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學習活動設計的文章,正好在上周的工作中,策劃了一次學習活動,在這里結合工作實踐和大家分享一下文章中所提到的學習活動設計的思路。
背景介紹
我們的所做的項目是對企業終端銷售代表進行產品培訓,項目是基于微信的新學習模式。近期,企業有一款新產品上市,由于是剛剛開始上市,在全國只有部分終端門店拿到了樣機,還有一部分暫時還沒有樣機。為了讓沒有樣機門店的銷售代表能夠提前了解新產品,熟悉功能,特別組織了一次學習活動。
學習目標
既然是學習活動,那么學習目標就應該是是活動的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它規定著學習活動實施的基本方向。
學習目標:讓還沒有上樣機的門店的銷售代表了解新產品,為上機后的銷售做準備。
看到這里,如果是你,你會如何設計?
活動主題設計
活動的主題是為達到既定的教學目標需要完成的訓練內容。
● 傳統設計思路:集中培訓 or 自學
如果按照傳統的培訓模式來設計的話,無非就是培訓部門開一個視頻會議,全國各地的培訓主管現行接受培訓,然后各培訓主管安排時間給銷售代表傳達培訓內容。或者就是培訓部門把所有產品信息制作成產品說明書發給所有銷售代表。你覺得這種模式效果會好嗎?
● 我們的設計思路:小T請你來幫忙
根據項目之前的實施情況來看,銷售代表是一個非常活躍的群體,他們愿意分享自己的工作經驗、技巧等等。愛分享,這是我們此次活動設計的一個很重要的前提。
小T是一個虛擬角色,作為一個學習的引導者、陪伴者存在。請你來幫忙是請那些已經上樣機的門店的銷售代表來幫忙,由于他們已經開始銷售這款產品,所以他們對這款產品已經很熟悉,我們就邀請他們來分享自己對這款產品最熟悉的一個點,拍照分享供其它銷售代表學習。
活動基本流程和步驟設計
確定活動主題后,就要著手活動的基本流程和步驟的設計,這也是一種對活動的宏觀控制。
● 第一步:編寫活動通告,將討論確定具體活動流程和規則。
● 第二步:通過微信公共號發布活動通告,并同時在社區同步更新并置頂。
● 第三步:活動推廣,將微信圖文消息分享到銷售代表微信群,以保證他們能夠更快、更簡單的收到信息。
● 第四步:銷售代表拍照分享
● 第五步:其他銷售代表學習
● 第六步:后臺數據統計
活動規則設計
活動規則是對學習活動的微觀控制。
● 拍照:產品相關
用手機對新產品進行拍照,可以是產品全機圖,可以是功能頁面圖,也可以是局部細節圖。
● 分享規則
在社區置頂帖下面回復照片+文字介紹,在文字介紹最后加上自己所屬分公司。
● 獎勵機制
雖然銷售代表這個群體愛分享,但是獎勵是為了讓分享者保持持續的分享動力,同時也吸引更多的用戶參與進來。
獎勵分為三種:
第一種:分享者激勵
收到回復或點贊數前10位的銷售代表,讓有價值的內容更突出。
第二種:分公司培訓主管激勵(銷售代表上一級激勵)
分享數量前三位的分公司的培訓主管,通過上級的重視和參與更好的調動銷售代表的參與。
第三種:參與獎
隨機從參與回復的銷售代表中抽取10位,讓更多的人參與進來,使分享者得到更多的反饋,增加內心榮譽感,保持持續分享的動力。
活動評價規則設計
任何活動都應該有個評價的步驟,學習活動的設計必須事先規定活動評價方法和標準。這里,活動評價是指對學習者完成學習活動的情況的評價,不是對活動設計質量的評價。
我們這次活動結束后,全國所有門店基本上就都已經上樣機,進入正式銷售階段。
評價規則:
活動結束后,進行產品賣點征集,讓銷售代表自己總結產品的賣點、差異點、競品優勢等,然后再分享,再學習,形成循環。
互聯網思維下的學習活動設計
這年頭,如果你的產品和互聯網思維扯不上點關系的話,那逼格就直線下降了!
那我也就扯著頭皮說說這次活動設計中哪些地方切合了互聯網思維吧。
雖然沒有互聯網思維的明確定義,我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但是有那么幾個關鍵字出現的頻率還是很高的,我就以這幾個關鍵字來說把。
● 以用戶為中心
一般的培訓都是自上而下的進行,講師在上面講自己的,學生在下面玩自己的,老師講完了,學員什么都沒記住。
我們這次活動讓一部分銷售代表教另一部分銷售代表,這樣做的好處有:
一、銷售代表分享的內容肯定是自己在銷售過程中總結下來的產品主要賣點(也就是產品特色)。
二、分享者在分享的過程中,也是重新學習的過程。
三、銷售代表分享的內容基本上都是實際銷售話術,不存在專業語言轉化為銷售語言的問題。
● 便捷
作為最流行的APP,通過微信來進行知識內容的傳輸,為用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而且用戶參與活動只需要兩步,大大減少了用戶的參與成本。
● 參與
每個人都有表達自己的意愿,都有參與到一件事情的創建過程中的愿望。所以,我們就設計讓用戶參與進來,讓一部分人教另一部分人。為了保障用戶的參與度,還設計了獎勵機制,其中,獎勵分公司主管是希望通過上級影響下級,來增加用戶的參與規模。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