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教育創業公司都希望獲得風險投資機構的青睞,什么樣的公司更容易獲得風投的青睞?5月22日,由中國經濟網主辦的"2014中國教育高峰論壇"在京舉行,此次論壇主題為"在線教育中國之道"。真格基金投資經理顧旻曼在圓桌會議上從投資人的角度對在線教育面臨的困境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并為創業者提供了建議。
對于泡沫這個問題怎么看?"我覺得風頭投獻身了,大家可以做烈士,你可以把錢投進去,讓大家在里面做嘗試,哪怕大潮退去無數人死在沙灘上了,但是最后留下來肯定是真正跑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泡沫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你應該怎么樣在泡沫當中讓自己成為留下來的人,而這個泡沫正好是讓你嘗錯的過程。"顧旻曼說。
以下內容由中國經濟網教育頻道整理:
在線教育面臨困境:解決了公平而不是效率
我以投資人的角度,對于大家來說并沒有那么關鍵,過去幾年如果講在線教育,投資事件可以追溯到2005年,互聯網教育還是教育互聯網,在這個領域里面慢慢成為投資人非常關注的一個方向,如果從這樣一個角度來看,對我們也是有非常多的困惑的。其實更多的投資人是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理解教育的,為什么中國風投的行業更多的精力是花在TNT的領域,而且真正出身教育的機構比較少,所以怎么樣以我們的背景更好的理解教育的事情,這對我們來說都是一個困難。
從一個互聯網的角度來講,我看到的一個最大的困惑,我們用互聯網的方式做教育,或者把教育的內容搬到網絡上去,是解決了公平的問題,還是解決了效率的問題?為什么提這兩個詞呢?因為互聯網很多的產品都在解決這兩個問題,或者是兩個都解決了,或者是解決了其中的一個。比如說互聯網金融也是很熱的詞匯,我現在用余額寶、支付寶、理財這些東西,對我的理財來講,既增加了公平性,又增加了效益,我原來可能不知道哪家銀行賣超過5%的理財產品,我知道了也不知道能不能排隊買上這樣的產品,但是現在這樣一些工具的出現,讓這個信息可以覆蓋到所有的用互聯網的人,又免去了銀行排隊,受大堂經理白眼這樣的困境。這樣的方式解決了現實當中面臨的問題,既提高了公平性又解決了效率性。
回到互聯網教育的問題上,我發現更多的產品做的是解決了公平性,而不是效率性。在座的很多朋友都是做線下教育出身的,我們不可避免了解到的現實最頂尖的老師還是在線下,如果你有一個上高三的小朋友,他的目標就是要提多少分,你就是希望他得到最好的教育,而不是你希望得到次好的教育而花少一點的錢,我相信這是絕大多數中國家長的心態。但是現在我們互聯網教育的產品,更多是把它搬到線上去,以比較廉價的價格,但是以損耗的效果來教給我們的用戶。這就是比以前更公平了,本來我可能沒有這樣的預算,只能接觸比較差的老師,但是我現在有機會接觸到更好的公開課,以及世界名校的課程,但是在教育效果上,我覺得沒有完完全全接受線上的教育能比在線下的教育更好,如果解決這個問題的話,我覺得還是一個很大的困境。因為教育這件事兒最后是要看效果的,而不是成本跟利益驅動。這是我第一個困惑。
第二個困惑稍微偏離一點點,是教育情懷的問題。這話怎么說呢?我舉一個例子,我有一個侄子今年上小學一年級,他說他班級里其他的小朋友表現都很好,但是有一個小朋友每次考試只考30分,為什么呢?后來了解了一下情況,他的父母都是80后,老師現在布置課后作業的消息,包括你要注意什么要點,都是用微信群、QQ群來操作,但是那個小朋友他是由奶奶帶大的,奶奶完全不會用這些東西,這就引發了我對公平性最大的困惑。在現在這個時代,數碼能力比較強的人,有可能以更低的成本、更好的方式獲得非常好的教育,但是對于那些數碼能力沒有那么強的人,我們做在線教育是不是在變相歧視他,就是我侄子班里的小朋友一樣,大家都用傳統的紙和筆留下記錄,這個孩子可能不會考30分,但是現在他是這樣的成績,這是我另外一個困惑。
