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好聲音第三季已經順利結束,每一年都吸引了很多人的眼球。成功的電視節目,都有它值得學習的地方。做培訓的小伙伴,不妨假想下如果好聲音的導演來到企業做培訓,他會帶來怎樣的不同呢?下文是筆者頭腦風暴的一些想法,權且作為我們摸索創新的一個起點吧。
學員選拔階段:
不是要學員來參加培訓,而是學員要搶著來參加培訓。培訓不再是某類人的專屬必修,培訓是有學習意愿的員工爭取才能贏得的機會。通過海選,學員要能滿足最基本的條件要求。同時,每個學員必須證明自己的潛質和積極。
講師選擇環節:
注意講師團的背景多元化,既有感性的講師,又有理性的講師;既有長于挖掘潛質的講師,也有善于挑出問題的講師;講師間不是彼此獨立,而是相互間有一定默契,并能形成有意義并有趣的互動。
課程設計方面:
不再是所有學員吃大鍋飯,而是真正的做到個性化輔導。學員有權選擇自己認可的導師,導師也有權挑選自己中意的學員,學員和講師間是充分的雙向選擇,講師也要向學員充分證明自己的能力。沒有學員選的講師,同樣要淘汰出局。師生選定后,講師要為每個學員提供個性化的指導,幫助學員最大化自己的優勢。
學員評價上:
充分發揚"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溜"的精神,設置逐級的實戰考核,檢驗學員的學習效果。為了使考核更有競爭性,要充分發揮淘汰賽的激發力。不單是為了促進學員奮力證明自己,同時也是為了從中幫企業選拔未來的種子選手。除了本組PK(同一業務線),還可引入跨組PK(不同業務線),使學員能全面了解自己在企業人才中所處的位置。過程中,學員的實力展現和學習能力、學員與他人的協作意識,都是講師考察的要點。
項目設計上:
務必做到使每個學員終生難忘,讓學員身邊的人也能成為幫助學員發展的助力者。這不單是培訓包裝的問題,更是培訓所必需的儀式感的問題。要讓每個學員鄭重分享自己的職業理想,要讓學員的親友團見證他/她的努力過程,要讓學員在每一級考核中都反思自己的得失,要讓學員樹立不論成敗都只是新起點的意識。好的故事讓人津津樂道,好的培訓則一定讓人終身難忘。
建立人才梯隊上:
充分發揮新老學員交流帶來的作用。讓老學員參與到新學員的培訓中,或承擔助教的角色,或承擔部分導師的角色,讓老學員將學到的東西有再應用的機會。同時,也讓新學員向老學員學習過往的成功經驗。當這成為一項傳統時,會讓所有學員,不論新老,都從分享和活得中獲益。
人才后續發展上:
通過充分的曝光給予學員助力。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認識到,高潛質的人才需要企業內部更多的曝光機會,來擴大自己的職業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看似無形,但卻是寶貴的職場資源。這往往意味著更大的關系網絡、更多的職業選擇機會。作為培訓設計者,我們不要吝惜這種曝光。對高潛人才,這往往比培訓本身對學員的促進作用更大。
如此這樣一番分析,是不是更覺得培訓管理者和導演的角色很像?編、導、演,每項工作都有很多專業在里面。如果我們這些做培訓的伙伴也能跨界學習學習,說不定我們的培訓也能如中國好聲音般紅火呢。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