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在線教育會帶來顛覆性的教育變革。從互聯網已經對日常生活帶來的變化看,似乎完全可以推導出以上結果。確實,互聯網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教與學的方式,也拓寬了學生獲得教育資源的渠道。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我國大中小學的教學設施逐漸電子化,這為教師提供了更好的教學裝備。
但互聯網對于教育的作用,仍需慎言顛覆。所有在線教育的從業者,都應該從教育角度理性看待在線教育,不能過于拔高其功能,要避免其存在的劣勢,充分發揮其優勢。
那么,在線教育究竟作用幾何?它又到底可以改變什么?實際上,在線教育的優勢在知識教育上。在知識教育層面,在線教育可以整合全世界最優質的教育資源,不受時間、空間地向受教育者傳播,這可縮小教育的國別、地區差距,讓貧困地區的學生也獲得優質教育資源,這也可把學習轉變為一種生活方式--每個人都可在互聯網便捷地獲得教育資源,拓展自己的能力,讓自己擁有終身就業能力。
因此,我認為我國在線教育將在目前的學科知識培訓和職業培訓上發揮重要作用,前者就是現有教育培訓機構從事的培訓,后者則是終身教育、繼續教育,對于想在培訓業持續發展的培訓機構來說,忽視在線教育,將是致命的。
談到如何發展在線教育,還需要理順在線教育與傳統教育的關系。兩者不是你死我活的關系,而是互相促進的關系,在線教育會對傳統教育中的知識教育帶來創新,但不能寄希望在線上完成所有教育,有效的在線教育,還需要與線下教育結合,相得益彰。
當然,要做好在線教育,還必須清醒地認識到互聯網的局限,不要認為互聯網是萬能的--所有的教育手段都可以為教育所用,不能因一種教育技術手段的出現,而排斥仍有重要作用的其他教育手段--諸如有時空優勢,但卻依賴學生的高度自主、自覺(在傳統課堂上,就是老師課極為精彩,也有學生開小差),有優質師資,卻缺更生動、深入的互動,更缺乏校園文化、環境的熏陶,沒有同學在課后、生活中的交流(這部分教育,在教育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線教育從業者需要針對互聯網的局限,創造吸引學生參與課堂、增加師生互動、學生互學的機會,要把學習課堂打造為學習平臺與學習社區。在這方面,"好未來"同樣已有自己的長遠規劃,我期望其探索出可供其他在線教育從業者借鑒的經驗。
也只有進行這方面的創新,才能回應社會輿論對培訓機構長期以來的質疑--為應試教育推波助瀾,如果授課方式不變,只是從線下轉到線上,如果目標不變,追求的還是高考科目的考試分數,在線教育很快被背上用新技術助推應試教育的壞名聲。要有好未來,在線教育,必須避免這些問題。為教育的"好未來",在線教育者準備好了嗎?
(本文轉載自e-learning之家)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