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干貨分享 >五一了,塞車沒?要不聽聽一個企業培訓經理是怎么跳進坑里的?
    五一了,塞車沒?要不聽聽一個企業培訓經理是怎么跳進坑里的?
    發表時間:2017-05-03 來源:本站 8255閱讀

    640X320.jpg

    特約作者 | 蔡一揚 國內某電商代運營公司培訓經理

    五一快結束啦,想畢各位也在塞的路上或者擠的路上了吧。所以今晚講點稍微輕松的:

    講講筆者在培訓界上曾經出過的丑,跳過的坑,還有流過的淚。當然咯,大家笑歸笑,還是希望通過筆者跳過的坑給大家做個借鑒。

    螞蚱,初入培訓界就被泯滅的夢——以為培訓只是自己的事

    畢業七年后,經過了專業的培訓公司的連怕帶滾的歷練,終于進了現在這家公司做專職的電商培訓經理。入職那會那個高興啊,感覺整個公司的員工都是自己的(希望老板不會看到),感覺培訓就是筆者這種專業人士才能涉足的領域。入職不久就每月每日花大量的時間去制定各種“高大上”或“小而美”的培訓項目,去跟各部門主管講員工的一些培訓需求和規劃;制定培訓制度、要求,還準備搭建公司的培訓學院,大有把培訓整合成自己的王國的趨勢。

    1.png

    似乎一切都很順理成章,直到一天老板說要給各部門經理做個培訓,那么問題來了:誰給這些經理們培訓呢?老板?但老板會不會有所偏袒?其他高層?但他們會不會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問題?筆者當時只是個只有7年戰斗力的小渣渣呀,只能想到一個折中的方式:外聘專家。

    一方面,不選擇內部高層進行培訓是為了防止高層會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同時產生部門之間的利益沖突;另一方面,選擇外聘專家,因為他們與企業任何人都沒有利益沖突,即使專家的方法不一定正確,下面的人聽了也可能會不爽,但是經理們也不會跟老板之間形成對立。

    其實很多企業也面臨著這樣的狀況:應該由誰去給高層做培訓?企業的培訓經理肯定不是最優選,甚至缺乏這個能力。那么問題來了:培訓經理應該是給基層員工做培訓的主體嗎?

    是我嗎?還是部門的經理?

    從企業內部培訓實效上來看,筆者認為管理者作為企業知識管理的主體和實踐者,他們最清楚真正的培訓需求是什么,他們的言傳身教才是最有效,也是最有針對性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其次,從培訓后轉化角度來看,沒有管理者的追蹤和督促,乃至考核,培訓的效果就無從談起。而筆者,作為培訓經理,更注重的應該是建筑一個體系,把這個體系的各個部分連接起來。

    所以,筆者應該想方設法的喚醒管理者的培訓意識,激發管理者在培訓方面的責任,最好在初始設計上就將管理者囊括進去,企業培訓經理必須與管理者一同成為“局內人”其工作才會卓有成效,這也是最正確的做法,因為企業培訓經理的“勞動成果”需要依靠管理者拿去實踐才能體現價值!

    雖然自己作為主導的夢想破碎了,但對于企業來講,這才是更有效的方法。

    2.png

    培訓師淪為附庸——領導說啥就是啥 

    想必大多剛進公司的員工對于領導的話都是:“好的,領導,我接下來就著手去做”,……領導說什么就是什么,領導指示什么就干什么。我們經常能看到一種情形,“領導在辦公室以高屋建瓴的姿態,指點江山的氣勢教導培訓經理應該做什么,企業培訓經理則心領神會似的頻頻點頭,一臉恍然大悟。”

    筆者也不例外,曾經渾然忘卻自己是專業的培訓經理,培訓工作是自己本職工作,是自己花心思最多、最擅長的領域。失去了獨立思考和自己的立場,就必然變成了盲聽盲從,成了領導眼中的“提線木偶“。

