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出地球、奔向火星"是中信卡中心開展的系列人才培養創新活動,如此外星范兒的命題,乍一聽似乎與企業培訓沒有多大關系,但這正是中信卡中心企業人才培養及業務轉型的非凡之處。中信卡中心一直在嘗試構建金融互聯網,而這次的人才培養創新實踐活動則是一次成功的實踐,從微信選拔"火星人"到籌建火星社區,互聯網思維的迸發不只是在培養新時代的人才,更在優化組織職能、加速人才發展、推動業務轉型方面潤物細無聲地進行著。
星火在學習部門率先點燃
2013年4月,中信銀行總行行長提出了一個理念;再構一個網上銀行。之后,從總行到信用卡中心,一直在嘗試邁出金融互聯網的第一步。
2013年,原總裁陳勁去美國進行考察,回來之后發動了第一場微信大討論。火星社區思維的第一次迸發,成為了卡中心整個戰略轉型的標志點。
奠定了互聯網思維的方向之后,卡中心開始建立火星社區。第一個公眾微信賬號"we世紀"誕生,為火星人的選拔提供了平臺。
火星人的選拔過程中,管理者感受到了從底層迸發出的改革愿望。很多傳統企業在戰略變革時,并沒讓培訓與發展中心這種學習部門牽頭,所以無法捕捉學員的真實感受。以前,我們對學習部門定位得過低,后來才發現,學習部門最善于掌握學習規律。
火星輻射圈運營的八字秘訣
對于中信卡中心來說,火星輻射圈應該是向互聯網思維轉型具有代表性的實踐。其中,采取了四個措施來促進項目的成功。第一是經營體驗,營造環境,調動員工上火星的熱情;第二是搭建平臺,建立鏈接;第三是饑餓營銷,以前,大多數的培訓機會是直接提供的,所以員工不一定珍惜,但現在,員工要付出努力才能搶到;第四是讓培訓工作者堅定抓手和陣地,建立卡中心的天羅地網,讓員工可以隨時隨地地學習。在整個實踐過程中,卡中心也是一邊摸索一邊學習,其中最需要落實的應該是這八個字:聯結、學習、信任、改變。
聯結:
用聯結解決了通訊問題,學習是最好的粘合劑。在卡中心,學習比做任何事都要容易,它能讓卡中心各個部門的人坐下來,圍繞話題展開討論,分清部門在工作中的責任,從而獲取到更多學習的機會。
學習:
學習是一個思想統一的過程,能潛移默化地讓分散的隊伍走向聯合。雖然無法馬上產生改變,傳導轉化的過程是必不可少的。
信任:
互聯網強調的是實時反映,需要跨界思維。我們逐漸發現,建立社區型的管理能促進實時與客戶間的信任,通過微信、微博,讓人們形成一個社區團體,讓許多新思維和戰略通過碎片化的形式,傳播到卡中心的各個角落,產生人與人之間忠誠度和信任感。
改變:
線上和線下循環過程的出現便是改變,通過手機QQ和微信群,形成自我的圈子。武漢某分中心的負責人組織了一場線下見面會,讓自己微信群里不同年齡、職業的客戶聚在一起,因興趣產生討論,完成了做50份湯圓并成功出售的活動。
互聯網學習運營的三個思維
在中信卡中心培訓管理人員看來,學習是一個社會化主動建構過程,必須要轉變觀念,找到讓學習發生變化的關鍵點。而關注用戶的體驗,把學習看成一個系統,視學習為手段而非目的正是其中的三個重要的關鍵點。隨著互聯網思維在整個培訓發展過程中的深入,培訓管理思維也發生了一定的轉變。
用戶思維:在培訓管理過程中注重員工的參與感。通過互聯網工具發動員工討論與創新。去年,卡中心發起了100多個火星項目,這些項目曾由業務部門主導,現在居然星火燎原。其中有一個項目是火星1號信用卡發展計劃,三個團隊展開競標,限定兩個團隊留下,讓三個團隊的人在不同的部門拉攏各自需要的成員入隊,不僅提高了產品開發率,也促進了跨界聯合思維的形成。
敏捷思維:利用新媒體提高管理效率,公司郵件使用率在減少,微信、微博的使用率越來越高。管理方式也越來越直接,以前,從通知的下發到宣導,幾乎要一天時間,而現在,利用微信平臺便能快速完成。
平臺思維:以前卡中心的培訓運營思維是以我為主,現在更多地強調利用社會公共平臺的力量去完成任務。這種向外聯合的方式充分體現出了互聯網的平臺思維。
創新培訓實踐案例
師匯-共籌共創:2013年教師節開展了名師匯-共籌共創的活動,讓培訓工作者和業內同行通過開放式的平臺進行交流,從中感受卡中心內部的工作流程。
創建統一思想學習班:開展了星-未來項目,創辦互聯網金融思維的統一思想學習班,讓各地分中心負責人與當地互聯網公司溝通,選擇對互聯網有認識的學員,并提供培訓機會。
任命同城會舵主:舵主在培訓前,要完成拉粉絲、談商戶、做活動的商業計劃書投名狀;在培訓中,組織跨界交流;培訓后,開展線上線下的活動大比武。
微信求評論活動:在培訓結束之后,員工通過朋友圈,寫上培訓心得,讓老板寫評論并打分。
(本文是移動學習前沿小編根據《培訓雜志》對黃峻的一篇訪談錄改編的,轉載請注明出處:移動學習前沿)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