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行業頭條 >如何培養出接地氣的內訓師?
    如何培養出接地氣的內訓師?
    發表時間:2014-10-08 來源:移動學習前沿 7000閱讀

    在運用課件、組織培訓的時候,企業內訓師常會處于這樣的尷尬境地:

    • 內訓師雖然一線工作經驗豐富,但知識結構、理論基礎和授課技能卻捉襟見肘;

    • 培訓內容與員工的實際工作有距離感,無法直接應用在實際工作中;

    • 內訓師按照標準課件照本宣科,課堂乏味;

    • 培訓周期過長,與工作或休息時間沖突嚴重;

    &hellip;&hellip;

     

    事實上,企業內訓師根本不需要"花架子"。他們只要能扎扎實實地做好培訓對象(員工)的績效分析,把握影響員工績效的關鍵行為,通過組織學習活動并讓學員積極參與訓練,將培訓內容落實到員工行為的改變上,就能真正推動組織績效的改善。

     

    如何培養出接地氣的內訓師?可以遵照以下幾個原則。

     

    選對候選人

     

    選擇培養對象是內訓師培訓的第一步。

     

    選擇"一刀切",把管理者統統列為候選人,還是選拔"賢能",挑選有能力、有意愿、有潛質的人才?如果選擇后者,那么,"有能力、有意愿、有潛質"的標準和定義是什么?通過什么樣的流程才能篩選出優質候選人?

     

    解答上述問題的關鍵是:篩選標準與篩選流程。

     

    以某企業為例,其圍繞核心目標--通過內訓幫助集團客戶部業務經理提升崗位技能、開展銷售工作,提煉出內訓師候選人所必須具備的能力項,再形成書面的篩選標準。同時,在崗位經驗、產品知識、分享意愿、內訓經驗、邏輯思維和表達等相關方面,逐一細化具體的硬性要求和指標。

     

    依照上述篩選標準,再結合個人申報材料審核、單獨面試觀察兩道篩選流程,從專業知識技能背景、培訓軟技能兩個維度,對候選人進行客觀評價。基于此,最終甄選出符合要求的人選,作為公司內訓師項目的培養對象。

     

    精選重點課題

     

    課程開發是內訓師培養的核心能力之一,那么,培訓課程的選題由誰確定?是管理層、人力資源部、內訓師,還是咨詢公司?選題從何處來?怎樣保證被甄選出的內訓師能夠開發符合選題要求的內訓課?

     

    要想準確把握課程開發的重點選題,我們需要堅持一個原則:內訓課程開發的主題,就是員工所要改善的行為問題。它既存在于公司業務發展的核心問題領域,又符合內訓師擅長的業務流程和環節。

     

    基于上述原則,在項目運作時,可以引導企業內訓師,從核心目標出發,運用團隊共創的方式,圍繞某一項目中的員工關鍵行為,展開若干個小時的頭腦風暴,確定待開發的課程體系。

     

    一線業務人員的日程安排大都非常緊湊,學習時間有限,為此,可以將某些技能類的經典課程,分解為一系列時間長度不超過3個學時的微課程。比如"顧問式銷售技巧"課程,可按SPIN分解為四個技能模塊,每個模塊的內容精練短小,涉及1~2個知識點或關鍵工作行為訓練。

     

    課程開發與內訓實施

     

    在課程開發與內訓階段,內訓師培養項目的結果輸出通常是可觀測的。這種輸出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環節:

     

    崗位績效分析 :從員工績效改善的角度,幫助內訓師界定培訓給業務帶來的價值,檢視員工的日常工作行為與績效達成之間的關系,然后,從績效差距中找到培訓可切入的痛點,以幫助員工解決實際工作問題的思路開始實施整個項目。

     

    內訓課程設計思路 :"需求-目標-評估"三位一體的課程開發思路,可以讓內訓師在依據需求設定培訓目標的時候,就能明確培訓評估方式,界定培訓內容,做到課程設計環節的"以終為始"。

     

