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干貨分享 >神總結:近100年全球25家最頂尖公司的共性 (下)
    神總結:近100年全球25家最頂尖公司的共性 (下)
    發表時間:2015-10-10 來源:知乎 5682閱讀

      如果從1900年開始做一個劃分,我們看到,多數歐洲頂尖企業都消失了,而美國的頂尖企業大部分仍然保留在榜單上。這是什么樣的原因造成的呢?全球頂尖企業,他們有哪些共同的成功因素?中國企業的未來在哪里?這篇總結可能不是最深刻的,但信息量巨大,絕對能給你不少啟發。



    隨著IT技術的日益普及,很多傳統行業發生了深刻的變化,誰能夠適應時代,最早將IT技術引入到傳統行業,誰就獲得了顛覆巨頭的能力。



      沃爾瑪就是這么做的。


      1963年,家樂福在歐洲推出超市大賣場的商業模式,沃爾瑪很快就將它拷貝到美國去。1980 年代沃爾瑪再次率先引入新興的IT技術,對物流和庫存進行了全面流程改造。


      在IT技術的幫助下,沃爾瑪的連鎖擴張戰略得到有效執行,大規模的全國性鋪開分店,又進一步降低了渠道成本。規模優勢一旦建立,在馬太效應之下,對傳統百貨渠道的蠶食一步步加強,最終在1990年代超越了百年老店西爾斯百貨,成為新一代的零售之王。


      沃爾瑪的成功,是適應市場的成功,及時引入新興的商業模式,及時引入最新的IT技術,強化流程管理,降低成本,從此不斷走向強大。


      家得寶的成功法則和沃爾瑪如出一轍。


      家得寶1978年成立,1983年開始引入IT校驗技術,通過倉儲和物流的流程改造,以連鎖建材百貨店模式改造傳統的建材流通渠道,從此獲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家得寶僅僅用了20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僅次于沃爾瑪的全球第二大零售巨頭,其成功的秘訣和沃爾瑪一樣:引入全新的連鎖倉儲店商業模式,引入IT技術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最后通過規模優勢實現不斷壯大。


      金融行業通過引入IT技術誕生了VISA。


      VISA的前身是美洲銀行的支付業務部門,1958年推出第一張具有創新循環信用功能的BankAmericard卡,1973年推出電子化授權系統,1974年推出電子清算和結算系統,1976年改組為VISA銀行卡公司,向國際業務擴張。1983年,VISA推出全球ATM網絡,讓世界各地的持卡人可以全天候24小時在自動提款機上提取現金,為現代商業和休閑旅行帶來了便利。


      1993年,率先將神經網絡技術應用于電子支付,有效降低了信用卡的欺詐風險,確保金融安全。VISA的成功,是金融支付行業率先引入IT技術,不斷開拓新的應用,走向藍海市場的典型。



    新興行業不僅是IT技術,還有生物基因技術。



      近一百年,隨著老齡化的到來,醫藥行業的市場越來越大,但是全球頂尖的醫藥公司幾乎都是19世紀成立的化學制藥先驅。


      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已經進入到一個新的層次,傳統的化學藥對某些病毒的治療一籌莫展,比如艾滋病和癌癥等。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市場,誰先在生物基因技術上獲得突破,誰就有可能獲得偉大的商業機會。


      吉利德科學就是這么一家走在科技創新前沿的公司:1987年在硅谷成立,是近二十年來新興的唯一一家來自非IT行業的頂尖企業。從目前的臨床測試來看,吉利德離成功的門檻已經越來越近。


      吉利德科學的成功,是醫療行業生物制藥科技革命的代表,是向艾滋病等抗病毒藥藍海市場拓展的代表。



    新興的技術帶來了巨大的藍海市場,但是如今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注定了只滿足于本土市場是無法進入頂尖企業行列的。



      沃達豐就是一個成功的跨地區擴張案例。


      沃達豐1982年成立,早期是英國拉考爾電子公司的一個移動電話技術部門,1985年獨立出來,建立了英國第一個模擬信號網絡,到1987年沃達豐已經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通信服務公司之一。但是英國的市場空間畢竟有限,1999年沃達豐和美國的airtouch通訊公司合并,2000年再次和德國曼內斯曼公司合并,從此一躍成為歐美市場第一大電信服務公司。


