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行業頭條 >五級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你造嗎?
    五級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你造嗎?
    發表時間:2014-12-11 來源:深藍培訓 8542閱讀

    【導讀】


    目前,國內外運用得最為廣泛的培訓評估方法,是由柯克·帕特里克在1959年提出的培訓效果評估模型。至今,它仍是培訓經理人最常使用的經典培訓評估模型。它將培訓效果分為4個遞進的層次——反應、知識、行為、效果。這里提供5種綜合性的培訓評估方法。



    【目標評價】


    通常情況下,企業系統化的培訓都是由確定培訓需求與目標、編制培訓預算及計劃、監控以及效果評估等部分組成。它們之間并不是割裂的,而是相互聯系、相互影響——好的培訓目標計劃與培訓效果評估密不可分。


    目標評價法要求企業在制訂的培訓計劃中,將受訓人員完成培訓計劃后應學到的知識、技能,應改進的工作態度及行為,應達到的工作績效標準等目標列入其中。培訓課程結束后,企業應將受訓者的測試成績和實際工作表現與既定培訓目標相比較,得出培訓效果。作為衡量培訓效果的根本依據,企業應制訂出具有確切性、可檢驗性和可衡量性的培訓目標。

      

    目標評價法操作成功的關鍵在于確定培訓目標。企業通常有兩種方法確定培訓目標:一是任務分析法。企業的培訓部門可以設計出任務分析表,詳細列明有關工作任務和工作技能信息,包括主要子任務、各任務的頻率和績效標準、完成任務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等等。第二種方法是績效分析法。這種方法必須與績效考核相結合,確定標準績效。


    【績效評價】


    績效評價法是由績效分析法衍生而來的。它主要被用于評估受訓者行為的改變和績效的提高。績效評價法要求企業建立系統而完整的績效考核體系。在這個體系中,要有受訓者培訓前的績效記錄。在培訓結束3個月或半年后,對受訓者再進行績效考核時,只有對照以前的績效記錄,企業才能明確地看出培訓效果。

      

    績效考核一般包括目標考核和過程考核。目標考核是績效考核的核心。目標可以分為定量目標和定性目標。培訓經理在選取目標時,應注意選取能體現崗位職責的指標——目標達到了,基本上就履行了崗位職責。

      

    過程考核是績效考核的另一個重要內容。過程是績效的保證,沒有好的過程就不可能有好的結果。過程考核能反映員工的工作現狀,它通常包括考勤、服務態度、工作飽滿程度等指標。將目標考核與過程考核結合起來,就能夠反應一個崗位的績效。


    【關鍵人物評價】


    所謂的關鍵人物是指與受訓者在工作上接觸較為密切的人,可以是他的上級、同事,也可以是他的下級或者顧客等。有研究發現,在這些關鍵人物中,同級最熟悉受訓者的工作狀況,因此,可采用同級評價法,向受訓者的同級了解其培訓后的改變。這樣的調查通常很容易操作,可行性強,能夠提供很多有用信息。

      

    同其他培訓效果評估方法一樣,同級評價法也有缺陷,盡管同級間相互很了解,但由于存在競爭,有時會導致評估結果失真。而讓上級來評估培訓效果同樣避免不了局限性,因為有的上級不太了解全面情況,或者會主觀臆斷。因此,學者設計了一種360度的評價法——由上級、下級、顧客、同事,甚至培訓管理者等從不同角度來評估受訓者的變化。這種方法對了解工作態度或受訓者培訓后行為的改變比較有效。


    【測試比較】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的學者,都將員工通過培訓學到的知識、原理和技能作為企業培訓的效果。測試比較法是衡量員工知識掌握程度的有效方法。實踐中,企業會經常采用測試法評估培訓效果,但效果并不理想,原因在于,沒有加入任何參照物,只是進行簡單的測試。而有效的測試法應該是具有對比性的測試比較評價法。

      

    測試比較評價法有多種不同方案。其中,事前、事后測試法,主要是在參加培訓前后,對受訓者分別進行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測試。這樣可以體現出被測者受訓前后的差別。但這也不乏缺陷——不能體現參加培訓與未參加培訓的員工間的差別。為克服這一缺點,企業可以將參加培訓的員工組成培訓組,另外再挑選一組與培訓組素質相近、未參見培訓的員工組成對照組,分別對這兩組員工進行測試。

      

    有研究顯示,分組測試的方案有時也不能測出真實的培訓效果,因為會出現“霍桑效應”——受訓者可能因為有機會參加培訓而積極性高漲,工作績效得到提升,但這與培訓本身的關系并不大。為克服這一誤差,學者所羅門(Solomon)設計了“所羅門四小組”方法,通過增加對照組的數量,盡量減少測試誤差。

      

    針對培訓具有滯后效果的特性,測量比較法還提供了時間序列方案,即在培訓后定期做幾次測量,以準確分析培訓效果的轉移程度。


    【收益評價】


    企業的經濟性特征迫使企業必須關注培訓的成本和收益。培訓收益評價法就是從經濟角度綜合評價培訓項目的好壞,計算出培訓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收益。


    有的培訓項目能直接計算其經濟收益,尤其是操作性和技能性強的培訓項目。但是并不是所有的培訓項目都可以直接計算出它的收益。


    培訓效果的評估是很復雜的管理活動,因此,培訓評估并沒有一個放之四海而皆準的固定模式。企業需要視不同情況,選擇合適的方法,才能得到真實、客觀的評估結果。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