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森林老師從事移動學習的研究有七年之久,早在2008年與東北師大合作做了《大學生英語移動學習研究》,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不久前,由移動學習資訊網(筆者創建的網站)開發的移動學習平臺----“掌上學堂”正式部署到為常州某院校,開始在學生中推廣使用。以下是他在項目實施中的部分心得體會。
一、 智能手機給院校帶來的困擾
學校王老師熱情接待了我們,她向我們介紹了學校4000多名學生中,絕大多數有智能手機,而且而且檔次并不比老師的低,蘋果系統的手機約占1/3,三星Android手機約占1./3,剩余的1/3是各種品牌的Android手機。
智能手機的普及,給學校的管理帶來了巨大的困擾,因為學生隨便上網游戲、聊天等行為,導致學校對學生關閉了無線網絡,學生只能在家中或宿舍上網。學校也很想在手機平臺上實施移動學習,但是最大的擔心是一旦放開手機的使用,則無法控制學生行為。
二、 學生對移動學習的態度
移動時代的到來,是任何人無法阻擋的。學校也認識到了這個趨勢,尤其是當前高校教學科研,要產生新的課程和研究成果,繞開移動互聯網談教育改革是不可能的,因此找到我們為他們開發一款移動學習平臺。
“掌上學堂”移動學習平臺最先提供的是英語課程,提供了包括單詞查詢、單詞速記、會話學習、課文學習、語法練習、綜合考試、通知公告、離線下載等功能,基本上覆蓋了英語課程教學中各個知識模塊。
在開發過程中,我們特意與電子課本、PC版學習軟件拉開距離,移動學習不是移動化了的PC版學習,而是能夠充分發揮移動學習無處不在的優勢的特點,比如單詞、句子的學習,不需要用戶點擊,就可以自動反復循環播放,這樣有利于學生放在口袋里學習。對手機配置不夠或個別沒有智能手機的學生,還提供了單詞和會話的LRC歌詞版,使之使用MP3播放器也能夠實現移動學習。
學生對手機學習的接受度相當高,他們已經習慣了手機各類APP,對安裝一個學習用的手機軟件,充滿了好奇。在部署軟件的過程中,由于各種設備的驅動程序的不同,Android版從PC的安裝要費力的多,但這并不妨礙學生急于安裝和使用。對學生來說,手機能夠用來學習,是給手機增加了一個功能,尤其是對應付考試來說,又多了一個利器。
三、 移動互聯時代須重新思索學習
我們需要重新思索一下,90后這一代由伴隨著手機長大的孩子,手機甚至比他們的電腦更為重要,我們無論如何也無法阻止他們使用,盡管學校可以采用強制手段、使學生在課堂上不能使用手機,但是我們在“堵”的時候,卻沒有想到“疏”。
手機既然可以用來聊天和游戲,也可以用來方便學習。只要人類還存在,學習就自然存在。在90后的學生眼里,手機作為更貼身和隨時使用的設備,顯然比不便攜帶、不能隨時可用的PC更具有親和力。
筆者認為手機作為一種“輕學習”,在某些領域很快就會超越PC學習。移動學習可以結合紙質媒體,產生更為人性化、個性化、更高效的學習體驗。在移動互聯時代,我們需要認識思考移動互聯時代下的學習行為,移動學習能給90后帶來什么樣的學習體驗,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
“掌上學堂”在常州高校的應用,是一個很好的起點。這對打破長期以來高校呆板的“傳統”教學模式,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我們引入流行的“大數據”概念,在服務器后臺開發了“學習行為監測”功能,學生端的學習行為會記錄在服務器后臺,如在什么時間、學習什么內容、什么時候進入、什么時候退出、進度和成績如何,這些都將一一記錄在案,成為國內研究學生移動學習行為和規律的有力數據。
我們會在投入使用后,陸續公布研究成果,相信會有很多有參考意義的“干貨”。我們也歡迎與更多的高校、中小學等合作,在高等院校、高職中職院校推廣移動學習,讓移動學習走入學校,從此改變學生的學習模式!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