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行動學習之父”——雷格?瑞文斯先生提出行動學習理念的時候,他也許不會想到虛擬行動學習的概念,隨著互聯網的普及和迅猛發展,行動學習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互聯網+時代是中國最近提出的重要概念,也早已是全球的重要趨勢,虛擬行動學習應運而生。
Christine老師提到自己的工作常年要跨六七個國家,每次可能要跨3個時區。因此虛擬行動學習是Christine老師和全球很多催化師常用的技術。
與傳統的技術相比,互聯網改變了原有的技術方法,但是行動學習至今仍然遵循瑞文斯先生提出的最早的哲學理念,同時促發我們思考:如何在虛擬環境中應用行動學習?
“虛擬行動學習是在虛擬環境中開展的行動學習,不是面對面的,是通過一系列賦能的、互動的、協作性的通信技術來實現的。”
虛擬行動學習有六種應用形式,從技術媒介來區分,有文字、音頻和視頻三種形式。根據虛擬行動學習是否在同步環境中發生,又分為同步和異步兩種形式。
如下圖所示:
該案例來自一家全球化集裝箱運輸公司。
挑戰:
如何讓所有的管理者在全球的工作環境中高效協作,即如何發展全球的管理者。
過程:
該項目分為六個階段,從前期準備階段到最后評估階段。
前期準備與最后評估,都要進行360的測評,重點在全球領導力的勝任能力。
準備階段也要求發起人準備好去帶領面臨問題挑戰的全球管理者們。
中間實施階段,最初安排一次型面對面會議,其后轉型為每六周一次虛擬會議。虛擬會議使用的是同步在線研討會形式,每組六個人和催化師通過此形式進行問題研討。每6周進行虛擬會議,讓催化師在虛擬環境中去催化。
與此同時,他們也有異步技術的跟進,比如小組使用的郵件等形式。另外,該項目也采用了研討會的形式給小組進行信息輸入。
所以在這個項目當中,應用的技術是多種多樣的,使用了同步、異步的,也使用了在線研討會和郵件等等技術。
總結:
該組織的管理者在全球工作的協作性大大增強,同時也開闊了他們的全球化視野,提升其前瞻性戰略領導力!
下圖是該行動學習項目6個階段設計框架:
該案例來自美國一家跨所有國內地區的健身公司,在全美有超過100家部分。
挑戰:
如何幫員工平衡工作與生活,降低員工流失率。
過程:
該項目分為:準備、工作坊、虛擬小組和評估四個階段。
第一步要做的是培訓內部催化師,通過這些催化師可以催化其他形成的小組。
第二步進行了一些包含所有區域成員的工作坊,將行動學習輸入給該區域的管理者們,幫助他們分析面臨的業務挑戰。
第三步形成了行動學習小組,通過用虛擬的形式來開會,每六周組織一次會議。
最后,進行進一步的評估整個項目是否成功。
結果:
該公司的招聘成功率以及核心員工的保留率都得到改善,尤其是員工的保留率大為改善。讓人欣喜地是:目前,行動學習以小組自我催化的形式來運作,在組織內得到更廣泛的、持續深入的應用。
下圖是該行動學習項目組4階段的設計構架:
挑戰:
最后一個案例來自一家組織,他們要支持自己組織內部員工的職業發展和促進組織發展,所以參與人員都是人力資源的專家。
過程:
四個階段
該組織是一家非常大型的組織,他們想構建實踐社群。所以在這個特定的案例當中,首先是面對面一起構建實踐社群的規則。其次每三個人構建建立一個伙伴系統。最后,用異步的虛擬行動學習的應用。
通過這些方式,參與者可以在實踐當中隨時隨地的反思自己的難題。進行虛擬行動學習會議,每個人輪流當小組的催化師,每個小組有6名成員,這樣就形成了兩個伙伴。每六個月,整個大的實踐社區會見一次面。
結果:
這種持續的VAL方式,不僅促進了員工職業發展意識與能力,也使他們形成了良好的互助支持和人際網絡。
下圖是該行動學習項目組4階段的設計構架:
挑戰
虛擬行動學習當中,會遇到的幾個挑戰:
第一,工作環境的限制。
第二,傾聽技巧的限制。
第三,文化習俗的限制。
第四,技術的可用性和可靠性。
……
雖然會面臨很多挑戰,但我們要始終秉持瑞文斯先生的理念:“學習的速度至少要等于或者大于變化的速度”。
在互聯網迅速壯大的時代,網絡環境、網絡結構會越來越好,虛擬行動學習在更多技術手段的支持下一定會越來越成熟壯大!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