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老板都希望能夠建立起自己企業內部的培訓體系,只要有了自己的培訓體系,那么我們就可以有效的進行員工管理了,那么我們怎么進行企業內部培訓體系的搭建呢?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下具體的情況吧。
1、培訓體系是什么
企業培訓體系這個話題很大,真的需要針對企業特色來做。不同規模體量的企業,有不同的培訓體系設置。如大而全的有企業大學,中型的有培訓中心,初級的是培訓部門,最小的是隸屬人力資源部下的一個培訓專員。
而企業的培訓板塊發展步驟也是從一個培訓負責人——培訓部門——培訓中心——企業大學。
而這里面大概都包含了以下三個主要內容:師資體系——講師團隊(內部內訓師團隊+外部第三方);課程體系——課程體系;運營體系——培訓開展的各種運作保障
2、師資體系、課程體系
企業的初級培訓階段,還談不上體系,就是收集各部門的培訓需求,整合后篩選第三方公司給與培訓。這是很多小公司的操作模式。因為還沒有自己建設課程和內訓師的資源與能力。
到了發展到培訓部門,逐漸有了積淀,便可以發展自己的課程和老師了。
那么——這時所有的企業都會遇到一個問題,現有課程還是現有師資?這是很多從零開始做培訓體系企業的思考。
一般的規律是先課程,后師資。因為沒有課程,老師就算選出來了講什么?沒有講的機會,選拔內訓師意義何在。但在具體操作上可以按需執行。
筆者曾經分別做過兩家公司的培訓體系從0搭建。
一家的操作時直接選拔內訓師,選拔出來的人員做內訓師TTT培養,邀請第三方為這些培訓師講TTT課程,包含形象管理、授課、課程開發三個內容。在課程開發的培訓中,由外部老師帶領和指導讓這些內訓師自己做出課程(當然這些課程都是輕量級的)。這種操作需要公司有深厚的老員工積淀,這些老員工有能力,有經驗,能夠在學習課程開發的原理和工具后,在外部老師的帶領下做出自己的課程。這種操作適合員工經驗豐富素質較高的公司,這種公司對課程的需求是各業務條線的專業課程積淀,授課對象是各業務條線員工。
另一家是由培訓部門做出課程,然后選拔內訓師來講。這家公司只需要開發幾門標準化很高的課程提供給外部客戶,而且有專業的課程開發團隊,欠缺的是前往各個分公司區域講授課程的講師。
故而在課程和師資的共同建設中,還需要根據企業情況決定。
3、師資體系補充——
師資體系包含內訓師選拔、內訓師培養與晉升通道、內訓師文化建設三個模塊的工作。
4、課程體系補充——
做好架構、根據具體情況填充內容。
如學習地圖建設:
根據公司素質能力模型設計的課程體系,覆蓋了員工的崗位能力需求,晉升能力需求。
按崗位能力分解,做出通用能力、專業能力。據此設計課程,分通用類課程、專業類課程。組合后提供給不同崗位的日常培訓、晉升培訓使用。
(給的這個圖是比較全的,可以先設計架構,慢慢填充課程。如之前說到的內訓師開發的專業課程,便可以納入這樣的體系)
5、運營體系建設——
在具體的培訓操作中固化制度與運作模式。包括培訓部門架構、工作內容分解、運行機制等;還包括很多制度流程。
如培訓項目運作規范:培訓項目怎么開展,前期調研、準備、行政安排;中期授課保障、紀律要求;后期考核反饋、員工行為跟蹤等;還有培訓行政制度。培訓部門和外部培訓資源的合作模式等等。也包括網絡培訓平臺建設,當然最后這一點可以拿出來單獨作為一個部分。
最后的是以前的舊答案,可以在做培訓項目設置的時候參考。個人覺得很有借鑒意義,也從中獲取了一些靈感。
這家公司的培訓非常具有互聯網思維。整個思路就是,把培訓項目當作產品去做。根據不同類型的培訓產品,給予不同的資源和要求。
1、 應用級培訓產品——解決具體需求。
可以采用(1)具體課程授課的方式(線上、線下都可以,以完成某個具體課程任務為主)、(2)微課程/微視頻(如這家公司有自己的物流,就會將一些做的好員工的分揀、配送技巧配下來,配上字幕和音樂,這就是一個課件)、(3)一個文檔/一篇文章。以上的應用級培訓產品分級很明確,其每個級別的培訓對應的需求也很明朗。
這種和我們普通意義上的課程、授課很類似,特別是第一和第二點。第三個其實很簡單,就是讀完一篇文章,只要能解決員工的工作問題,也是一次好的培訓,這種花時間少、成本低,可以采用企業內部推送就可以搞定。
2、 平臺級產品——要求長期回報。
不是一門具體課程,而是一個平臺,目的是匯聚人和知識,也為企業文化和員工凝聚力服務。目前應該是有兩個:企業的視頻平臺、TED演講平臺。
先說TED演講平臺吧,因為我們也曾經想要去做過。甚至在一個地方已經做成功了。當時是每月一期,一期選3-4人主講,最開始的時候可能集中在某個核心板塊,主要是業務,后期逐漸面就很開了,財務、人力都有人報名來講,也邀請過企業高層講戰略(高層一般放在最開始建設初期的時候可以邀請的多一些)。慢慢的做起來了,報名的也就多了,也學習這家公司,會邀請一些外部的話題專家和現場演講者互動。
這種方式真的很棒,這個不光現場邀請人觀看,錄制后放在視頻平臺上。我們可以作為未來的培訓課件制作素材,甚至直接可以作為培訓的內容。
視頻平臺的話,有公開課,錄制重要的業務方向公開課放在平臺,可反復觀看。還有一些小的學習視頻,如之前說道的分揀、配送技巧這樣的小視頻。或者做一些視頻節目,這一點就類似目前很多視頻網站的操作方式了。
3、 生態級產品——打通供應商和企業合作伙伴的組織學習產業鏈?(個人理解)
“構建起解決驅動、標準、資源、運營等問題的學習生態。”這是該大學總監的原話。貌似他們還在努力吧,所以也沒有一些具體案例,所以也不多說。我個人的理解應該是打通供應商和各個合作伙伴的更大層面的培訓,將其作為資源提供方、培養方這樣的一個理念。
那么,所有的產品,都要挖掘痛點(需求)、尖叫點(產品組合)、引爆點。這個大概就是用了互聯網的用語吧,其實就是用戶需求、培訓內容課程組合、培訓項目品牌宣傳。
特別是引爆點,也就是培訓品牌宣傳,這個是目前做的比較少的。但這是符合培訓的40-20-40法則的(有小伙伴問這個40-20-40法則,補充說明一下,40、20、40大概是按培訓前、培訓中、培訓后三個階段來說明培訓的效果及作用。培訓前+培訓后對培訓的效果起到了80%的作用)。SO,前后期的宣傳準備覆蓋了非常重要的80%的成功因素。前期怎樣去宣傳引導,后期怎樣讓大家快速使用,也都是用到了一些互聯網宣傳營銷手法,比如后期的社群運營,目前這一塊我們也有一些培訓項目在學習著做社群運營。
好了,以上就是我們今天講的企業內部培訓體系的搭建流程是什么的分享,如果你想了解企業培訓的更新信息,歡迎咨詢問鼎云學習,問鼎云是國內為數不多的能夠提供線上+線下人才培養整體解決方案服務商之一。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