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干貨分享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崢:離開學校十八年,是它讓我能夠終身學習
    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張崢:離開學校十八年,是它讓我能夠終身學習
    發表時間:2015-09-02 來源:MOOC 8537閱讀

    離開學校到現在,整整十八年過去了,竹人(張崢)已經成為微軟亞洲研究院副院長、上海紐約大學計算機科學教授、紐約大學紐約分校庫朗數學研究所計算機科學系教授、美國計算機協會會員……不過,在這些亮閃閃的頭銜和經歷背后,他可能正在和你做著同一件事,那就是學 MOOC。


    在很多人看來,MOOC 上面的課程大多都是入門級的,為什么竹人還會愿意在這上面花時間呢?


    答案是“興趣”。竹人說,他學的 MOOC 課程主要分成兩類,一類是興趣,另外一類......也是興趣。


    前一類興趣,按照他的話來說,可以稱為“學術興趣”。


    一直以來,竹人對神經科學都很感興趣,“這段時間人類腦計算、AI 這些都是特別火的,為什么火?因為最近兩年有一個機器學習的分支。所以我就通過這些領域的 MOOC 課程來自學,其實就是跨界。”


    也許在外行人看來,這些課程和竹人的本行——計算機系統研究并無多大區別,但對于竹人自己來說,這兩者其實是在一個“大同行”之下的不同分支。如果要深究二者之間的區別,那真可謂隔行如隔山。


    即便隔山,也可以隔山打牛嘛,但是要怎么打呢?


    “去學校學習不太可能,所以還是用 MOOC 來學習。”于是,離開學校十八年后,竹人又進入另一所“學校”。他多次安利的課程包括《機器學習》、《神經科學基礎(二):神經和神經網絡》等,這些課都是他跨界所必須進入的大門。


    至于另一類興趣,則和他的業余愛好有關。盡管是一個 IT 男,但竹人骨子里也有文藝的一面。翻開竹人的其他社交媒體頁面,你會發現有很多和文學、藝術相關的內容。他經常會發一些詩作,同時還會發一些自己拍的照片,有時也會就一些文藝話題發表評論。


    因此,在他所學的課程之中,有不少就是根據自己的業余愛好所選擇的藝術類課程,比如《現代與當代美國詩歌》和《鏡頭不會說謊》。


    興趣如此廣泛,工作又如此繁忙,竹人如何分配好學 MOOC 和日常工作的時間呢?


    他說自己與大多數 MOOC 學習者不同,屬于“自覺地接受再教育”,這種自覺正是來自好奇心的驅使,讓他保持著對 MOOC 的熱情,“如果你學了以后不在工作和學習過程中把學到的知識技能用上,其實是很難有學習的熱情的。但對我來說這個問題不存在。”


    興趣的作用讓竹人會想盡辦法認真對待 MOOC 。一篇題為《中國 MOOC 先行者:在家里上常春藤》的文章曾提到,竹人最喜歡做作業的過程,并且會在每天清早離家前往公司的途中,抽出時間聽課,然后“花時間仔細算一道題,或者按照要求寫一個小程序”。而在竹人自己所撰寫的《在Coursera,隨時都是學習的好時候》一文中,他也提到了“向碎片要時間”的方法:


    “我的所有課件視頻一般不超過15分鐘,于是都到我的手機上走過一圈。在出租、在地鐵、在咖啡館,都是拿出手機來上課的好地方。最奇幻的一次,是在機場等行李。我當時在聽(看)一節詩歌課,眼前一圈圈轉動的锃亮金屬帶,滿耳朵激烈的討論,一時不知身在何處。”


    興趣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想想故事一開始的那個問題,可能你又會問:MOOC 上的課程大多是入門級的,那像竹人這樣水平很高的學習者又會如何利用這些入門課程繼續深造?


    在竹人看來,學完 MOOC 上比較“入門級”的課程之后,是否會繼續“乘勝追擊”,取決于不同行業不同領域的需要,也取決于學習者自己的學習目的和態度。“這個各行各業都不一樣,對我來說就是做研究,開始閱讀。”


    顯然,竹人把 MOOC 課程納入到自己進行跨界研究的規劃之內。正如他一直在用的比喻:MOOC 就是一扇門,或者一級臺階,通過它你可以進入到一個全新的行業領域之中。所以即便再“入門級”,這些課程對于像竹人這樣帶有明確目標的學習者來說,也不是食之無味的雞肋。


