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學習與成長到底是誰的事?”
“員工不學習不成長,團隊績效會不會受影響?”
相信不同人不同崗位對于這兩個問題會有不同的答案。想想看,對于員工的業績,主管會是什么的態度,會“壓得牢,盯得緊,管得多”。在績效管理里,我們講求指標分解、溝通、反饋、評估等步驟。那么,在學習和發展方面呢?
從平衡計分卡來看,員工的學習與發展本應該就納入到績效考核指標中,并成為主管管理下屬的重要維度。當然,大部分企業大部分主管沒有這樣來做。所以,管理看得見的數字就成了主管天天頭疼的事。那么這就成為管理上的“近視”理論,看得到近期看不到遠期。如果主管或培訓經理管理員工(學員)的學習,那應該如何做呢?
一、共同制定學習目標
有三種方式:
通過績效考核指標里加入學習與成長維度;
或者是制定IDP(個人發展計劃);
或者是為學員留課后作業。
這些方式都可以使得員工制定清晰的個人成長目標。這個目標的制定一定是符合SMART原則的,尤其是與其個人工作任務和未來成長高度相關的,能對其從業績成長或職業發展有幫助的。
二、及時給予跟蹤和反饋
“改變是痛苦的。”就像很多人減肥一樣,需要有人陪伴、監督和鼓勵。同樣學習后行為的改變也是一樣,很難成為員工的自發自覺行為。沒有跟蹤與反饋,就不能讓員工得到及時的肯定,也缺乏相應的輔導,其行為的改變不知道是否符合相應的標準和要求。所以這個時候,主管或者其他導師要起到這樣的作用。一是保證員工不懈怠;二是可以糾正不正確的行為;三是可以持續增加改變的信心和能量。
三、周期性評估和獎懲
也要像評估業績一樣,周期性評估員工的改變程度。這樣可以將學習和成長變成規律性的工作,成為員工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另外,可以通過評估發現優秀的員工和其好的經驗,樹立標桿形象,供其他員工借鑒。同時,通過適度的獎懲措施,提升員工學習的意愿度。
最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打造一種學習文化。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