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科教育集團高級副總裁、慧科教育研究院院長陳瀅博士發布了2014教育趨勢報告(Utide Vision2014), 從學習體驗、技術、方法、模式創新和外部環境多維度闡述了未來教育的五大趨勢(tide)。
趨勢一:線上下融合 O2O
MOOC不僅是Massive OpenOnlineCourse(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在實踐落地中更應該秉承Making Online and Offline Connected(線上下融合)的思想,實現有價值的教育一定是線上和線下的充分融合,發揮各自的優勢,貫穿教育的整個生命周期。從課程設計、開發到交付,從線上溝通協作、數據收集分析和支持系統,到線上線下混合評測,從線上學習到線下學習中心。其中線上線下整合一體化的集成運營是融合的核心,其中線上線下教育質量監控反饋又是保證教學質量的關鍵。
趨勢二:市場力量推動體制改革 Outside-inDrive
教育市場普遍被認為是最后的市場化機會之一,越來越多的家庭在教育領域支出比重增大,眾多的創業者帶著先進的技術和理念,紛紛投身于這個領域。各大VC、PE機構更是看好未來的教育市場,紛紛在此領域加大投資,使得各種工具和技術得到不斷創造和更新,資源和人才向教育領域匯聚,先進的技術和來自最新的工業界的理念都在這些資本豐富的領域里最早實踐。同時隨著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各種金融工具不斷革新,以個人價值提升的教育投資獲得了更好的金融支持,刺激了整個教育市場的需求,更進一步促進教育市場化的發展。隨著自身影響力的增強,市場化教育機構對傳統教育機構和教育體制的影響和滲透逐漸加大,形成了市場增量將不斷帶動體制存量的變革和升級的趨勢。
趨勢三:大學習 BigLearning
所謂"大",不僅涵蓋了學習體驗的時空跨度,即學習的泛在性(在任何時間用合適的手段或設備進行學習,在物理或數字空間中學習);也包括了以學生為中心的參與過程,即以學生的需求為導向設置微課程,課程體系全部打散,自主組成針對個人的微課程體系,而非傳統的線性課程學習,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以學生為中心。另外,大規模在線合作、課程資源共享、學生互評(peer review)、群體內容產生等,不僅包含了課程內過程,也包含了課程開始前和課程結束后;更包括了在基于數據分析和指導下的更大自由度的學習路徑(learning path),個性化學習,自適應學習,基于能力的評測等。大學習可以說在空間上和過程上都滿足了現代學生的"大"需求。
趨勢四:教育智能EducationIntelligence
教育智能是在教育和學習環境中嵌入智能技術(或教育智能機器人)以提高授課和學習效率。信息技術、大數據和機器學習領域的進展正在貫穿整個現代教育環節,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亦或是智能技術的融入,都最大程度上實現了個性化學習和體驗式學習,大幅提升了學習過程效率和精準度。
趨勢五:眾傳知識Crowd-lecturing
眾傳知識是基于群體創造,人人為師,自由分享的理念,以承載知識點和能力練習測試的微課程為基礎資源,每個微課程可以由知識點的高手或專家講解,整體課程可以在微課程基礎上動態組裝和演進。Crowd-lecturing是未來互聯網學習的方向,真正體現了互聯網群體創造和分享的互聯網精神。
總結:
我們把上述五個tide定位為五大維度:首先Big learning對應的是學習體驗的拓展和升級;Education intelligence 對應的是技術的驅動力量;Crowd-lecturing對應的是教學法的創新;O2O對應的是傳播模式的變化;Outside-inDrive 對應的教育領域整體環境的變化。
這五個維度的五大潮流,共同推動了教育領域的升級和創新。
(本文轉載自 中關村智匯移動互聯網教育產業聯盟)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