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創新創業的潮流推動中國這艘大船行穩致遠,那么轉型改革就是推動創新的重要動力。創新既包括技術創新,更要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條件。中國電信,作為國內首個提出“去電信化”的先鋒運營企業,正在加快鋪就運營商通往互聯網化的道路。然而,屬地化的傳統思維方式,已難以適應集約化、專業化的互聯網企業發展模式。那么,依托混合所有制改革盤活企業效率,加快人才和創新激勵模式改革是運營商改革的有效之舉。中國電信學院作為電信內部人才戰略的推進者,也在此番改革浪潮中積極創新,開設了一系列實操性強、實用性高的人才發展與培養項目。Mini 創業訓練營,就是其中一種高度聚焦戰略轉型時期創新人才培養的系統化解決方案。
什么是Mini 創業訓練營?
Mini 創業訓練營(以下簡稱為“Mini”),是由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創新業務事業部牽頭,會同集團人力資源部、電信學院、天翼創投共同開展的創新創業人才學習項目。通過Mini 挖掘、匯聚、培養和儲備創新創業人才,同時發現、培育一批好的創新產品,加快建設移動互聯網轉型時期市場核心競爭力,用2-3 年時間,打造一批涵蓋產品設計、技術開發、產品運營、客戶體驗、互聯網營銷以及用戶研究等領域的核心專業人才隊伍,為企業基業長青注入原生動力。
為什么要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隨著移動互聯網大潮的沖擊,運營商的機遇和挑戰并存,甚至是挑戰大過機遇。運營商的基礎業務受到移動互聯網的分流、替代,甚至被顛覆,管道化趨勢明顯。各互聯網公司成了“偉大的、受人尊敬”的公司,市值數倍、數十倍于運營商。而擁有豐富的用戶、管道、渠道資源,同時人力儲備深厚的運營商,則具備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實現業務轉型的必要條件。
為應對市場環境的趨勢變化,集團公司決定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激發內生活力。如果說借船出海、借兵打仗是中國電信創新業務發展的外在力量,那么全面深化改革、激發內生活力就是中國電信的內部動力。依靠60 萬員工的內生智慧,中國電信的戰略轉型就有了雙引擎護航。
然而,從一個擁有60 萬員工的龐大組織角度來看,中國電信機制僵化、流程固化,管理體制分為支局、縣局、市公司、省公司、集團公司共5 個層級,與當前移動互聯網企業快速、簡單、平等的扁平化管理架構不匹配。這種現狀直接帶來的后果就是企業創新不足,員工看不到發展前景。如果能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平臺、干成事的有地位,打破資歷、身份的限制,將可以大大激發員工的創造力,提高企業的競爭力。
企業需要創新,人才需要創業,在移動互聯網時代,企業能否聚集一大批創新創業人才,將是關乎互聯網化轉型成功與否的關鍵所在。為此,中國電信于2012 年正式啟動Mini 項目,面向內部建立旨在加強內部創新,啟發內生動力的創新孵化政策,鼓勵員工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開展內部創業。
誰才是創新創業人才?
有志于做好產品,有志于移動互聯網發展、有志于自身改變,有志于改變企業;有野心,有夢想,有激情,有能力,有特長,能學習,抗壓能力強的中國電信各級干部員工,均是創新創業的候選人才。創新創業人才是中國電信唯一一類沒有崗級、崗位和工作經歷限制的人才隊伍,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希望通過體制內創業達到個人價值和組織價值的共同提升。
電信學院通過草根海選招募的方式來選拔目標人才。由于目前市面上缺乏快速甄別創業類人才的相應評價標準,所以學院采取了“報名簡歷+ 電話訪談”的篩選方式,快速提煉、識別創業人才。在考核方面,學院圍繞產品、技術、市場三個方面,設計了15 個特長技能,因為對于互聯網創業公司初創時期而言,具備上述三個方面才能的核心團隊,是互聯網公司成功的基礎和保障。此外,還注重創意和主觀數據的采集,通過4 個主觀問題,試圖透過對主觀題的辨析,了解報名人員的動機,經驗,知識儲備,經歷等。基于以上收集到的信息,篩選出最優秀的、剔除最不靠譜的。這里最優秀和最差的定義的閥值是5%,通過候選人教育工作背景,特長技能背景,創業準備度背景綜合考量。
如何培養創新創業人才?
