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干貨分享 >“迪斯尼策略”:超實用的培訓工具
    “迪斯尼策略”:超實用的培訓工具
    發表時間:2015-01-04 來源:培訓雜志 7038閱讀

    導讀



    迪斯尼策略適用于課題開發或項目研討,可由流程相關方共同參加。講師統籌全局,引導團隊成員先后進入愿景家、實干家、批評家三個角色空間,從而制定出有效的策略和行動。


    今年6月,我有幸參加了埃里克森學院的認證課程“教練的藝術與科學”,其中,“迪斯尼策略”讓我印象尤為深刻。它雖然只是埃里克森的一個工具,但對于達成項目目標、清晰路徑、明確步驟,有著很好的效果。


    初識迪斯尼策略


    “迪斯尼策略”是迪斯尼公司進行創意設計的一個流程化工具,以沃爾特·迪斯尼的名字命名。在迪斯尼公司的大樓里,住有三類人,他們通過默契合作,能讓看似困難的事變得輕而易舉。


    ● 愿景家——這類人群住在大樓的最高層。從愿景家的辦公室窗戶望出去,一望無際,世界和宇宙盡收眼底。他們極富想象力,可以盡情暢想一個項目成功的美妙瞬間,也可以想象突破困難后出現的成功場景。


    ● 實干家——實干家住在愿景家的樓下,每天負責考慮如何支配資源、采取何種舉措,從而把愿景家們設計的美好圖景變成現實。


    ● 批評家——批評家住在實干家的樓下,是實干家的忠誠朋友。他們會從利益相關者、客戶、競爭對手、合作伙伴等影響計劃實施的因素出發,思考實干家的需求與反應,并提出建議,以完善行動舉措,幫助行動計劃落地。


    講解完后,老師請一位同學講出一件自己希望做的事情,即愿景。然后,引導學員先后進入愿景家、實干家、批評家空間,幫助他明確目標,并制定清晰的路徑與行動計劃。


    學會提問的技巧


    在引導學員先后進入三個空間時,老師幫助我們設計了完整的提問流程,并且梳理了一些關鍵提問。


    ● 愿景家空間:描繪未來


    在愿景家空間,老師提醒我們要善用VAK技術,即視覺V(visual)、聽覺A(auditory)、感覺K(kinesthetic)。她說,在啟發學員時,可以使用“假如”這樣的詞匯,幫助學員進行角色轉換,打開他們的思路,例如:“假如這一切都已經實現了,那將是怎樣的場景?”


    通過引導學員想象成功的場景,可以激發學員描述出他在成功場景下所看到、聽到、感受到的細節,進而確立愿景。


    ● 實干家空間:提出計劃


    老師帶領我們進入實干家空間后,提問道:“現在你是一位實干家,為了實現剛才提到的目標,請提出具體的行動計劃。”我們需要考慮如何實現愿景,并把行動計劃細化——既要制定具體的行動步驟,又要明確短期動作,包括整個計劃所需時間、時間節點、重要里程碑、行為等。在這過程中,老師要求我們一定要使用動賓結構的表達方式來說明舉措,如:建立資源投入產出的標準,明確預期目標。


    ● 批評家空間:諍友諫言


    在批評家的空間里,我們化身為說真話的摯友。老師引導說:“批評家是一位忠實的朋友,要幫助實干家分析可能存在的障礙或遺漏,進一步完善行動計劃。想想,你們會提出哪些建議來幫助實干家?計劃的哪個環節可能會出錯?”


    ● 返回實干家空間


    在以上三個環節結束后,老師又帶領我們回到實干家空間,要求利用批評家空間中所獲得的結果,對原有的行動計劃進行改善、調整。接著,大家又回到愿景家空間,重新利用VAK技術觀察自己的愿景,對成功場景進行描述。這時,描述更清晰了,目標也更明確。最后,老師引導我們再次來到實干家空間,從未來回到現在,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


    在創新CEO研修班中應用


    在教練技術中,迪斯尼策略特別適用于已經知道方向,但目標與細節不是很清晰的情形下。當時我想:中國電信正在開展的創新CEO研修班不就屬于這樣的情況嗎,是不是可以用這個方法試一試呢?


    創新CEO研修班的學員都來自公司高層,他們希望通過研修班解決現有的難題,并規劃未來幾年的發展路徑。作為一個“教學設計控”,我覺得迪斯尼策略也許能幫助業務部門的領導拿到具體的、可執行的行動舉措,并讓研討成果卓有成效。


    ● 確定議題


    開班前,業務部門給我們提交了一些問題,要求給出具體的解決方案:

    1.針對當前業務發展中的困難與瓶頸,提出你們的意見與舉措。

    2.結合現在至2017年的發展戰略及當前的競爭態勢,討論確定業務布局。


    團隊6人花了整整一天的時間,去探討業務部門需要討論的議題,并依照“如何通過XXX達成YYY”“如何實現ZZZ的發展”的模式,將“問題”轉換成6個議題;

    1.如何實現新業務的發展?

    2.如何構建全新的業務布局?

    3.如何改變客戶獲取方式提升價值?

