靈活的功能。
所以未來的方向之一是可以通過這種技術手段實現用戶的定制,提高學習者的學習體驗,我們可以做到的是調取信息的時候是經過描述而不是精確的定位,這能提高學習的體驗,而調取某些特定的信息給特定的人群,一定是基于某種規則的,當然這是很困難的。但再困難也是未來的方向,現在就該考慮如何實現這一點。
還有一個核心的需求是能夠做到跟蹤信息,還要對周邊發生的事情進行度量。而每件事都有目標,那么就要持續跟蹤是否達到目標,現在要改變之前那種建設好某種東西就不會再發生改變的這種想法。隨著不斷的跟蹤和調整,事情會做的越來越好。
現在標準化學習目前來說基本是基于課程的,而現在的趨勢是使這種課程更加精細化,基于特定的情境,與特定的內容模型相結合,這樣就能創造定制化的學習體驗,我們的目標其實是要達到績效生態系統這一點,實現更加個性化的學習環境。在這種生態環境中,員工本人或執行者本人是在核心的位置,所有他執行任務需要的資源都唾手可得。
這些就是未來高端的移動技術所能帶來的,我分享的這些希望大家都能看到美好的未來遠景,讓我們充分有效的利用現在這個時代給我們帶來的機會,實現更好的自我。
感謝克拉克?奎因先生在2015移動學習峰會上的精彩分享!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