    年初的3-4月份,是項目部新員工入職的高峰期,也是公司業務較多的時期,老板說須要讓新員工盡快上崗,得進行一次客服培訓,于是讓專職的客服直接帶著員工上線3天。那時想都沒想就派人去做了。但事后發現,員工脫離了客服之后,很快就忘了應有的聊天技巧。所以,這三天不僅僅浪費了員工的時間,也耽誤應有的培訓期。

    為什么會沒有效果?很簡單。

    其一,沒人監督,項目部的新員工的級別比專職客服高,同時在年齡跟資歷上也比客服大,就不會虛心的學習;

    其二,缺乏后期應用,3天培訓時間結束,其后的兩個月都沒再次參與此類培訓,導致日漸生疏。

    筆者認為出現這種情形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筆者缺乏正直的品格和勇氣,盡管筆者對培訓工作有自己的想法,但是不敢對領導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意見;有時盡管明知領導的指示存在問題,也不敢提出改正建議。而且自己剛入職,求功心切,淹沒了一些理性的分析,就好比筆者當時根本沒有分析清楚:業務高峰期,新員工的參與率根本不高,所以對他們而言,也是平常期。

    另外,當有自己的看法或不同意見隱而不發,“揣著明白裝糊涂”貌似很明智,殊不知也失去了證明自身價值的最佳機會。其實,筆者認為,當企業培訓經理能以領導能接受的方式,用清晰的表達、充分的理由、翔實的數據說服領導時,也就是企業培訓經理能夠真正同領導平等對話之時! 

    3.png

    在花俏中的墮落——過于注重形式而不注重實效 

    這種事情,應該在各位培訓師身上都發生過吧:體驗式培訓、行動學習、沙盤模擬、微課……

    每一次培訓新形式的引進,我們都是沖在第一線,你爭我搶的要做“時代的弄潮兒”。總怕自己脫了節,跟不上年輕人,怕自己的培訓方式太OUT,沒人愿意聽,認為傳統的課堂面授已經“弱爆了”,早落伍該淘汰了……

    所謂“亂花漸欲迷人眼”,筆者的糊涂就是盲目地給員工接入了個所謂的“微課學習”。微課本身沒有壞處,主要是筆者接入的方式不適合公司員工:

    之所以引進微課,是出于以下兩點考慮:

    其一,公司有PC端平臺,形式上是以PPT跟視頻為主,不利于員工利用碎片時間去學習;

    其二,員工偏向年輕化,主體年齡段在18-26歲,原有載體不適合他們的習慣(使用智能手機)

    但引進微課之后,定期的向員工推送了微課,并定期進行考核。但實際情況是推送的微課很少員工學習。為什么呢?

    一個實行大小周的企業,電商企業,日常工作量會很大,中午吃飯的時間有時候都得壓縮,有些部門的平均下班時間是晚上8點之后,很明顯的一個問題:沒時間,碎片的時間都沒。所以學習時間只能是周末。但周末會有更充足的學習實踐,所以更多人會選擇學習大課程,而不是去翻一個個零零碎碎的微課。

    毫無疑問,培訓費用打了水漂。

    不知其他熱衷于新形式的培訓經理們此時內心作何感想,反正筆者當初作匯報時真想找個洞鉆進去……

    盡管有時領導大度沒有問責,但筆者想,作為一個有良知、有責任心的培訓經理,應該要自我檢討,認真的反思今后的培訓應該怎么做,心里起碼有這種認識:

    培訓不能跟風,不能趕時髦,內心始終牢記培訓的目的,形式不分高下,不分優劣,凡是有助于解決問題和改進績效的培訓形式都是好方式!能因地制宜,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決定,哪怕培訓簡單到:

    下班后在地鐵里和同事分享和交流自己的一些心得,盡管只有短短的半個小時,但要是取得了實效,這也是一個好的培訓形式! 

    當然,界內好的培訓工具或者培訓平臺也很多,所以,我們在選擇時,一定要從需求出發,為了解決問題,改進績效出發!

    好啦,今晚先到這,祝大家節日愉快!

    —End—

    640X960.jpg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