    ……


    ● 讓學員自由表達


    研修班開講了,學員被分成6個小組,每組6人。然后,我把議題寫在白板紙上,讓大家依次闡述“這個議題研討最終要輸出的成果是什么”。大家一邊讀題,一邊作簡短的交流,并回復我:“我們的研討應輸出‘如何獲取’,即動作,是嗎?”我豎起大拇指給了他們肯定的回復。


    為了解每位研討者對議題成果的清晰程度,我要求大家對即將達成的行動計劃清晰度從1~10分進行個人打分。每個人的打分情況不同,5~8分不等。這樣我就能了解到每個人對行動計劃的清晰程度。


    ● 進入三個角色空間


    接下來,我讓學員們依次穿越平行的三個角色空間,擔任愿景家、實干家、批評家,以“改變用戶獲取與價值創造模式”這個議題為例。


    ● 進入愿景家空間,輸出共同愿景


    我請大家閉上眼睛想象:“假如我們通過努力,已經實現了我們想要的結果,用戶的獲取與價值創造模式發生了改變,你會看到什么樣的一個場景?”這個時候,教室里很安靜,有2~3分鐘時間,大家都在思考。


    然后,我用比較輕緩的語氣引導:“看到了什么?請在便利貼上記錄下想法。”大伙齊刷刷地寫下了他們看到的:用戶都在使用我們的產品;員工們很輕松的臉龐??我接著問:“那在這樣的場景下,你又聽到了什么?”大家靜默思考后,記錄想法:聽到客戶對企業的贊美聲;聽到員工快樂的笑聲……


    最后,我第三次詢問:“你看到了這些,聽到了這些,那你的感覺是什么呢?”大家的答案有:感覺到自己工作的價值,感覺到強烈的成就感,感覺到很幸福??


    等看到、聽到、感覺到的都完成后,我請大家把便利貼貼上墻。比較有意思的是,每個人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是不相同的,因而能互相激發與補充。只需提示他們將這些成果進行合并分類,學員們就能快速分類,并達成共識。


    最后,我請大家圍繞達成共識的內容,用一句話概括共同愿景。學員們總結道:“粉絲無數、員工幸福、企業受人尊重。”


    ● 進入實干家空間,思考舉措


    在這個空間,學員們轉換角色,由愿景家變成了實干家。由于學員的思考風格不同,所以,我把沉默書寫與頭腦風暴、移花接木等行動學習催化技術結合在一起分幾輪使用。


    “沉默書寫”要求學員保持獨立思考,不交換意見,把自己的想法寫在便利貼上,每個人至少輸出6條措施。學員提出的建議有:集團決策時能站在省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減少對產品收入考核的壓力等。


    在進行“頭腦風暴”時,我把所有的措施匯總,并隨機分給學員,激勵他們在此基礎上拓展


    新的思考。新的舉措往往是對之前思考的完善,如: “集團決策時能站在省公司的角度考慮問題”變為“集團決策要系統思考,特別考慮省公司的流程穿越及激勵”;“減少對產品收入考核的壓力”變為“當期注重用戶量考核,減少對產品收入考核的壓力”。


    “移花接木”環節主要使用兩維矩陣對舉措進行優先級排序(見圖表1)。橫坐標是重要性,縱坐標是困難性。讓學員先按重要性排序,再按照困難性排序,然后我帶領所有學員一起來確認,哪些舉措在當前的資源現狀下容易實現;哪些舉措盡管比較困難,但對項目的成敗起著關鍵作用。這時,學員會恍然大悟,那些重要而不困難的舉措,是馬上可以去落實的;重要而困難的舉措,則需要重新配置資源、設計新路徑來推動。


    ● 進入批評家空間


    在引導學員幫助愿景家和實干家客觀、深刻地分析可能面臨的困難、挑戰與風險時,我問學員:“還有哪些被我們忽略掉了?”學員們立即進入了沉思。


    在這個環節,我要求每位學員分享3條建議,作為對原來舉措的補充與完善。比如,一個創新業務單元的公司團隊在進入批評家角色后,都提到了部門壁壘的風險。這時,學員突然發現,他們作為各個部門的負責人,應該跳出部門局限,而站在公司層面思考問題。否則,他們自己就是目標推進的障礙。


    ● 返回實干家與愿景家空間


    聽完批評家的建議,我們一起回到實干家的空間,并請學員對原先的舉措進行調整。

    隨后,再一起返回愿景家空間,有團隊發現,此時的愿景清晰度更高,自己也更有信心了;也有團隊覺得,愿景實施的難點在于那些“重要但困難”的舉措,還需要深入調查與細化研究,才能開展下一步工作。


    ● 進行未來測試


    當學員全部分享完畢,我請他們列出馬上可以做的行動計劃:“假如我一個月以后見到你,你能告訴我已經開展了哪些工作嗎?”


    學員們現場做出了一個月的具體計劃,有的學員忍不住說:“老師,我準備回去后,馬上把這個方法在我的團隊里用一遍。”有的學員表示:“我的計劃是,馬上行動,并把動作聚焦在口碑營銷上。”


    最后,我請學員再次對自己的清晰度打分,每個人都較開場打分有所提升。認真地走完這幾步時,我發現學員們與剛開班時的狀態明顯不同了,他們的表情變得堅定,并且躊躇滿志。


    自我察覺,提升應用能力


    我覺得,工具是“死”的,將工具與需求結合起來創新運用,才是最高的境界。也許我遠未達到,但努力總能帶來回報。圍繞著亟待解決的業務問題,我以教練技術中的一個工具切入,并把培訓設計、教練技術、行動學習、行為認知等融合起來,成功引導學員們解決了問題,讓他們有所收獲。


    基于對自身角色和教練精神的認知,也讓我有了新的覺察。作為一名教練,我們必須真心相信、遵守基本的教練原則,相信每個參與討論的學員都是很棒的,他們擁有足夠的能力和資源去解決問題,實現成功。而且,在每個學員的行為背后,都有其正面動機,只要愿意改變,他們都能在當下做出最好的選擇。


    讓我感覺最精彩的收獲是:學員對我說,“迪斯尼策略”讓他知道,原來自己的思考一直局限于資源現狀,原來思考還可以是這樣。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