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這篇文章摘自于美國elearning協會發布的移動終端研究報告《SURVEY: MAKING MLEARNING USABLE:HOW WE USE MOBILE DEVICES》,報告對普通手機、智能手機、大平板電腦和小平板電腦的用戶使用情況及工程力學進行了研究,研究結果對于移動學習平臺的設計者和開發者有很大啟發,可以說技術控必讀,分享給大家。
坐著使用平板,動著使用手機
一般情況下,小型設備人們會放在手上操作,并且多為站著或走著使用,大型設備人們會放在可以支撐的地方,并且多為坐著使用。而且,隨著設備尺寸的增加,放置在有支撐的地方比握在手上更為主流;設備越大,越是經常坐著或躺著使用它。了解跨平臺的使用行為后我們發現,使用多個設備的用戶更傾向于行走時使用手機,在沙發上使用平板,在桌上使用電腦。隨著設備大小的增加,用戶會在更平穩基礎上使用他們。(見圖1、圖2)
圖1:不同設備的使用偏好
圖2:不同設備的使用場合
關注可讀性和角分辨率
沒有一個字體大小可以用來確保內容在移動設備上都是易讀的,因為角分辨率的存在,這意味著字體的大小是相對的,它取決于人眼看到的距離。(角分辨率是指成像系統或系統的一個部件的分辨能力。即成像系統或系統元件能有差別地區分開兩相鄰物體最小間距的能力。)如圖3所示,在桌上的平板電腦比手機拿在手里看起來距離更遠,所以圖標和文本的大小也會不同。
圖3:圖解角分辨率
Steven Hoober 和Eric Berkman’s的手機界面設計研究中提出了不同尺寸設備文本文件的最小尺寸可供參考,見圖4:
圖4:不同設備類型的最小尺寸
當然,可讀性不僅僅指文本字號的大小。對比也是一個關鍵維度。國際標準組織推薦在文本和背景間至少是3:1的亮度。
觸屏的偏好
關于手持設備研究的關鍵是確保更好的觸摸交互。在Steven Hoober’s的一篇名叫《 UX matters》的文章指出,為手指和拇指而設計觸摸,它回顧了19份獨立的研究成果,包括捕獲超過1億觸摸的一項研究,表明人們更喜歡觸摸手機屏幕的中心,當他們這樣做時,可以增加準確性。
有4個方面保證用戶了解網絡學習項目中的接觸目的,然后可以繞開麻煩,做出選擇:
可見目標:文本可讀嗎?他們實際實行的任何交流行為是可行的嗎?
手指觸屏:他們模糊了重要信息嗎?無論用戶是否點擊,他們能覆蓋所有的按鈕嗎?
接觸目標大小:至少6毫米,最好是8毫米或者更大。
干擾:確保每個項目之間有足夠的空間。
圖5列出了人們觸摸屏幕的典型精度水平。注意這些灰色的格子不是網格,而是你應該放每個設計元素的具體位置,但是指示線只是指向每個區域所需的空間。
圖5:在屏幕上觸摸精度不同的位置
對移動學習設計和開發的啟示
對移動學習的設計師和開發人員而言,根據目標可以在特定的使用情景設計你想要的工具。找出用戶可利用的設備,或者更喜歡使用的設備,處在怎樣的環境。試圖解決工具和技術的限制去構建人們怎樣以及在哪里使用這些設備。如果你局限于一個設備,如你的組織僅僅關心ipad的使用問題,除非你認真考慮了預期行為,否則不要試圖讓人們在行走時使用大平板電腦,除非他們的工作需要這么做,在這種情況下確保接觸點更大,這樣才能在移動的時候使用到。
最后,分享一點啟發:
人們更喜歡在設備的中心閱讀和觸摸,把關鍵內容和交互放在中心。
如果內容太多需要滾動,必須要留下足夠的空間確保人們可以讀到最后。
檢查顏色和對比度,確保文本和其他元素是否可讀。使用至少3:1的對比度,最好是10:1。
確保接觸目標至少6毫米,最好8毫米。越大越好,不要忘記可選擇的區域可以比可見的目標更大,在鏈接和按鈕周圍使用空白填充。
區域設計中目標與中心的標題欄相距11毫米,與底部相距12毫米,與底部標簽欄相距9毫米,人們更喜歡在中心觸摸和閱讀,所以你可以把欄目盡量放與中心相距7毫米位置。
注:本文屬于美國elearning協會移動終端研究報告《SURVEY: MAKING MLEARNING USABLE:HOW WE USE MOBILE DEVICES》的第二部分,查看第一部分請點擊文章《美elearning協會發布首份平板電腦研究報告》,系列文章請持續關注《移動學習前沿網》。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