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訓對于機構的價值眾所周知,但在預算緊縮的情況下,培訓往往成為削減成本的首個犧牲品。培訓專家們常常在失去預算的邊緣苦苦掙扎,試圖通過投資回報率(ROI)來體現培訓的價值。然而,ROI 究竟是如何計算的呢?而企業又如何將其融入學習課程之中呢?
目前,對于培訓投資回報率的計算,普遍的觀點是計算培訓對于企業的財務回報,而在10月23-24日,由移動學習前沿主辦,問鼎資訊承辦的2014企業移動學習峰會上,擁有30年績效改進經驗的專家康拉德卻提出了從另一個角度計算培訓的投資回報率(Return on Instruction),這里的投資主要是指個體及企業在時間和精力上對培訓的投資,培訓的回報效果主要表現在所學知識對于個人和組織績效的影響情況。他認為,保障培訓的實施回報率必須要從三個方面著手:
1、服務于個人和組織績效
2、嵌入在工作流中
3、發生在學習的五個關鍵時刻中
當然,培訓的有效性是組織和個人共同作用的結果,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但總是可以找到一些核心因素來保證培訓效果的有效轉化。這些因素包括:
經驗水平:個體的經驗水平影響學習的效果,不同經驗水平對于培訓回報率的情況有存在明顯不同。
注意力:這一點很容易理解,專注、投入的學習效果遠比三心二意強,而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又受到培訓方式和方法的影響。
相關性:對于成人學習者來說,他們對于學習有非常強的功利性和相關性,對自己有用的知識,他們更愿意主動去學,而與自己無明顯相關性的學習內容會受到他們的強烈排斥。
需求的明確性:這一點也很容易理解,當個體有明確的學習需求時,學習效果會更加明顯。
教學方式:如e-learning、m-learning、課堂講授等。
教學方法:指在不同的教學方式下所涉及的方法和流程等,例如培訓設計與開發就存在ADDIE和SAM的不同。
必須強調的是,個體的過去經驗、注意力水平、相關性和需求水平與培訓的回報率僅僅是間接的離散型相關關系,而教學方式和方法則對培訓實施回報率的影響更直接,更加線性。
移動學習技術讓培訓實施回報率提升更有可為
任何一種新技術的出現都無法單槍匹馬在培訓領域帶來翻天覆地的變革,培訓工作者需要做的是,發現新技術為企業培訓工作帶來的新契機,讓新技術為"我"所用。與傳統的課堂培訓和E-learning相比,移動學習技術在培訓實施回報率的貢獻中有其得天獨厚的優勢--情境的自適應性。
1、移動學習技術可以根據使用者的角色和職責個性化分配和獲取學習資源
2、移動學習技術可以讓學習者隨時隨地獲取自己想要的信息和資源支持,讓及時性學習帶來商業價值。
3、與傳統學習相比,移動學習技術更能滿足學習者的個性化需求,并根據學習者學習經驗和學習需求的不同完成個性化、主動式的推薦。
4、移動學習可以讓學習者更近距離地接近有價值的合作者,在需要解決問題時提供可靠的支持和資源協助。
5、移動學習可以讓學習者在有形或無形的學習環境中進行積極主動的學習和支持
6、移動學習技術更加自適應于學習的五個關鍵時刻。
7、移動學習技術能夠高水平地嵌入工作流,縮短從知識學習到工作應用的遷移時間。
移動學習設計中需遵循的SMART原則
雖然移動學習在情境的自適應方面有較強的優勢,但僅憑借這個并不能在培訓工作者心中立足,借鑒培訓的實施回報率公式,企業培訓中移動學習的設計需要遵從SMART原則:
1、Scoped:基于五個關鍵時刻的學習需求進行學習設計,移動平臺上的知識離運用越遠,績效支持的效果越差,所以,基于五個時刻的內容設計非常重要。
2、Mobile:移動端的嵌入式應用。
3、Aware, Anticipatory, Adaptive:有意識的, 可預見的, 適應具體情境。移動學習功能設計要基于工作流程、工作角色和工作任務設計,融入真實的學習者角色和工作場景,而非泛泛而談的課程內容。
4、Relevant:與學習者個人的經驗和需求相關,移動學習一定要"適度"輔助工作開展,符合正合我用、正好夠用原則。對于移動平臺上模塊設計的啟發是:不同模塊對個體績效支持的效果是不同的,效果最好的為基于工作輔助的相關文檔、政策、問題、工具表單等,其次是針對業務場景設計的課件資源;績效支持程度最低的為社會化學習類的人際互動,但這類學習形式在學習新知和學習更多方面的效果會更好。
5、Technology:充分利用移動互聯技術,打通工作與學習間的最后一道墻,讓學習深度嵌入業務流,推動移動學習與移動業務支持之間的聯動和融合。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