      沃達豐的成功,首先是立足于移動通信市場的成功,在移動通信取代傳統固話通信市場的大環境格局下獲得了飛躍式的發展,其次是金融并購策略的成功,通過英國-美國-德國三大市場的規模擴張戰略獲得進一步的規模優勢,從此躋身頂尖企業行列。



    落后地區的企業要想躋身頂尖行列,進入美國市場是非常重要的。



      豐田的成功之路可以給我們一點啟示。


      豐田汽車公司1933年脫胎于豐田自動織機制作所的汽車部,作為汽車工業的后來者,第一桶金來自1937日本發動侵華戰爭的陸軍卡車訂單,1950年美國在朝鮮戰爭中的46億美元巨額訂貨,讓豐田再次打了雞血,從此飛速發展。


      從一開始,豐田就認識到,作為汽車行業的后來者,不可能在技術創新上跟歐洲、美國的巨頭抗衡,因此強化管理、降低成本、以經濟型節油性的小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就是發展的必由之路。在這樣的指導思想下,豐田發展出了“精益生產管理”模式,1966年推出的低價經濟型車“花冠”大獲成功,從此奠定了在日本汽車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1973年和1979年的兩次石油危機,使得美國汽車市場發生了巨大的格局變化,大型車滯銷,經濟型節油性小車暢銷,美國的汽車巨頭一下子就懵了,豐田抓住契機,全力進軍美國,先后推出了專為美國市場開發的佳美和凌志車型,從此鯉魚躍龍門,成為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


      豐田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盲目創新,成功必須建立在比較優勢之上。在缺乏創新能力的情況下,在早期可以將低勞動力價格和精益管理作為優勢,重點開拓低端市場,然后耐心等待市場格局的變化,在機遇到來之時實行彎道超車。


      韓國的三星電子同樣是這一策略的優秀執行者。


      三星電子公司1969年成立,是1938年創辦的三星公司進軍IT行業的子公司。1970年代,三星電子開始進入冰箱、洗衣機和電視機領域,1983年進入內存芯片領域,1997年進入手機行業。


      三星電子能夠不斷擴張,進入美日巨頭壟斷的家電、半導體和手機行業,并且發展壯大為行業領導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善于學習,在早期以低勞動力價格優勢,一步步擠壓搶占西方巨頭的市場份額,這是三星在家電和半導體行業獲得成功的關鍵。


      在手機領域,三星一向以外觀設計多樣化著稱,在非核心技術上與西方巨頭展開差異化競爭,等待彎道超車的機會。從1997年到2010年,三星等待了十三年,直到智能手機時代來臨,蘋果顛覆了傳統的手機行業,卻墨守成規以不變應萬變,三星抓住機會推出大屏智能手機,滿足了市場多樣化的產品需求,從此崛起為新一代的行業領導者。


      三星電子的成功,和日本豐田汽車的成功是一樣的,作為一個來自發展中地區的技術落后者,要想超越巨頭,只有通過低成本價格優勢和差異化競爭,在市場發生巨大格局變化中及時抓住機遇來獲得成功。


      最近二十年,全球信息產業革命進入互聯網時代,隨著技術的革新,成功的頂尖企業不斷涌現。


      亞馬遜。


      亞馬遜公司1995年成立,是世界上最早一批的電子商務公司之一。但是,在2000年的網絡泡沫破滅后,幾乎所有的同類型公司都破產了,只有亞馬遜公司,從一家網絡書店向電子產品、影音軟件、各種品類的商品不斷擴張,發展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


      早期的亞馬遜并不是發展速度最快的電子商務公司,卻是經營最穩健,管理最嚴格,資金運營效率最高的公司,正是這種高超的管理能力讓亞馬遜熬過了網絡泡沫破滅的寒冬,成為電子商務行業的領導者。2000年以后,亞馬遜通過全球擴張,終端物流中心的搭建,云計算技術的應用,一步步成長為可以與沃爾瑪抗衡的零售巨無霸。


      谷歌。


      谷歌1998年成立,作為最早一批的互聯網搜索引擎公司之一,通過率先推出的廣告商業模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很快成為這個行業的領先者。隨著搜索引擎逐漸成為互聯網的信息入口,谷歌的廣告收入不斷壯大,一步步取代了傳統的媒介形式,成為互聯網時代最早的行業領導者。


      2000年以后,谷歌對創新保持了高度的關注,先后推出了谷歌地圖、安卓操作系統等一系列偉大的產品,并且在機器人、無人駕駛汽車、可穿戴眼鏡設備等IT前沿領域繼續探索。


