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消息,教育O2O信息服務平臺“拼班”近日宣布獲得500萬元人民幣天使融資,此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于平臺系統的維護上。
據了解,“拼班”成立于2015年3月3日,是一個整合教育資源和用戶資源的教育類O2O信息服務平臺,以“拼在一起,團購知識”為目的,平臺上匯集了教育機構以及大學生家教的優質課程,旨在讓用戶以低價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拼班不僅為用戶提供課程特色、價格等綜合信息,而且匯集了用戶對于課程的評價,以客觀、透明的形式方便用戶在線對比課程、選擇課程,并以團購的優惠價格加入課程。目前只服務于北京。
此外,“拼班”并不只限于K12領域,同時為所有有教育和培訓需求的人提供便利和實惠。例如孩子報輔導班,成人學羽毛球、游泳等。拼班致力于通過教育的社群化,從而使教培雙方便捷交流。
在未來的盈利模式上,董曉光表示“拼班”可從三點切入:
①結合其社群模式,通過組織相應的活動賺取利潤。
②通過在其平臺上切入一些廣告的方式盈利。
③通過向合作機構收取傭金的形式來實現盈利。
企業大幅度補貼不符合真正的商業邏輯
在融資的用途方面,董曉光表示大量的補貼方式不符合真正的商業邏輯,推廣期可以,但如果長久的用這些方式,是留不住消費者的。吸引供求雙方的,依舊是供求關系,這個商業的本質不會變。因此“拼班”不會把融資資金用在傳統的補貼之類的方式,著力用在更貼近教育培訓消費者需求的用途上。
未來教育O2O創業企業一定會基于社群模式,深入研究消費者需求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教育擁有信息不對稱以及教育成本高的痛點。“拼班”從痛點出發,幫助教育機構以及培訓老師找到學生資源,同時又解決家長教育成本高的痛點。而對于未來的教育O2O行業的發展趨勢,董曉光認為目前領域內所出現的教育O2O平臺實際上和做超市沒什么區別,無非把教育產品在軟件上架,吸引消費者購買。實際上這種模式相當落后,因為首先忽略了消費者的基本需求,其次忽略了教育平臺的低頻。而“拼班”則是把線下已經有的拼班需求提煉出來整合好,放在線上。
“拼班”在一定程度上類似于團購,原來是一個家長去機構報班,現在是家長一起商量去哪個機構報班。對于學員而言,一方面省錢;另一方面這種社群的模式,大家在一起交流信息,會找到更適合自己的班級。對于培訓機構或者專職教師而言,雖然客單價低了一點,但總體收入增加了,而且成班的效率也有所提高。同時,社群模式也提高了軟件的打開頻次。因此未來的教育O2O行業內的創業企業一定是基于社群類的深入研究消費者需求的企業。
此次“拼班”融資消息的公布對于擁有千億市場規模的教育行業短時間內不乏競品的出現。而在現階段如何更好的推廣宣傳以及更加便利的在“拼班”平臺上找到有效的資源則是“拼班”團隊需要不斷優化努力的事情。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