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柔并濟:當移動學習成為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發表時間:2016-04-08
來源:移動學習前沿
6017閱讀

剛進入這個行業時,小鼎把移動學習定位為企業的一套績效提升輔助系統,而在后來的學習中,小鼎慢慢地更愿意將它當作企業文化的支持系統去理解。當代企業文化提出了以人為本、以價值觀的塑造為核心的文化管理方式,它一方面以制度化、理性化為基礎,另一方面,又特別強調共同的價值觀、和諧的人際關系、強烈的團隊意識、高超的管理藝術以及精神的激勵方式等,而通常我們所說的企業文化,更多地開始側重后者。那大家可能要問了:說了這么多,移動學習和企業文化有什么關系?關系就在于移動學習完完整整地成為了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前面小鼎將企業文化分為了制度化、理性化的“剛”面和人性化、和諧化的“柔”面,那今天我們就來看看移動學習是如何“剛柔并濟”的。

據美國布蘭登·霍爾集團發起的一項移動學習調查發現:全球高達73%的企業正在通過移動設備進行培訓活動;62%的受訪者表示移動學習平臺有助于企業經營績效的改進。美國麻省理工大學Seymour Papert教授指出:我們不可能教會一個人他需要知道的所有事情,因此最好的策略就是當他們需要時,能讓他們便捷地找到所需的知識。尤其是在當今信息泛 濫的時代,最有效率的方式是為學習者提供有針對性且不多也不少、剛剛好(Just enough)的信息,讓員工可以隨時隨地、了解與具體工作任務或特定問題相關的“碎片化”知識,而不只是泛泛地講授原理性知識或概念,加速學以致用,并 將對工作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越來越多的企業也開始將其用于管理溝通、經驗交流、業務協作。事實上,貼近業務、注重績效的提升也是近年來企業學習與發展領域的趨勢之一。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優秀的員工,而優秀的員工源自不斷地學習與突破,移動學習給員工輸送的知識,給企業塑造的是人才。
當你選擇一份工作的時候,你看中的是錢,還是職位?美國學者弗蘭西斯說:“你能用錢買到一個人的時間,你能用錢買到勞動,但你不能用錢買到熱情,你不能用錢買到主動,你不能用錢買到一個人對事業的追求,而這一切都可以通過企業文化而爭取到。”
1、移動學習給予的是尊重
馬云曾說:“員工的離職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我認為這兩點綜合起來就是尊重:尊重員工的勞動,尊重員工的人格。可能有人要問,移動學習就尊重了員工的勞動,尊重了員工的人格嗎?是的,移動學習可以做到。學習算是勞動嗎?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的,所以很多公司在學習上都建立了激勵機制,而進入移動學習時代,這種激勵機制變得更加科學,移動學習平臺的課程積分為評比帶來了最精準的參考。尊重人格又從何說起呢?這還得從員工身上說起,習慣了互聯網生活的人,還能要求他們定時定點地坐在教室里聚精會神地上課嗎?給予自由,符合習慣,這就是尊重。
2、移動學習代表的是創新
企業也是有精神狀態的,一個精神氣十足的公司和一個萎靡度日的公司從踏進公司門就可以感覺到,企業對待機遇、對待挑戰的態度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自己的員工。一個企業如果敢于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敢于對抗傳統,站在時代前沿去選擇移動學習,那么,行動必然強于高喊“勇于創新”的口號。
3、移動學習帶來的是凝聚
認可是追隨的前提,移動學習平臺在提高員工對公司的認可度上也發揮著不小的作用,以問鼎云學習的客戶為例,信學團、晉學堂、AU微學院等等這些獨具企業特色的名字,加強了員工的歸屬感,使各位學員在同事關系的基礎上,又增添了一分“校友”的情誼。

再來看看問鼎云學習的平臺功能為融洽員工關系帶來了哪些變化。
現代生活的人際交往總是在強調圈子的問題,學習圈、朋友圈、興趣圈,問鼎云學習打造的就是一個同事間的朋友圈,課程學習、問答點贊、群組互動,同事間不在拘泥于格子間的協作關系,更多地開始將學習與工作融合在一起,相互學習,相互了解,相互幫助,寓學習于工作,辦公室的人際關系沒有那么復雜,團隊間的共同協作、共同幫助才是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