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微課以其短小精悍、情景化、主題突出、反饋及時等優點,不斷顛覆著傳統課堂培訓,引領培訓潮流。關于未來培訓暢想,還有深度學習技術、力觸覺、學習風格研究等。想一睹為快嗎?本期周刊帶你走進——
【微課誘惑】
微課和傳統課程到底有什么不同?總的來說,微課比較起傳統課程,不同的地方在于:1、以知識點結合實務操作進行課程研發;2、以短片形式進行課程研發;3、重反饋,應用現代技術進行課程評估;4、在散落的微課程中尋找邏輯。
什么樣的微課能夠受歡迎?本文通過對MOOC的相關統計數據及其分析,力圖告訴大家怎樣錄制更有吸引力微課作品。通過數據,本文作者總結了如下幾條:1、短于6分鐘的視頻最吸引人;2、語速快很關鍵;3、教師頭像絕非可有可無;4、要善于制造一對一的感覺;5、手寫屏/筆是最值得購買的錄課設備;6、學生越活躍、成績越高;7、教師先洗腦,才能做好在線課程
本文為大家盤點了六款非常實用的微課程制作工具。小編對每款微課程制作工具的優點進行了盤點。一線講師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選擇適合的工具哦!
【報告精選】
2014年,美國e-learning協會在Steven Hoober的報告《用戶如何真正持有移動設備》基礎上做了擴展研究,研究對象覆蓋22個國家的651個使用移動設備的觀察數據,形成了關于不同移動設備的整體研究。本文主要介紹了關于平板電腦的用戶使用行為情況,系列文章請持續關注《移動學習前沿網》。
Knovic在2月份通過大數據分析出了2015年的e-Learning趨勢報告。以下領域特別值得關注:大數據、游戲化學習、個性化學習、移動學習、重視投資回報率、APIS、自動化、強化學習、企業MOOCs、云端LMS呈增長趨勢。
【燒腦特輯】
近30年來,學習風格這一概念在企業培訓中非常風靡,大規模機構也因此涌現出來幫助組織運用這些原理。雖然結合教學與學員具體的學習風格的方式還未能證實可以提高項目培訓效果,但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1、了解你的觀眾;2、好的培訓應該適用于每一個人;3、腳踏實地,沒有捷徑
Lipson發現:如果把兩個有深度學習能力的程序結合在一起,就可能產生類似人類自我意識的能力。人機結合將把人類帶入全新的領域,在機器人超越人類之前,人類會自行擴展“人類的定義”,通過人機結合消弭和機器人的對立,并獲得新的進化。未來可能不再會有人類的概念,每個“人”都是人機結合。
在教育行業的力觸覺(Haptics)儀器已經開始應用在數學、物理學教學中,幫助學生們更好的理解理論概念。尤其是在K12領域,Okamura教授的團隊開發了一個名為"Rumble pack”的游戲,這是一個手提式的虛擬現實環境下的視頻游戲,幫助學生們理解物理概念。中國也將繼美國之后,力觸覺技術和相關的產品將會也應該獲得大量的應用。這對于提高中國兒童的動手能力,發揮想象力,將會有巨大的價值。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