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互聯網+的概念不斷深入,教育也進入了互聯網的火熱創業大潮,今年5月底請他教團隊獲得6950萬A輪融資,6月底,輕輕家教完成C輪融資,共計完成1億美元投資,7月底瘋狂老師也宣布完成2400萬美元的B+輪融資,教育O2O平臺競相大規模融資,互聯網+教育風口是否已經來臨?互聯網教育是否將演變成幾年前的“千團大戰”?
在互聯網+教育誕生之前,在線教育已經發展多年,以大學的遠程教育和新東方網校為代表,都已經探索了多年,但因為盈利模式的不明顯以至發展緩慢,直到2010年前后,電子商務開始大行其道,美國可汗學院大獲成功,中國從巨頭到中小企業開始紛紛涉水互聯網教育市常
據投融界了解,2014年我國的在線教育市場規模大約有825億左右,而且增長迅速,預計到今年將增長到千億市場,巨大的蛋糕加上尚未成熟開發的市場讓互聯網教育這只概念股一下就火熱了起來,形成了教育風口。
從目前的互聯網教育來看,主要分為在線教育和O2O平臺兩種模式,O2O教育平臺主要是做家教,趨向于面授教育,在線教育則包括了職業教育在內的重多教育內容。
從市場上看,在線教育目前多是巨頭在介入,包括了BAT和新東方等都上了教育平臺,但目前尚未有寡頭出現,從其原因來看,以K12為例,目前主要模式是線下機構為主,加上K12的特殊性,孩子很難有上網的機會,即便有也很難去選擇學習,這同時也是O2O教育平臺誕生的原因;另一方面,在線教育很難和學校教育相結合,無法做到緊密聯系更無法有效檢測教學效果。而在線教育中的職業教育,受眾群體的需求強烈,行業也存在痛點,將會是機會。
O2O教育平臺目前多以中小企業為主,多采用中介的模式,目前大部分都處于激烈的競爭融資之中,企圖通過把教師和學生鏈接起來來解決傳統的教育的不對稱問題。“對于這種教育O2O的未來,我一點也不看好,他們忽略了教育的本質。”投融界采訪的一位業內人士分析說道,他認為教育紅不僅僅是一個家教的過程,更是一種老師、家長、學生的溝通交流過程,而目前的教育O2O卻不能做到這一點,不利于實現教育目的。
國內的互聯網教育已形成冰火兩重天的局面,一方面是資本市仇熱,創業平臺層出不窮,另一方面是尚未找到行業剛需,難以顛覆傳統教育。面對眾多教育平臺的大規模融資,“千團大戰”的到來,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王伯魯指出,在互聯網與教育“親密接觸”的當下,要保持一份冷靜,互聯網只是工具和手段,不能為了所謂的互聯網+概念而盲目上馬,我們需要思考的是能做什么,為什么這么做?“千團大戰”淘汰了99%的網站,而互聯網教育的廝殺之路才剛剛開始,仍需要不斷去探索發展。
↓↓↓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