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參與同一次培訓,有的學員吸收的知識、技能特別多,受益匪淺;有的學員吸收的知識、技能較少,培訓前后進步并不大;也有的學員幾乎沒掌握培訓師所講授的知識、技能,一無所獲……這主要與學員的學習愿望與注意力有關。
據研究分析表明,在演講過程中,聽眾至少有10%的時間在觀察演講者本身以及周圍環境,至少有70%的時間想在自己的事情。所以,由于種種原因,學員的注意力不會長久集中,熱情也不會永遠高漲。
如果我們希望我們的學員認真地學習,積極地參與,那我們就必須想方設法激勵他們積極參與到培訓當中來,并且使他們集中注意力。
激勵學員的學習愿望,使學員集中注意力,幫助學員提高培訓收益是培訓師們不可推卸的責任,同時也將保證培訓的順利進行以及獲得良好的效果。當學員的學習愿望越強烈,培訓師就越容易開展培訓工作。如果學員的學習愿望沒有被培訓師激發出來,那么他們的學習和聽講將是被動的,同時也有可能被視為浪費時間。那么,培訓師如何激發學員學習欲望呢?這幾個技巧必須掌握。
技巧1:自我激勵
要想感動他人,必須首先感動自己。要激勵他人,首先你也要激勵自己。
(1)分析
在溝通中人們的情感是互通的。奧渥斯卻教授在《人類行為的影響》一書中寫道“喜悅產生喜悅”。如果你熱情洋溢,你的這份熱情會感染他人,促使對方有積極的表現。相反,如果你消極對待,他人同樣也以冷淡的態度回應。
培訓是培訓師與學員之間的溝通,你的態度會通過你的表情、語言、動作完全表現出來。如果你采取熱情的態度,你的學員也會產生“心理共鳴”,以更多的熱情和注意力去學習。
在講課之前,請你激勵自己:“我喜歡的學員,我將盡力地把最好的給他們。”同時,在講課中一直保持這種熱情。
(2)提示
當面對學員時,培訓師就必須保持熱忱的態度,然而這不是口頭上隨便說說就可以做到的。作為一位培訓師,如果缺乏對培訓工作的熱愛,很難在工作當中保持熾熱的激情。只有熱愛這個職業,全身心投入到培訓課堂當中去,才能以自己的激情去點燃學員的激情。
技巧2:需求挖掘
我們知道,學員學習愿望的產生往往是基于某種需求的推動,因此,我們不妨假設:如果我們能夠了解學員的需求,在一定的程度上我們就能夠激勵學員的學習興趣,使他們更加投入到培訓當中去。
(1)分析
加拿大成人教育家布謝爾(R、W、 Boshier)曾提出一個關于成人教育的“一致模式”:個人參與學習的動機可分成兩類,即“成長動機”和“匱乏動機”。成長動機”就是尋求較高層次的平衡,以求自我實現,其動機來自個體內在。“匱乏動機”就是為補足自身的不足而學習,以尋求平衡,這一動機因受社會和環境的壓力而產生。
前面我們也談及到,成人學習的目的性是非常強的。無論是外在因素的驅使還是自身的需要,成人總會帶著目的去學習,或是為了興趣,增進知識;或是為了職業發展,謀求工作升遷、加薪、文憑、資格,以獲得更多的尊重和自我提高。
據一項中國在職人員的調查表明,有80%以上的成人員工出于職業發展而參加培訓和學習活動。成人員工希望從培訓中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這些知識和技能必須能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工作和生活中的難題,如果不能,他們學習的興趣就大減。
為有效地激勵學員,培訓師必須進行學員培訓需求“挖掘”,并進行正確的分析,然后將授課內容與之結合起來。當然這不是隨便掛在口頭上就了事的,培訓師必須切切實實采取一定的對策并付諸行動。你在設計培訓課程時,要充分考慮學員的需求注重內容的實踐性、可操性。在培訓開始階段,你應允許學員就學習的方向以及主題提出自己的課程期望。
當你了解對學習的方向以及具體的主題的看法和意見后,你可能會發現,你的課程設計對學員的需求沒有很強的針對性,你就必須進行適當的調整,把學習內容同學員的需求“串”到一塊來。在開始上課時應向學員明確培訓的內容的梗概和重點,激發學員的學習興趣。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提供更多案例和成功經驗,并加強教學雙方的互動性,讓學員在實踐和比較中學習。
(2)提示
培訓是為了學員,而不是為了培訓師。培訓師必須傳遞給學員必需的信息。在正式講授之前,培訓師不妨問問自己:“如果我是學員,我為什么要參加我的培訓呢?”當你提出這個問題后,你就絞盡腦汁尋找答案,當你想到越多的答案時,你就越有把握激勵學員。
技巧3:獎勵刺激
大家回想一下,當我們作為學生時,如果個人成績優秀,表現突出,往往會獲得學校給予我們的獎勵,比如,頒發獎學金、獎品,授予證書、榮譽稱號,表彰大會公開表揚,老師課堂口頭表揚,等等。無論獲得哪一種形式的獎勵,作為個人總能從中感受到勝利果實的喜悅,并因此受到鼓勵,更加積極向上。