      谷歌的成功,同樣是創新的成功,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技術創新者之一。


      facebook。


      facebook2004年成立,是21世紀最新一家崛起的IT互聯網巨頭。facebook是美國最早一批的社交網站之一,通過持續的體驗改進,很快受到了年輕人的歡迎,2006年后從校園市場向全社會網絡發展,2008年超越myspace,自此一直引領著西方的社交網絡市場。


      facebook的成功,是持續微創新的成功,不斷改進的產品體驗,讓facebook超越了一個又一個的行業領先者,發展成為新一代的互聯網巨頭。


      在互聯網時代,不再是只有美國的創新者獨領風騷,中國的創業者也開始加入進來,躋身于全球頂尖企業的行列。


      騰訊。


      騰訊1998年成立,最早是ICQ即時通訊產品的跟風者,通過產品的改進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成為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交網絡平臺。2003年后,騰訊進入迅速成長的網絡游戲市場,并且依靠社交平臺的流量優勢和優質產品體驗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網絡娛樂公司。


      2011年騰訊推出微信產品,及時向移動通訊平臺轉型,再次獲得巨大成功,成為世界上用戶量最大的移動社交平臺。


      騰訊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發展及時轉型的成功。


      阿里巴巴。


      阿里巴巴公司1999年成立,最早是一家面向中國外貿行業的信息服務公司,2003年推出淘寶交易市場,與ebay易趣展開競爭。淘寶通過創新的支付寶擔保交易技術解決了電商行業的信任問題,通過免費的C2C交易商業模式迅速聚攏了市場人氣,只花了三年時間就將ebay驅逐出了中國市場,成為這個行業新的領導者。


      2010年后,阿里巴巴推出天貓商城、阿里云服務、菜鳥網絡、余額寶、眾安在線保險等新業務,在互聯網商業、物流、金融等領域持續擴張,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互聯網巨頭之一。阿里巴巴的成功,第一是創新商業模式的成功,第二是適應市場不斷向新的藍海發展的成功。


      以上25家全球頂尖企業,他們有哪些共同的成功因素?


      a,立足于全球規模最大的市場,立足于一個新興的持續高速增長的藍海市場,在行業發展的早期格局未定之時進入。


      b,要么是行業最早的創新領導者,從推出的第一個產品之時開始就一直引領著行業發展的步伐。


      c,要么是最早一批進入的行業競爭者,通過微創新改進產品體驗,通過優秀的管理不斷進步,實現在一大堆的競爭者中突圍而出。


      d,要么是新興發展中地區的追趕者,通過低勞動力成本優勢,在低端市場上不斷擴張,以差異化策略與行業龍頭競爭,然后在市場環境發生突變時實現彎道超車。


      e,將IT技術引入傳統行業,提升運營效率,降低成本,是傳統行業新興巨頭獲得巨大發展的重要動力。


      f,質量只是企業獲得成功的基本要求,但并不能保證企業超越競爭對手,因為你的任何一個優秀的競爭者都把質量看的很重要,對于消費者來說,前三名的產品質量沒有區別。


      g,創新的產品,優秀管理之下持續的微創新體驗,創新的商業模式,是企業從優秀走向卓越的關鍵原因。


      h,規模帶來的成本優勢,是企業在一個快速成長的市場中持續保持領先的重要競爭力,因此收購擴張就不可或缺。


      i,基業長青的企業,總是那些能夠不斷適應市場變化,具有敏銳觸覺及時轉型的企業。


      j,價格策略獲得成功的前提是通過技術或商業模式創新帶來的成本降低,而不是自殺式的營銷擴張。


      ……


      最后一點,不是總結,只是預言:


      19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于歐洲市場和傳統行業,20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于美國市場和IT行業,21世紀的創業機會集中于中國市場和互聯網新興行業。


      為什么?


      因為中國擁有13億人口,快速穩定增長的發展空間,這是一個巨大的藍海。在這個市場中成長起來的優秀企業將獲得相對于西方企業更低的勞動力成本優勢,他們擁有著無敵的競爭力。


      在可預見的十年內,中國將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市場。在新興的IT互聯網行業,中國也已經成為和美國并肩的全球創新中心,孕育頂尖企業的沃土已經具備,就看各位的造化了。


    沙龍vol.8-報名.png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