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業界唯一的績效支持峰會(Performance Support Symposium)在連續舉辦兩屆之后,宣布將與北美地區領先的移動學習會展mLearnCon合并進行,其官方給出的解釋是:隨著移動技術的爆炸式增長和多樣化,移動學習成為企業學習戰略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日益與培訓和績效支持等手段相結合,成為推動組織學習的重要支撐手段。
嚴格說起來,績效支持并不是一個新的概念,早在1990年,美國學者Gloria Gerry就提出了"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lectronic performance support system,簡稱EPSS)"的概念和框架,之后也在一些企業進行了積極的嘗試。但是,受到諸多條件的限制,績效支持并未獲得廣泛的應用與普及。但今天,伴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移動學習與云計算技術將為績效支持的實施提供最佳的支撐!
主要原因包括如下九個方面:
1. 個性化:績效支持要求做到有針對性(Just for me),因此必須做到個性化,最好能切合每個人或某一類細分人群的需要。而移動設備具有較強的及時可用性,由個人隨身攜帶,往往屬于個人,可以較好地做到個性化。事實上,每個人的"朋友圈"都是與個人的工作、生活相關的,有可能是獨一無二的。
2. 便攜化:績效支持系統的另外一個設計原則是"及時可用"(Just in time),而移動設備具有快速開機、簡單易用等特征,因而可以更快、更便捷地獲取信息。事實上,移動設備的出貨量已經超過了個人計算機,通過移動設備上網的人數也超過了通過個人計算機上網的人數。伴隨著這"兩個超越",已經形成了"移動優先(Mobile First)"的趨勢,即當人們存在信息需求時,往往會優先選擇通過手機或其他移動設備獲取,而不是通過個人計算機上網搜索,或者去查閱書籍資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