    作為一個長者,竹人也分享了一些“人生的經驗”:“任何一個時期比較前沿的文章,在經過一段時期的沉淀之后變成經典,就值得去讀。MOOC 上的好多課都是沉淀下來的了,所以學這些課以后,我們做研究的人就要準備出新的成果了,要去讀那些文章,去寫那些文章,去進入這個領域。”


    除了自己學習,竹人還帶動身邊的人一起學,家人、同事……不少人都被他“忽悠”進了 MOOC 這個“大坑”。他在上海紐約大學的不少同事也和他一樣,雖然已是某個學科的專家,但也被 MOOC 吸引著。而原因?同樣還是興趣與好奇心。


    不過,他們中有的人不只學,還開設 MOOC 課程,或者研究在線教育的相關課題。


    竹人介紹說:“比如一個講者在解釋一篇文章,講到某個知識點,我覺得我聽懂了,但針對這個點別人問了一個問題,我卻發現答不上來,得再花時間把這個問題解決。” 由于 MOOC 缺乏即時互動,得通過 Email、論壇等形式來互動,所以交流效果不見得比線下教育的現場互動好。


    遇到問題之后,竹人會在在研究人員、大學教師和 MOOC 學習者三種身份間切換,把自己在研究和教學過程中對傳統線下教育優缺點的思考和在學習 MOOC 過程中遇到的種種問題進行對比,希望能夠不斷改進當前的教育模式。


    “我自己也做 MOOC。”竹人說,他所指的是他正在研發的一款叫做“Presenter”的產品,能夠把線上線下的教育模式各自的優點整合到一起。在他看來,與其一味地對比 MOOC 和傳統教育,并把兩者對立,不如盡力推動兩者的優勢互補。


    針對現在部分傳統教師還堅持線下教學,甚至帶有對 MOOC 的抵觸情緒的情況,竹人聽完以后笑了笑,說他能夠理解這部分教師的心理。


    “他們可能擔心學生流失。”他說,“但教學的目的是教出比你還要厲害的學生,就需要窮盡一切的手段——當然不能搞得頭破血流——去實現這個目的。自己的課是否有必要去變成MOOC,需要教師自己琢磨。如果從一開始就在想我如何不流失自己的學生,而不是如何教授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那就是想錯方向了。


    怎么樣?既是學習者又是研究者,談笑風生的竹人老師工作之余,還如此勤奮地投入到 MOOC 的學習和研究中,似乎也對應了一句最近挺流行的話:“比你優秀的人還比你勤奮。”


    好了,快點收好你們獻上的膝蓋,打起精神,開始好好學習吧!


    *文中圖片均來自123rf.com.cn正版圖片庫


    一人一課


    “推薦吳恩達的《機器學習》,講得很好,深入淺出。我還要推薦一本書,有一位叫丹尼爾·丹尼特(Daniel Dennett)的哲學家,他有一本書叫《意識的解釋》,里面有關于圖靈機的論述,他的學生雖然是哲學專業的,卻能夠把圖靈機吃透,非常神奇。”


    “ 一人一問 


    MOOC學院:學習對你來說意味著什么?

    竹人:學習?是一種生活狀態


    瑪雅藍:MOOC 對于推動教育公平有何幫助?能夠帶來怎樣的社會效益?

    竹人:人類要擺脫愚昧的征程還是非常艱難的。我覺得任何技術,只要能幫助大家擺脫‘假理性’,就都是好的。


    Itsukay:《機器學習》是一門研究生的課程。然而在學習吳恩達的《機器學習》時,我發現這門課程并沒有達到研究生都難度,甚至一位高中生都可以學習。在斯坦福大學本門課程的主頁上我發現,從難度、知識上來講,這可以說是完全不同的兩門課程。很多MOOC課程的難度比起大學課程都簡單了不少,對于很多希望通過MOOC學習專業知識的同學來說,這無疑錯失了更多學習資料,在您看來,可以如何補足呢?

    竹人:任何一個分支水都不淺,下水走幾步和自己能游上三米,中間的打磨比想象的要多得多。找良師、尋益友、在實戰中繼續提高,把身子埋下去。


    Itsukay:在以前,學習英語時查閱紙質詞典需要索引、翻閱等一系列與獲取知識無關的耗時步驟。電子詞典出現以后,這些步驟都可以省略,從而使得學習者更加的集中在學習活動之中。電子詞典可以說是科技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典例,然而也有很多人說科技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學習知識需要的過程。作為一位教授,您的看法是什么?

    竹人:把會議的演講視頻在網上開放也是一個例子,受眾多了,傳播快了,但缺了和講者、研究同仁比肩切磋的可能。總的來說我覺得技術的介入是利大于弊。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