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承辦了公司系統縣供電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輪訓項目,意在提升縣供電企業管理水平。本次輪訓人數近3000人,時間長達11個月,分26期。為適應大規模培訓,國家電網積極探索了案例開發的教學方式,通過細化工作流程、優化案例評審過程,以及開展學員論壇,有效幫助了企業管理者將個人智慧轉變為組織智慧。
2013年,國家電網公司高級培訓中心承辦了公司系統縣供電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輪訓項目。這次培訓旨在宣貫企業戰略和文化,提升縣供電企業黨政主要負責人的管理能力。通過細化工作流程、優化案例評審過程、開展學員論壇,我們以案例開發的教學形式,有效幫助企業管理者將個人智慧轉變為了組織智慧。
細化工作流程
為了搜集日常工作中的案例,首先要激起學員們的思考能力,其次要完善開發團隊的工作流程。因此,我們一方面要求學員帶來所在單位的典型案例以及工作中的問題,同時進行了細致的工作安排。
● 制定案例模板
為了降低撰寫的難度,幫助學員理清思路,高培中心制定了案例模板(見圖表1),包括“具體問題描述”“解決問題的思路”“實踐過程和方法描述”“對效果的思考評價”四個方面。經過梳理,學員們帶來的案例和問題體現了縣供電企業的生產管理現狀,為解決共性難題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做法。我們還會對學員案例的上交情況、質量好壞進行量化考核,其結果直接與學員評優掛鉤。
● 細化工作流程
在整個輪訓期間,每周組織一期培訓班,每期都進行案例的推選。從周一到周五,每個工作日都進行了細致安排(見圖表2)。
由于開發計劃周密,準備工作充分,學員發布和交流實踐案例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了,所有學員都按時完成了訓前撰寫案例的任務,共提交3000余篇案例原稿。
六步優化案例評審
高培中心對學員帶來的全部案例,實行嚴格的“一推、一選、三審、四改”評審流程,層層遴選,反復修改,不斷優化(見圖表3),從而保證案例集的質量。
● “一推”
每期培訓班開班時,將學員分為12個小組,進行案例分享交流。每組由一位老師全程參與監督。案例開發團隊還專門設計了優秀案例推薦表,每位學員都要匿名對本組交流的案例寫出評價意見,并在推薦的3個案例前打勾。各組交流結束后,參與各組的老師當場統計本組學員推薦結果。
● “一選”
每期培訓班中,12位參與小組推薦的老師要集中召開一次案例評選會,逐一介紹本組值得推薦的案例。“一選”是對“一推”結果的審核,老師們在“一推”結果的基礎上,要對雷同案例進行比較篩選,保留那些內容新穎并在本單位產生積極作用的案例。“不放棄任何一篇可能的好案例”是本環節的原則,結束后會邀請作者修改,進入下一輪評審。
● “初審”
初審環節由部分學員執行,我們從其他培訓項目學員中,挑選了縣公司管理經驗豐富的學員組成初審團,填寫案例評審表、寫明推薦和不推薦的原因以及案例修改意見(見圖表4)。專家主要依據創新性、適用性、可操作性的原則刪掉那些“肯定不行的案例”。這能幫助學員提升鑒別能力,發現自身的不足和優勢。
● “復審”
復審是對案例的精雕細琢,由4位專家脫產集中進行。這4位管理專家均由地市公司選派,工作背景覆蓋生產、營銷、農電、人力資源等各個方面。專家們需要對近300份案例逐一打分,評價其實用性、適用范圍和推廣價值等。綜合專家的打分結果,共選出了100余份案例。復審通過的案例,均由專家直接通過電話與案例作者反復溝通修改意見,而不像初審時由班主任代為轉達書面修改意見。
●“終審”
我們將復審后的案例歸為八大類,分別送國網公司總部相關專業部門終審。比如“農電管理”類的送農電部,“營銷服務”類的送營銷部,“人力資源”類的送人資部等,對100份最佳實踐案例進行最終審核確定。提交終審的案例從內容和形式上都已經達到入編成冊的水平,但需要總部從國家和集團的宏觀政策角度把握方向,避免案例中出現“方向性”錯誤。
● “四改”
除“一推”環節,每個環節結束后,高培中心都會把案例的修改意見反饋給每一位入選學員。學員只有按要求修改后,案例才能進入下一步遴選。“一改”內容主要由培訓項目的班主任提出,修改重點是統一結構、點準題目,文字風格從“工作報告”轉向“經驗案例”。“二改”主要補充必要的事實和數據。“三改”從邏輯、內容和文字等方面進行深入修改。“四改”主要是刪除一些不符合宏觀政策的內容。
我們將100份案例精編成冊,每個案例的正文都包括具體問題描述、主要思路與做法、效果與經驗三部分。此外,還增加了內容摘要、單位簡介和專家點評,尤其專家點評對案例的價值、作用和適用范圍進行了深入、準確的詮釋。
學員論壇助力培訓
在每期培訓項目實施時,我們將學員分成12個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都來自于不同的省份,以便不同地域間的學員能夠共同分享經驗,開拓思路。此外,我們還設置了學員論壇等培訓形式,組織學員進行深入的交流,使案例開發助力培訓。
●“六頂思考帽”的研討方式
在每一期的優秀案例評選后,培訓班都要組織“分享典型經驗、促進企業發展”的學員論壇,選4~5位案例好、口才好的學員交流做法。為了保證討論環節大家能夠暢所欲言,防止“一言堂”地“說好話”,案例介紹后,老師會運用“六頂思考帽”組織大家討論。
每位論壇發言人介紹案例后,老師會要求大家分別戴不同顏色的帽子對案例進行評價,紅、黃、黑、綠、白、藍六種顏色的帽子分別代表一種思維的角度,紅色代表感性直覺,黃色代表正面積極,黑色代表負面謹慎,綠色代表創新,白色代表中性客觀,藍色代表對過程的控制。
通過從不同的角度評價案例的優點、不足、改進方向,能引導學員對案例進行系統解讀、深入剖析和質疑反思,提高分享的針對性、趣味性和實效性。
● 舉辦最佳案例發布會
在最佳實踐案例發布活動中,我們會邀請入選最佳實踐案例的作者進行成果分享。有的學員把案例制作成視頻進行展示,生動而直觀。在現場,內外部專家也會對案例的創新性、實踐性進行綜合點評,給現場學員帶來最直接的影響。
通過學員的訓前案例撰寫、訓中交流評選,我們收集到了縣供電企業管理案例3000余篇,并將精選的100篇案例編印成書。這些案例被應用于培訓中,彌補了教學管理中的空白,使培訓內容更豐富、教學方式更靈活、案例素材更易交流、培訓成果更加實用。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