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跨界融合之風席卷全球以來,各行各業的界限都已不再那么明顯。如今IT、互聯網等高科技行業,正在不斷滲透傳統行業并實現后者的顛覆變革。在此種變革趨勢下,傳統教育不再孤軍奮戰,在線教育異軍突起,成為改善教育現狀的一股新生力量。
2013年在線教育市場可謂遍地開花,但大多創業企業的重點僅僅在陣地轉移層面,即將面授學習搬遷為遠程學習。雖說這樣的變革已經是一項浩大工程,但若要實現真正的顛覆,還需進一步解決傳統教育一直以來懸而未決的難題--因材施教。
現狀:多聚焦學習陣地搬遷
上周末,筆者有幸聆聽了 "未來三十年--海歸使命論壇"上李彥宏、徐小平、湯敏、王強、伏彩瑞等行業精英的對話。會上,很多嘉賓談到了對未來教育的看法。徐小平形容2013年的景象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借著在線教育的春風,無數創業公司如雨后春筍般不斷涌現。
據有關數據統計,僅僅在今年前8個月,國內就有23家在線教育企業獲得幾十萬到幾千萬不等的融資,比如猿題庫獲700萬美元融資,滬江網獲2000萬美元融資等。現如今,百度、阿里、騰訊三巨頭,都已進軍在線教育。而各家的重點也都集中在遠程教育上,以期能取代面授模式,解決用戶"隨時隨地學習任何內容"的便利需求。
遠程教育的確是未來教育的一大重點,但放眼未來的漫漫教育長路,這些還遠遠不夠。如果說遠程教育是未來在線教育的中極目標,那么因材施教就是終極目標。
據觀察,目前不少在線教育網站或多或少存在內容分類模糊、不區分針對群體、師資力量不明晰等問題。傳統教育呼喊了幾十年的"因材施教",若要實現真正突破,精準個性化的服務必不可少。如此一來,大數據利器便需廣泛引入。
未來:大數據助力因材施教
在此之前,大數據已深入到諸多領域。如淘寶等購物網站,優酷等視頻網站,豆瓣等音樂網站,都已有針對用戶數據的分析系統。這些網站從用戶注冊的那一刻起,就開始搜集有關用戶習慣及喜好的數據,以便日后實現內容及廣告的精準推薦。
而這樣一套強大的數據分析系統,被用于在線教育后,其作用將不可估量。在海歸使命論壇中,由徐小平主持的"教育之路"圓桌上,作為新東方聯合創始人之一的王強就談到了一個使用大數據工具配合運營的教育網站。
在大數據的幫助下,該網站可以智能化地批改小學生作業,指導學生重點選擇哪些習題等等。通過對學生寫作業過程的數據跟蹤,分析出學生的思維習性和思考方式。據他表示,從去年6月份正式成立到現在,其注冊用戶已達到了500萬。
同樣參與此圓桌論壇的伏彩瑞所創立的滬江網,被徐小平認為是新東方最有力挑戰者,從很早就開始重視大數據的運用。據了解,該網站在學員注冊階段,就開始記錄有關用戶學習水平及使用習慣的數據并給予相關"貼身"服務。比如統計用戶的英語水平及學習喜好、在用戶學習過程中給予內容答疑、助教輔導等。而在日后,這些海量數據將能最終回饋用戶,為用戶帶來更優質的個性化服務。
如今,不論行業內外,企業對數據的搜集與分析已經越來越重視。一旦大數據讓在線教育企業嘗到甜頭,普及之勢將會隨之到來。到那時,在線教育將能真正實現對傳統教育的顛覆,而非僅僅是學習方式的變化及學習陣地的轉移。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