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干貨分享 >麥肯錫:不錄取全能的平庸之才
    麥肯錫:不錄取全能的平庸之才
    發表時間:2014-07-04 來源:賽睿人力資源 6189閱讀
    當年在麥肯錫工作時,為了招才納賢,我幾乎走遍了世界各地的一流商學院。當時的麥肯錫公司每年都能收到約800多份來自哈佛或斯坦福商學院的應聘簡歷。最終被錄取的是約200名,其錄取方式也很獨特。

     

    首先,針對每一名應聘人員,由五名人事專員分不同時間和不同場所進行一對一面試。

     

    麥肯錫公司招聘員工時主要看以下三點:

     

    第一點就是有無組織領導能力。主要了解是否在班級有過突出表現(特別是典型事例)、小時候是否當過童子軍領袖、是否曾組建過NGO組織(非營利性機構)等能證明確實發揮過領導作用的經歷。目的就是看你能否掌握主動權,能否克服眼前困難,持之以恒。

     

    第二點就是歸納總結能力。是否能歸納總結班級討論會的不同意見并達成共識。

     

    第三點就是針對問題的態度。無論到哪兒,我們都能經常碰到愛炫耀自己學問的人。他們動不動以"根據某某的理論"作為開場白,滔滔不絕地跟你講一大堆理論。但這類人往往在商務領域會到處碰壁,沒有太多用武之地。相反,先是問考官"對于您剛才的提問,我可以這么理解嗎",并在確認自己是否正確理解了問題的基礎上再回答"關于這個問題,我是這么看"。這種類型的人頭腦靈活,應變能力較強。

     

    針對上述三個要點,每一名面試考官用"&times;"記號進行評價。五人當中只要有一個人給"◎"并認為絕對應該被錄取,那么他就面試合格。即便其余四個人都給了"&times;",他也會照樣被錄取。但如果五人都給了"",那這人肯定不會被錄用。因為他們認為這種人雖然有出色完成既定工作的能力,但并不具備積極開拓新事業新領域的創新能力。學校里的"三好學生"其他公司也有很多。若想在市場競爭中勝過競爭對手,就必須具備新的知識和新的技能。

     

    順便說一下,當時我進麥肯錫公司的時候一共面試了8次。后來,當我成了公司董事之后調閱資料才發現,當時只有一個面試考官給了我"◎",其余的要么是"&times;",要么表示"無法判斷"。即便這樣,在這個全球擁有6000多名員工的龐大組織機構里,我最終成為由16人組成的常務委員會委員之一。可見,麥肯錫特有的招聘制度雖然有些苛刻,但卻非常有效。

     

    另外,我在麥肯錫時曾錄用過的日本人當中,光是女士就有一橋大學的石倉洋子教授、運營手機拍賣網mobaoku和手機游戲網MBGA的株式會社DeNA南場智子社長、將意大利著名奢華品牌PRADA成功引進到日本國內并大力發展的青木千榮子女士等。她們都是哈佛大學商學院MBADBA(工商管理博士)學位獲得者,從麥肯錫"畢業"后,仍活躍在各自的領域。那么和其他MBA學位獲得者相比,她們具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優秀人才的特征--"積極進取、勇于冒險"

     

    就株式會社DeNA的南場智子社長來說,她是我當年在麥肯錫擔任面試考官時唯一一個給"◎"的才女。后來,她曾一度高升到麥肯錫公司的董事合伙人職位,年收入是其他一流企業同齡上班族的8倍,但她最終還是舍棄了這一切并選擇了自主創業。

     

    同樣,給"◎"評價的還有一名叫約翰.樸(John J.Park)的韓國人。他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就讀的時候,曾以亞洲俱樂部會長的身份邀請我去給他們演講。第一次見面時就發現他不僅說話條理清晰,而且充滿自信。后來,當我勸他畢業后直接到麥肯錫公司工作時,他婉言謝絕并回到了韓國。現在他既是首爾大學的教授,同時也是風險投資公司ASIA evolution的首席執行官。

     

    從麥肯錫公司跳槽并獲得成功的典型代表有IBM前首席執行官路易斯.郭士納(Louis V.Gerstner)、摩根士丹利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裴熙亮(Philip Purcell)等。

     

    20世紀90年代初期,IBM公司因未能及時跟上時代潮流而瀕臨破產。當時的首席執行官約翰.埃克斯(John Akers)被解雇,公司還成立了專門委員會尋找最佳繼任人選。獵頭公司先后推薦了7名候選人,但其中6人拒絕接手這個燙手山芋。當時的IBM就好比是一艘"下沉的巨輪"。

     

    但正是最后一位候選人郭士納先生,最終答應接手IBM,并聲稱"這個可能比做餅干還有意思"。當時的郭士納先生正擔任納貝斯克食品集團(RJR Nabisco)總裁,而我在麥肯錫擔任IBM全球戰略總監。在郭士納就任首席執行官后不久,我就前往IBM并向他詳細說明了公司現狀、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及未來的發展前景等。當時,郭士納先生對計算機行業可以說是一個門外漢。盡管如此,他仍有膽量接手IBM首席執行官一職,顯然不是輕率之舉,更令人震驚的是他竟然挽救了IBM,也因此獲得了"鐵血宰相"稱號。

     

    裴熙亮是被美國零售業巨頭Sears Roebuck公司從麥肯錫挖走的。當時雖然位居副總裁,實際收入卻不如麥肯錫。但沒幾年,Sears Roebuck收購了DEAN WITTER證券公司并由裴熙亮擔任首席執行官。之后,他又把公司成功推銷給摩根士丹利并自己擔任摩根士丹利的首席執行官,這也是被收購方反過來管理收購企業的罕見的特殊案例。

     

    這些成功人士具有以下三個共同特征。第一,他們深知人生就是不斷挑戰,不斷冒險的過程;第二,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管別人是怎么看的,也不計較收入的多少;第三,具有強烈的欲望,不斷進取。一句話,他們是典型的"冒險家"。他們并不追求"安居樂業",而是不斷挑戰自我,證明自我,即使失敗了,也會笑著面對人生。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