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時代,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設備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電子設備開始走入人們的生活。在培訓界,越來越多的培訓工作者開始癡迷于把最新的移動學習技術引入培訓領域,基于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移動學習app開始走入人們的視線。這似乎給大家造成一種假象,電腦和電視設備在企業培訓中的應用是不是已經被智能手機等移動設備所取代?會不會一去不復返?筆者并不贊同這種觀點,未來,更成熟的企業培訓絕對不會簡單粗暴地呈現一種除舊革新的態勢,而更多地反映出前所未有的百花齊放盛景。企業應該根據不同的時間和場景選擇與不同的設備互動,跨屏幕的融合才是最終的方向。
跨屏互補,移動學習的新境界!
根據Google發布的一項關于多屏幕市場用戶習慣的研究顯示,工作以外的時間,平均每人在屏幕前的各種交互行為為4.4小時,而人們平均每次使用手機的時長約為17分鐘、平板電腦30分鐘、電腦39分鐘、電視43分鐘。顯然,在提供內容服務上,智能手機、平板電腦和電視這四大設備都各自扮演者很重要的角色。 Google研究同時發現,當這四種設備被綜合起來使用的時候,它們將會變得更加強大。而且,雖然用戶花在智能手機上的時間是最短的,但大多數在線任務都是從智能手機開始的,然后會接著在其他設備上來完成。因此,如何以基于手機等移動設備的移動學習設計為切入口,利用人們在不同設備上的投入時長設計更加多樣立體的學習體驗,值得企業培訓工作者思考。
跨屏互補,移動學習的新境界!
Google的研究對企業培訓的啟示是:企業培訓的所有內容并不需要專門為智能手機定制,但應該在最開始的培訓起點上給移動學習一個入口,接下來則是考慮如何讓培訓在不同設備,不同場景之間的無縫銜接。2013年,移動學習作為一匹時髦黑馬闖入企業培訓領域,它以正當其時、正合所需、正合我用的隨時隨地學習為特點受到了多數企業的歡迎。而筆者認為,在碎片化時間里滿足人們隨時隨地學習只能說是移動學習的第一層境界,而更高一層境界是能夠讓學習者在工作場所-路上-休息場所這三點一線的時空范圍內根據現有的多媒體設計資源隨需學習、隨意切換。因此,根據學習者在不同終端上的停留時間設計泛在式的學習任務是未來移動學習的新方向。
正如未來的企業培訓,線上培訓取代不了傳統培訓一樣。手機屏幕也取代不了傳統的電腦和電視屏,而應該是多個屏幕的共存互動,以適應不同的學習場景。例如手機和屏幕相對較小,移動性非常好,企業可以設置更多的內容精簡、形式活潑的多媒體課件學習,電腦屏幕較大,可以用來完成大量操作性任務,如,參與調研、編輯工作計劃、撰寫學習筆記等,而電視機屏幕更大,較適合于小組學習,團隊研討等。
跨屏互補,移動學習的新境界!
以企業培訓領域較為知名的移動學習APP--問鼎云學習為例,雖然它的設計初衷是定位為一款適合企業員工隨時隨地學習的助手級工具,但正如前文所言,學習者注意力投入手機屏幕的時間往往比平板、電腦和電視等其他設備短,而且因為是小屏幕設計,所以只適合與少文字、短時間的多媒體內容,并不能滿足學習者在不同場景和任務下的學習需求。
而多屏幕的接入與自由切換恰恰解決了這一難題。據了解,截止目前,問鼎云學習在進行跨屏幕學習方面主要為學習者提供一種補償式體驗,即手機,平板、電腦、電視多個設備界面風格保持一致,但在功能和用戶體驗上不同平臺各有側重。如在同一應用中,不同的屏幕顯示不同的內容。不久這款移動學習APP有望實現在電視機上播放動漫視頻、ppt課件,手機同步扮演著超人遙控器,控制播放,同步做筆記、語音互動的多場景互動功能。
總之,在一個完善的泛在式移動學習方案設計中,不僅需要有豐富的E-Learning和M-Learning方面的開發經驗,還應當關注情境、一致性和同步問題。根據使用的情境選擇合適設備遞送合適的內容,還需要考慮包括情境、使用媒體的時間段、需要完成的目標、學員所處的地理位置,以及態度和精神狀態等因素。因此,未來的移動學習設計,我們需要理解學習者和其進行學習的情境,營造最透明的學習者體驗,用戶不需要思考如何使用設備,如何應對環境和情境的變化等,創造更卓越的學習體驗。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