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國領導人與16國領導人分別會晤是什么節奏?這就是正在塞爾維亞出席第三次中國—中東歐國家領導人會晤時,李克強總理實際面對的情形。當李克強送走每一位剛剛結束會談的領導人匆匆趕回座位時,隨行的國務院各部部長旋即圍攏到他身旁進行會商。
有媒體稱之為“總理節奏”:節奏、溫度、風度、價值。
作者認為,“總理節奏”不僅反映出我們國家領導人務實、高效的工作狀態,同時如果我們仔細推敲,這種節奏其實放到培訓中同樣適用:
一、節奏:
懂棋的人都知道,高明的棋局會流動著一種韻律。紋枰之間,何處落子,這里面的節奏大有講究。觀察李克強此次亞歐行,若觀棋局。氣韻生動,張弛有度,好看。
培訓中的節奏講究的也是一種韻律,我們在設計整個培訓環節時,首先考慮的就是一種循循漸進的節奏感。把整個培訓劃分成細小的環節,由易到難,先讓學員了解為什么需要這樣的培訓,培訓后對學員能發生什么改變,先從學員熟悉的方面開始切入,然后慢慢引導出新的理論并論證,通過節奏的把控,一步一步引導學員掌握新的知識。
二、溫度:
大國外交,濃郁的人情味故事,有時候比上百億大單起的作用還大。這些細節傳導的溫度,正應了那句老話:國之交在于民相親,民相親在于心相通。
在培訓中,溫度代表的就是對學員的鼓勵。雖然培訓內容設計是由培訓師完成的,但是培訓的核心是學員,只有學員充分認可理解了培訓課程,我們的培訓才有效果。因此在培訓過程中,除了老師對新知識的講解外,更重要的是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多創造機會讓學員發表自己的看法,同時老師做為輔導者,要適當給予鼓勵及指導,讓學員感受到自己被認可,這樣學員就會形成一種自動自發的學習狀態,教學雙方形成非常好的互動,培訓會更加的流暢、高效。
三、風度:
有沒有發現李克強出訪的兩個特點?一愛用手勢,二常帶笑容。這兩條可是人類通用語言。瞧瞧,中國總理的國際“范兒”。雖然總理出訪可謂“超級節奏”,像這次亞歐三國行,7天近70場活動;雖然會見的是各國領導人、商談的是百億級大單,但是精神抖擻的肢體語言、神采奕奕的開懷笑容,則代表著一顆松弛的心。
在培訓中,風度代表著培訓師的自信。作為一名傳道授業的講師,我們首先要對自己的職業充分的認可,同時對自己所講授的內容認可。如果我們對自己將要培訓的內容都不認可的話,還如何把它們分享給其他人呢?
同時在培訓過程中,要保持一種自信、親和的感染力,這里并不是說讓培訓師全程保持微笑,而是要做到一種由內而外的親切感,讓學員感受到親切、務實、自信。
四、價值:
價格和價值是什么關系來著?回答清楚的人,估計不多吧。沒關系,暫時拋開,跟著經濟學博士李克強,來重新梳理一下這兩者。總理剛剛歸國,已有媒體盤點他今年的5次出訪,共帶回近1400億美元大單。至于價值,那是超越價格的——有內涵。
對于培訓本身而言,所體現的價值就是看你的培訓內容是否能夠運用到學員的工作業績中去,是否對學員的行為發生了改變。這就要求我們培訓的出發點一定要以公司業績為導向去設計培訓,與業務部門充分溝通了解公司的目標任務,這些任務中哪些是可以通過培訓來完成的,要進行哪些層面的培訓,培訓后學員的行為會發生哪些改變,對于業績的提升有何幫助,這就是培訓的價值所在。
最后,作者用一句話來進行總結:一切不以業績導向為目的的培訓都是“耍流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