Mini 在全集團范圍內展開草根招募和自主報名活動,將有志于做好產品,有志于移動互聯網發展、有志于向創新板塊貢獻才智,有夢想,有激情,有能力,有特長的四有人才聚集,通過知識賦能和設計趨近市場的移動互聯網人才成長環境,達到人才培養的目的。
1、注重實踐和人際學習,輔以知識賦能
Mini充分設計了人際互動和實踐學習環節,在成人學習領域有一個經典721 法則,即70%的技能來自實踐,20% 來自工作當中的人際互動學習,10% 來自課堂教學。因此,創新創業人才在集訓期間用721 原則來學習,即70% 的精力用于實踐,將自己的項目和產品進一步完善,20% 的時間通過學員和學員之間,及學員和導師之間的互動獲取知識和技能(四級輔導,見圖1),10% 的技能和知識來自課堂老師的講授,三者之間相互促進。單純知識的賦能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變得不再重要,而信息的甄別會變得越來越重要。對于Mini 創業訓練營的學員來說,通過幾輪實施迭代下來的經過甄別的有效知識是他們不可缺少的。
2、設計真實人才成長環境
Mini 創業訓練營希望通過營造和設定趨近真實的移動互聯網專業人才工作生活成長的環境,從而達到人才培養目的。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①意愿驅動,有創新創業門檻,并有標桿案例吸引。
②創新創業人才最不希望的就是被約束,設置負面清單后,讓學員有施展空間。
③如果能夠成功,將會有數十倍回報,這也是創新創業者努力的動因之一。
④時刻有挑戰,訓練營期間布置任務和挑戰,讓學員享受挑戰完成后的喜悅。
⑤建立退出機制,凡未完成挑戰的學員將會被動退出,能夠生存下來的只有十之一二,成功的又是十之一二。
⑥以結果論英雄,不以模型和過程評價人,而是以結果檢驗人。
⑦ Mini 從訓前、訓中、訓后三個維度來模擬環境。
Mini 訓練營成果分享
收獲創新創業人才培養成果
匯聚人才。2013 年和2014 年Mini 共匯聚超過1500 人,完成6 期Mini 創業訓練營,培養520 人( 含黑馬大賽賽前培訓)。特別是黑馬大賽匯聚的人才是中國電信互聯網化轉型的寶貴人才。
培養項目。2014 年6 期Mini 共挖掘370個產品和創意,其中27 個項目進入集團第五期終審,最終有25 個來自Mini 的項目成功孵化。其中來自福建的《微視》通過Mini 平臺成功入選集團級產品。第一期Mini 創業訓練營參訓項目《易排排》獲得黑馬大賽冠軍,Mini 之精英團隊挑戰賽孵化的產品《腔調》獲得黑馬大賽第二名。
Mini 所引入的工具和方法被團隊和業務部門固化。Mini 引入的精益創業方法和DISC 團隊自我認知模型被團隊和業務部門采納,成為評審和團隊組建的重要工具。
發揮創新創業人才平臺效應
傳播變革聲音。Mini 創業訓練營在短短1.5個月的時間內,全國除西藏外30 個省市自治區660 人報名申請,全年Mini 報名共1300 人,在各省公司和基層單位產生巨大反響,同時受到集團分管的副總和創新部領導的表揚。
成功促成人才交易。人才交易兩單:福建的兩位精英分別加入即將公司化的有師團隊和好家政團隊當中。目前通過Mini 促成的人才交易和組合共有5 單,除了前兩位以外,四川的1 位精英加入到智慧健康云團隊,另外兩位精英組合孵化,廣東校園翼起來和江蘇掌上大學強強聯合。促進創業團隊發展。陜西的Mini 學員王先生通過Mini,了解到有一個做智慧農業的團隊,回到陜西后,將習近平主席家鄉的智慧蔬菜大棚項目優先介紹給創業團隊,目前正在進一步洽談合作當中。
創新創業人才匯聚平臺。通過微信、易信和QQ 等社交工具,將參與Mini 的學員匯聚其中,形成固定交流的圈子,成了創新創業者交流和溝通的園地。
績效改進就是運用系統的工具和方法,改變固有習慣,讓結果變得越來越好。中國電信學院的Mini 創業訓練營實戰案例所呈現的過程及結果,彰顯了績效改進的四大基本原則:關注結果、系統思考、增加價值和伙伴協作。項目的實施不但匯聚了人才、培養了項目,而且為企業留存了一套工具和方法,這套方法為企業的人才、項目等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
*作者簡介:中國電信學院員工學習與發展經理
《中國培訓》雜志人才管理版2015年第九期《績效改進》欄目刊發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