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如何保持學員的注意力一直是培訓者關心的問題,其實這是一個行為心理學的問題,課程設計并非胡亂地排列教學事件,而是基于刺激度以及學員的注意力水平兩個維度合理的排列教學順序的過程。這能夠讓員在整個學習過程中,保持較高的注意力水平,簡單來說,當學員高注意力的時候,用低刺激的策略快速傳遞知識,當學員疲憊的時候,用高刺激度的教學事件進行刺激。而實現這一教學策略的最佳工具就是學習路徑圖中的課程心電圖。
在課程心電圖模板中有十種常用的學習方式,以下是這十種方式的注解:
10、情景模擬
需要工具更多更復雜,又稱“成人教育的參與培訓”,是目前國際流行的一種成人教學模式,這種方法調動了受訓者作為學習主體的積極性,提倡學員在做中學,在實踐中領悟。包括沙盤、公文筐等體驗式培訓;
9、學員練習
學員利用實際工作中需要用到的真實設備或模擬工具進行學習,但培訓是在工作以外進行,例如駕照模擬考試;
8、自我測評
包括學業成就測試、職業興趣測試、職業能力測試、職業人格測試、投射測試等;
7、角色扮演
創造一種真實的環境,讓學員扮演某個特定的角色,使學員在真實的模擬情景中,體驗某種行為的具體實踐,幫助他們了解自己,改進提高。扮演者、觀察者聯系情感體驗來討論表現出的行為;
6、案例分析
把實際工作中出現的問題作為案例,向參加者展示真實的背景,提供大量的背景材料,由學員依據背景材料來分析問題,交給學員研究分析,培養學員們的分析能力、判斷能力、解決問題及業務執行能力的培訓方法;
5、小組討論
把學員分為小組,在分配時間內,每個小組針對特定的議題,在自由討論的基礎上做出結論,并予以發表總結的全員參加討論方式。小組討論的主題非常廣泛,可以是案例,也可以是針對某種觀點、知識、問題等;
4、大組討論
包括頭腦風暴、思維接龍等活動;
3、學員發言
培訓師提出引導性的問題,引導學員去想,而不只是去聽;或者由學員提問、分享;
2、講授、視頻
傳統模式的培訓方法,也稱“課堂演講法”,是一種將大量知識通過語言表達,使抽象知識變得具體形象、淺顯易懂,一次性傳播給眾多聽課者的教學方法。它包括三種具體的方式——講述、講解、講演。演講法/演說法:指演說者于同一時間內,將所要表達的信息或資料,透過口頭陳述或視覺效果的表達方式傳達給學員。視頻教學法:采取多樣化的媒體(如電影、幻燈片、視頻會議、錄像等)與學員之間互相交流來“刺激”學員,使學員在視覺、聽覺、觸覺上形成多方位的“感受”,從而使之產生“體驗”;
1、閱讀
給予一份材料,現場請學員閱讀;
總結:以上1-10種教學方法,學員的關注時長為5分鐘遞增,例如“講授或視頻”可讓學員關注10分鐘,“案例分析”可讓學員關注30分鐘,也就意味著授課過程中培訓師需要關注學員,不斷調整教學方法。在課程設計中,3以上的教學方法使用不得少于總培訓時間的70%。
此外,學習方法由很多,應該不僅僅是心電圖模板上的十種,所以,我們還需要不斷嘗試、探究,創造性地使用心電圖。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