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員工培訓與培養是當前絕大多數企業都一直關注的熱點話題,目前在國內外人力資源開發體系內,對于新員工培訓的專項研究較少,基于新員工培養全周期、全過程的更是少之又少。
關注三個階段的蛻變
管理心理學家弗里德曼的社會化三階段模型認為,新員工從"局外人"成為企業的"內部人"需要經歷三個階段:預期的社會化階段;磨合階段;調整和變化階段。新員工在他們能全效工作之前,必須先熟悉一些基本知識,循序漸進。
新員工培養的冰山模型
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麥克米蘭提出"冰山模型"理論,將人員的個體素質的不同表現形式劃分為表面的"冰山以上的知識、技能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素質潛能部分",分別影響學習個體的外在技能和內在驅動,新員工培養也是一樣,除需要教會他們掌握工作技能,同時需要他們掌握如何在企業里思考,如何持續保持工作熱情。
一個不間斷的連續過程
在新員工培養需要系統性和持續性方面,美國的倫納德R賽利斯和喬治.斯特勞斯在合著的《人力資源管理》一書中也論及了持續培訓問題,他認為:管理者應把培訓當作是一個不間斷的、連續的過程,而不是一種短期行為。國內學者姚平在《構建基于勝任力模型的新員工培訓體系》中,從勝任力角度出發建立了勝任力-全腦模型,認為員工培訓要與企業發展階段相匹配并且不斷的適時調整,保持系統化,合理制定培訓周期和培訓方式以及加強培訓效果監控,是整個新員工培養過程中必須考慮的重點。
新員工培養整體思路
基于新員工成長規律,結合成人學習特點、冰山理論,可以將新員工培養細分為"預熱"、"熔化"、"鑄模"、"淬火"、"回爐"五個階段,以新員工勝任素質模型為基礎,構建新員工培養知識地圖,細化各類新員工培養路徑,采用針對性的培訓方式和培養內容,實施新員工培養的全過程管理,達到規范化、批量化、快速化培養新員工的目標(如圖-1所示)。
構建新員工素質模型
根據成人學習理論及新員工特點,可以將新員工分為新入職、入職1年、入職2年三類,并據此通過BEI行為事件訪談、工作分析、AHP層次分析法等,構建生產、營銷、綜合三個線條的新員工"1+3"素質模型。(即:定崗前(模型1)+定崗后(模型3:A/B/C),其中定崗前指新入職與入職1年新員工、定崗后指入職2年的新員工。
新員工能力素質測評實施
在設計新員工素質模型之后,針對各個階段新員工的特點,分別設計針對性的測評工具,以滿足人力資源部門、用人單位、公司層面的具體需求,如表2所示,通過測評工具、測評方式、使用組織的均衡匹配,確保新員工成長的全過程都有針對性的策略性建議及計劃。
新員工培養路徑構建
依據新員工素質模型和公司培訓規范,引入"學習路徑"理論、方法和工具,對新員工培訓課程體系進行體系化的規劃,形成不同類別的新員工的培養路徑,全面構建基于素質模型-人才測評-新員工知識地圖-學習路徑-培訓計劃-培訓管控等完整的新員工培訓與評價一體化、全過程培養路徑,培養路徑包含了新員工"預熱"、"熔化"、"鑄模"、"淬火"、"回爐"中每個階段的能力素質、培訓方式和培訓學時、培訓類別等關鍵維度的具體要求和實現方式。
制定階段培養方案
在確定每階段需要培養的能力素質、知識技能的基礎上,制定"預熱"、"熔化"、"鑄模"、"淬火"、"回爐"等五階段具體的培養方案及階段培訓計劃,達到以點帶線,全面覆蓋的目的,如表3所示,每階段將會從培訓層次,內容、師資、方式等入手,如采用公司、省公司、公司培訓中心、用人單位四層培養。共性知識、專業知識、技能、素質等內容互動等,以確保培訓效果。
建立全過程的管控培訓體系
建立新員工個人全培訓周期檔案、新員工培養管控制度、流程、關鍵節點、里程碑以及新員工培養評價管理手冊,全面、科學、系統的對新員工培訓與培養進行管控,確保新員工培養有體系,有制度,適用、管用,同時也有利于指導下屬單位開展新員工培訓與培養工作。
總之,新員工培訓與評價是是新員工進入企業,轉變角色的第一道門檻,人力資源管理部門必須予以高度重視,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式進行相應培訓與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提高人力資源部門新員工成才效率、用人單位才能人盡其崗,新員工才會快速成長。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