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一詞源于1992年美國著名科幻小說家尼奧·斯蒂文森撰寫的科幻小說《雪崩》。在原著中,元宇宙(Metaverse)是由Meta和Verse兩個單詞組成,Meta表示超越,Verse代表宇宙(universe),合起來即為“超越宇宙”的概念:一個平行于現實世界運行的人造空間,是互聯網的下一個階段, 由AR、 VR、3D等技術支持的虛擬現實的網絡世界。
元宇宙無法完全脫離現實世界,它平行于現實世界,與之互通,但又獨立于現實世界,人們可以在其中進行真實的社交和工作。它脫胎于現實世界,又與現實世界相互影響,能達到真假難辨、虛實混同的境界。
很多觀察者認為,元宇宙不止是下一代互聯網,更是未來人類的生活方式。用戶通過元宇宙可以獲得涵蓋游戲、社交、內容、消費以及拓展到更多的結合線上線下的一體化的生產、生活體驗,步入千行百業數字化的全真互聯網時代。
如果元宇宙的趨勢成為現實,將極大地影響整個世界工作、生活方式,當然也包括企業在線培訓。根據筆者對元宇宙的理解,影響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極大改善企業在線培訓體驗,對線下學習的替代性大為增加。持續的疫情無疑是新技術新生活方式的加速器,人們的生活場景從線下更多轉移到線上,這種“被迫”的轉變促進了線上方式對線下方式的替代。學習與培訓的本質是通過符合技術特點媒介與場景,傳遞知識與信息,改變學習者認知的過程。從傳播媒介從紙媒時代、廣播電視到互聯網時代、移動互聯網時代的變遷來看,這些媒介的學習體驗越來越好,對面對面的教室學習場景的替代性越來越強。
相信隨著元宇宙的發展,在線學習也能借助元宇宙的技術與工具,克服企業在線培訓場景失真、交互方式單一、人機與人人互動性差等固有缺陷,能夠更好地模擬與還原真實的知識技能應用場景,創造了更加沉浸地學習體驗。
第二,有效降低企業在線培訓內容開發門檻,從根本上改善學習者認知過程。從知識轉化的SECI模型來看,內容開發與萃取與學習是一個復雜的過程,在實際中能夠有效改善工作效能的個人技能轉化為能夠規模化應用技能,需要通過 “Socialization(社會化:從隱性知識到隱性知識)”、“Externalization(外化:從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Combination(連接化:從顯性知識到顯性知識)”、“Internalization(內化:從顯性知識到隱性知識)”四個過程來完成。
其中知識的外化與連接化的過程更加需要專門的技術,需要不同領域的專家介入,才能將實踐的技能轉化為可以被學習的技能,然后再通過專門的教學領域技術如五星教學模型才能有效傳遞給學習者。這僅僅只是專有技術領域的門檻,更不要說需要投入的人力、設施設備等硬件門檻。
元宇宙的數字孿生工具與技術,將能夠伴隨著工作產生相應地數字化內容,就是說在工作的同時,有一個學習內容生產的平行世界,這將極大地降低內容開發門檻,因為內容生產者不需要專門的技術與人力;與之相應地,學習領域也不需要費心費力地模擬與還原真實場景,因為這個內容本身就是隨著工作產生的,渾然天成,也不需要聯系舊知,激活新知,應用內容等復雜的認知過程,畢竟所見即所得,大大提高認識改善效率。
第三,學習管理真正去中心化,真正實現千人千面的學習。去中心化要求學習都能夠自我搜尋,自我決策選取最有效率的學習路徑與方式。元宇宙通過海量的實證數據與算法為學習者提供最優策略信息以供學習者選擇,幫助學習者決策。
這種決策是基于個人的特征、過往學習數據、相似人員最佳實踐、當前全宇宙最優狀態等信息的綜合考量,這使得管理者介入顯得突兀與多余,從而實現真正地去中心化。另一方面,由于學習方式的選擇性大大增加,真正成為現實的海量的學習內容,學習者的選擇更加自由與靈活多變,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千人千面。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