同樣道理,在培訓當中,能夠給予學員一定的獎勵,同樣也能夠激發學員的學習愿望。
(1)分析
獎勵必須物質獎勵與精神獎勵相結合,才更能發揮激勵的作用。
物質獎勵
然而一提到獎勵,可能許多人的腦海中浮現的更多是物質獎勵,正如之前所提的“獎學金、獎品”。在我們成人培訓中,很少會給予金錢獎勵,更多傾向于小禮品的物質獎勵。
在課前,培訓師將會準備一些小禮物,比如巧克力、糖果、精美的紀念品、記事本……在某次培訓,培訓師將其前幾天到外地出差所帶回來的特產作為獎品獎勵學員這份獎品是如此的特別,且別具心思,獲獎的學員無不感到興奮。
在培訓開始后,培訓師既可以告知學員課堂表現突出者將獲得某獎品,讓學員抱著期望的心情上課;也可以事前并不告知學員將會有獎品頒發,在適當時候,再將獎品拿出來,給學員一個小小的驚喜。不過,提議如果有小組競賽的互動活動,應備有獎品,并在活動開始之前就告訴學員“獲勝小組,將獲得獎品一份。”這往往能夠激發學員參與的積極性及與團隊合作的。
精神激勵
雖然物質上的獎勵能起到激勵的作用,但培訓過程中,僅僅給予物質獎勵是不夠的。根據馬斯洛的需要理論,人的需要包括:生理、安全、尊重、事業、自我實現。在分析學員的特點時,也說過成人的自我意識非常強烈,即他們有受尊重的需求。
所以,要滿足他們受尊重需求,更多地應該給學員精神上的獎勵,比如及時對學員的表現給予表贊賞,“做得不錯”“回答正確”“您的想法給了我啟發”等等,并可請其他的學員給予掌聲;也可運用提問、游戲、角色扮演等多種互動方式,讓學員有自我表現的機會,增強其自信心和成就感;還可以請學員就某主題發表自己的看法、意見,或者請他就某個問題談談自己的工作經驗,這可讓學員感覺備受培訓師的尊重,自豪感油然而生。
(2)提示
在成人培訓中,物質獎勵的作用總是有限的,激勵的時間也是持續比較短暫的,通常是學員獲得一份小禮品后,興奮感沒多久就消失了。所以說,成人培訓必須以精神鼓勵為主,物質獎勵為輔,才能獲得良好的激勵效果。
技巧4:壓力刺激
很多人覺得壓力是一個貶義詞,因為它帶來的東西多是負面的,但事實真是這樣嗎?
據心理學研究證明:人們的緊張水平與活動效率呈倒“U”字曲線關系。這就是說,過低的緊張水平無法推動人們活動,而過高的緊張水平,會產生負面作用。只有在適度的緊張狀態下,人們的活動才會有效率。這是因為適度的緊張能促使人體內的腎上腺素分泌增加,從而提高人們的思維、注意、記憶能力。
由此可知:適當的壓力是動力,要激勵學員你可以給予他們一定的壓力。
(1)分析
給予壓力的方法是,對學員進行提問和測試,并在課程當中設計多些練習給學員。由于每個人都有表現自己和害怕犯錯的心理,當你對他進行提問和測試,或者要求學員完成練習時,學員會分外認真對待,從而激發他們的熱情,吸引他們的注意力。
在學員完成測試、練習或是提問后,培訓師給予一個好的反饋(可能測試結果并不一定令人滿意),比如感謝他們的配合,或是贊揚他們回答得好等,對于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激勵。
(2)提示
正如前面提及,過高的緊張水平,會產生負面作用。如果在培訓當中,給學員施加過多的壓力,過多的提問、測試、練習,讓學員應接不暇,學員感覺壓力過大,容易產生疲倦心情就會煩躁不已,有種想逃離課堂的感覺
一般來說,半天的培訓課程測試或者練習不宜多于三個,提問可以多一點,同時,還應安排其他的互動活動。
技巧5:話語提醒
在講課進行一段時間后,培訓師可能會發現學員開始發生變化,他們不再像開始那樣坐得規規矩矩了,會聽到一些椅子挪動、小聲說話的聲音,這些跡象都表明學員開始分散注意力,這時培訓師很有必要給予他們一些刺激,讓他們把注意力重新轉回到培訓師身上。這時一些提醒的話語就有妙不可言的作用。
(1)分析
當培訓師說出“現在我來總結一下”,“下面要說的內容很重要”這些字眼的時候,通常學員都會突然睜大眼睛,開始集中精神。因為這表示接下來他們會得到些重要的信息。他們當然不會錯過這一個好機會。
對于那些偶爾走一下神的學員,只要培訓師微笑著說,“請大家注意”,“請大家專心聽講”,大多數人會立刻改變他們原來松懈的狀況。因為他們不希望被別人知道他們曾經開小差。但是這種方法對于一些故意制造麻煩的學員不會產生多大的效用。
(2)提示
如果你不知道你的學員的真正需求,你甚至可以主動征詢他們的意見。如果有可能,盡量滿足他們的要求,這樣做能提高激勵效果。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問鼎云學習成立于1996年,23+年深耕企業培訓行業,依托領先的研發技術與專業的運營能力,為企業提供體系化和智能化的在線移動學習解決方案!
(本文來源于AACTP,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