    學習體驗和訓練方法 :企業內訓師有一個明顯優勢,即能洞悉員工的業務背景,精準地把握員工具體的問題和行為表現。高仿真度的案例有助于員工展開學習體驗和訓練。因此,企業在培養內訓師時,可側重于幫助內訓師學習培訓組織的方法,比如演練法、討論法等,以更好地增強內訓中員工的思維和訓練強度。

    總體來看,在內訓師選拔、內訓課題選定階段,企業可以運用微咨詢的方式,夯實整個內訓師培養項目的基石。而在課程開發與內訓階段,則可采用導師組織學習與小組教練即時反饋相結合的方式,確保每一個內訓師在試錯和反饋中及時修正,持續獲得支持和鼓勵。

     

    這樣,以組織的績效推動為始,將"選人-選課-定內容-配方法-重訓練"的思路貫穿于企業內部課程開發與培訓項目實施的每個環節,直至培養出善于推動組織績效的內訓師。

     

    拓展閱讀:國藥大學-構建內訓師退出機制

     

    by 裘敏鶯 國藥大學培訓與發展經理

     

    我們把退出機制形象地比喻為內訓師迭代更新的"停機坪"。談到退出機制,結合國藥大學的實踐,還是要圍繞內訓師培養的"三階段3+"原則說起。三年來,我們組建了一支近40人的管理及業務課題內訓師隊伍,并將內訓師的輸入和輸出過程分為"選拔期""培養期""迭代期"三個階段。

     

    在選拔期的第一個"+"是"意愿+能力",在這個階段,內訓師站在"起飛跑道"上,候選人的意愿和動機非常關鍵。有了意愿,再加上毅力和恒心,便能通過層層選拔考核,成為國藥大學的內訓師。

     

    在培養期的第二個"+"是"內化+催化",這個階段關注兩個層級的技能培養:第一層級的"內化",在"拿來主義"的基礎上,將拿來的外部方法論或工具結合企業實際,研發內部學員看得懂、聽得懂、悟得懂的具有"國藥味"的課程;第二層級的"催化",開發出"國藥味"的課程后,學習掌握如何在授課中通過引導和催化,促發學員提煉自己的真知和實踐。

     

    第三個階段就是圍繞退出機制的迭代期,第三個"+"是"機制+人性"。目前,我們對全體內訓師實行"貢獻值"量化考核機制,貢獻值從"授課、開發、落地"三個維度進行考核,包含授課次數、時長、授課滿意度、研發課程數量及時長等量化指標。貢獻值定期由專人負責統計,可作為半年度評優、全年考核及不定期反饋的重要依據。

     

    有了量化的"貢獻值",再采取立足機制的"硬著陸"和立足人性的"軟著陸"兩種方式實施退出。

     

    意愿降低的"硬著陸"

     

    對內訓師實施"硬著陸"退出,第一種情況是內訓師本人主觀意愿已經削減,甚至沒有意愿,自然不能勝任該工作;第二種情況也是日常管理中常見的,內訓師在工作中觸碰了考核"高壓線"。比如,授課中出現嚴重教學事故,年度內在開發課程上貢獻值為"0"等。

     

    對于"硬著陸"退出的內訓師,我們首先進行面談反饋,終止內訓師聘用協議。"硬著陸"退出的內訓師至少在退出一年之后,必須重新參加內訓師選拔,方可再認證為內訓師。

     

    人性關懷的"軟著陸"

     

     

     

    單單依靠"硬著陸"的方式進行內訓師退出也不盡全面、合理,部分內訓師年度考核其貢獻值時確有不達標,但也是受到其他各種客觀因素影響。比如,內訓師聘用期內提拔晉升,精力上無法顧及;崗位調整導致無法講授原研發課題;部分內訓師還有研發能力強于授課能力的情況等。

     

    對于這些情況,我們更多地以人性化的"軟著陸"實施退出機制:先征求內訓師的個人意愿,如個人仍有意愿,則給予6個月"緩沖期"--就個人貢獻值的某個不達標項進行整改,如達到則繼續聘用,如達不到則實行退出。

     

    實施"軟著陸"退出的內訓師,仍會不定期被邀請參加課程研發或評審的相關活動。同時,在需要的情況下,可根據情況臨時調撥支持其原所講授課題的授課任務,前提是必須通過課程試講。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