當我們講在線教育,不是說培訓、提分的時候,我們如果講到大的教育,在座做教育的從業者更多是一種情懷,是有理想的人選擇了教育這個行業,我們在新的時代里面怎么面對這樣的一個問題?這是我的第二個困惑。
更青睞具有互聯網和教育雙重背景的人
這個分享只能是代表我個人,而不是代表我們基金的態度。首先,我們要看這個團隊,因為真格是按照做早期基金的模式,你跟我講收入模式可能是有點早,我們也不是很期待你必須立刻有現金流的回報,才能得到投資,所以我們更看重團隊的背景。我們是想要看到一個什么樣的團隊呢?我個人來講,覺得互聯網教育或者在線教育領域里面,互聯網人和教育人都不可或缺,如果你是傳統教育出身的一個創業者,或者是你單純是從互聯網角度做切入的人,我們都覺得有一定的缺憾,因為這個行業很特殊,你必須要對教育的本質有深刻的理解,當然你很聰明的話你也可以慢慢習得,當然這里面要摔很多的跟頭,我們希望有默契的、同時可以兼顧互聯網的團隊來到我們跟前。
另外,對于我個人來講,我很期待這個團隊的主要負責人是非常開放、非常擁抱互聯網的心態。因為我在真格不僅在在線教育,還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有些傳統行業出身的人對互聯網抱有兩種極端的態度,一種是唯互聯網化,以為互聯網思維可以解決一切問題。另外一種就是非常歧視,他覺得你就是一個導購的平臺,我覺得哪一種都不是特別的可取,因為畢竟一個教育的從業者你要轉型做一件事情,你的心態還要非常非常的開放,你要有非常強的學習能力和接受的意愿,這一點非常重要。
具體到領域,坦誠地講我們這邊也沒有探索出來到底哪一個領域更有效果,因為畢竟在線教育剛剛起步。以我們的經驗來看,我覺得像K12,我們投資了一起作業,他們做得非常好,發展也很快,我們投資了51TOP,這是在成人職業教育里面做得比較扎實的一家公司,我個人覺得這兩方向都可以有所作為,所以我覺得在領域上面我們沒有特別的傾向性,關鍵是團隊足夠好,你要足夠地了解教育,同時要足夠地擁抱互聯網。
在線教育資本投資還不夠熱
我覺得不是過熱,我覺得還不夠熱,這是我的一個觀點。舉一個對比的例子,因為我們發現很多公司大家都聽說過的公司,它的估值已經過億美金了,我們看在線教育這個領域里面,極少數的公司才能過億美金,從這個角度資金還沒有真的熱起來,這是我的一個觀點。
對于泡沫這個問題怎么看?我覺得風投獻身了,大家可以做烈士,你可以把錢投進去,讓大家在里面做嘗試,哪怕大潮退去無數人死在沙灘上了,但是最后留下來肯定是真正跑出來的。從這個角度來說,泡沫不是一個問題,而是你應該怎么樣在泡沫當中讓自己成為留下來的人,而這個泡沫正好是讓你嘗錯的過程。
最后一點,很多創業者,尤其是現在想要做在線教育,一旦扯上"在線"這個詞你就發現在燒錢,你就希望有投資人的支持。反過來講,可能我在這里也不能夠代表我們基金的姿態,但是我覺得大家創業做一件事兒,首先是想把這件事情做成,第二你相信這個事兒有真正的價值,不管是用戶端的價值還是其他端的價值,你不能期待資本來認可你,因為資本很多時候是在追逐概念,或者他自己并不理解怎么樣解決這件事情,如果他明白,知道是一個非常大的機會他不應該投你,他應該自己跳進去做。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資本對于互聯網在線教育怎么看對咱們來說真的不重要。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