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一下我們的生物課。什么是細胞?細胞是每個生物的基本單位,無論是人,還是動物,或者植物。可以說,細胞是生命的開始。
我們再來看一下eLearning。eLearning課程是由思想、目標相互聯結構成的教學單位,也就是細胞。教學設計為這些細胞注入生命,因為教學設計這一環節決定著有效學習體驗的質和量。
如果你打算創建eLearning課程,你可以效仿"細胞"的組成,把每個學習單位拆分成不同元素,每一個元素都是促進學習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每個元素里面都會包含創建有效都、協調切完整的教育環境所必須的DNA,這保障了學習的完整。
eLearning課程的構成元素
1.診斷評估
在課程開始的時候設置一個診斷評估環節。它可以幫助學習者記起與主題相關的已知知識。你可以把這一環節設置成一個小測試,或者基于這些問題編排一個情景環境。
2.學習目標
學習目標是eLearning課程的內容(WHAT)及目的(WHY),也是指引學習的指南針。一旦學習目標確定,你就可以開始策劃學習內容、學習策略以及學習效果評估方式。換句話說,確定了學習目標,你也就確定了課程的內容,保留什么,剔除什么。
為了保證目標有效,你需要明白,在課程結束后學員們可以達到你所預期的學習效果。在制定目標的時候不要涉及課程內容,而是將重點放在學員能夠做什么,他們在課程中需要完成的任務以及為了完成任務他們可以借助的工具。
例如:在課程結束后學員可以策劃eLearning課程教學單元。
3.教學策略
如果學習目標是eLearning課程的內容及方式,那么教-學策略便是達到目標的方法(HOW)。eLearning課程中可以有幾種不同的教學策略,例如:
激活策略:學員接受新的信息需要一定的時間,因此,在每個章節開始的部分激活學員們的已知知識是非常重要的。引導學員將原有知識和正在學習的知識關聯在一起。例如:在一節關于地震期間安全措施學習的課程中,你可以加入一個關于地震及震后情況的視頻或者新聞報道。
示范策略:大多數的eLearning課程都是在不斷的"講述",并沒有真正為學員們展示到底該做什么。為了使eLearning課程教學更有效,不要簡單的告訴學員"該如何做",而是展示給他們"是怎樣做的"。信息傳遞的方式要簡單、易懂,并要保證其邏輯便于學員理解。情境、系統模擬或者角色扮演都能夠幫助學員更明白你想要表達的信息。例如,在一節介紹藥品的課程中,你可以借助對比表格向學員展示不同的產品之間的差異。
應用策略:示范和應用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向學員展示如何應用新知識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你必須要他們學會自己去應用。讓他們不斷練習,在錯誤中學習。例如,在法律培訓課程中,用于研究探討的案例中可以添加一些可以用于工作環境中的法律條文。
回顧策略:在課程最后,回顧之前所學內容中最重要的知識點非常重要。常用的方法是對課程進行總結或者是知識點檢查,當然,你也可以使用知識地圖、概念地圖又或者是圖表,都可以。例如:在一節關于地震期間安全措施學習的課程中,你可以畫一個信息圖,包含著人們在震前、震中以及震后都需要注意什么。
4.形成性評價
通過形成性評價,學員可以回顧所學知識,并且接收他們的學習進度反饋情況。反饋對于激勵學員,保證學習效率至關重要。當學員接受到反饋信息之后,他們一般都會對自己的錯誤進行糾正并消除。
然而要注意,最好的反饋是最即時的反饋。它能夠增強學習效果,維持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及動力。反饋的形式可以很簡單,如簡單解釋為什么答案正確或者錯誤。
5.總結性評價
在課程結束的時候進行一個總結性評估有助于從質、量兩方面驗證課程內容設置是否與學習目標一致。
以上這些要素構成了eLearning教學體系的主軸。正確地、創造性地使用這些要素能夠使你的課程從那些隨機的單詞組合構成的、并沒有達到預期課程目的的課程中脫穎而出。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