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培訓存在的一些問題,一直受到公司高層、業務部門和員工的質疑和批評。這些批評雖然揭示了企業培訓的某些缺陷,比如說,課程內容針對性不強、無法遷移到工作中、對企業的貢獻無法評估等等,但這些缺陷都僅僅是企業培訓問題的表象,其實質是職業知識學問化、能力培養抽象化、學習方式課堂化的外在體現。
一、理論思維與工程思維的區別
任務導向的課程模式雖然逐漸得到企業培訓界的認可和歡迎,但是由于受到長期的學歷教育的影響,許多培訓管理者仍然被理論思維所主導,在規劃課程體系的實踐中習慣性地追求一種普遍的、穩定的理論知識和能力結構,即所謂的"以能力素質模型為基礎",不自覺地選擇學科知識比如"機械原理"和單一的能力維度比如"溝通技巧"做為課題,明顯缺乏學習設計的工程思維。
1、學術教育遵循的是學問中心的課程模式,學習的是科學,完成的是學術課題;
2、企業運營部門和職能部門的培訓遵循的是任務中心的課程模式,學習的是技術,完成的是工作任務;
3、企業研發部門的培訓遵循的則是基于問題和探究的課程模式,學習的是工程學,完成的是設計項目。
因此,以形成技術實踐能力和設計研發能力為目標的企業培訓必須脫離學術教育理論的羈絆,擁有自己的知識體系和課程理論。
學科類課程和能力類課程依據的是"技術是科學的應用"和"實踐是理論的應用"這兩大范式。前者處于哲學層面,后者處于心理學層面,但它們的內涵是一致的。技術發明需要科學理論的指導、實踐需要以理論知識為基礎,這些是不爭的事實。但是,做為培訓者,要把關注的重點放在"應用"這兩個字上。若把"應用"理解為"輕易發生",就是用科學和理論的重要性掩蓋了技術和創新的重要性,使人們誤以為有了理論就自然發生一切。
然而,從科學理論到一項技術革新之間并不存在直接的通途,理解了一個原理并不意味著就能做一件事情,"知"與"行"之間存在著相當的距離。至于普遍的、通用的、單一的能力更是脫離工作情景的,對于企業員工來說,在完成任務的過程中每一種能力都是與其它能力形成特定的組合并同時發生、一起使用的。
二、從能力模型到任務模型的思維轉變
企業培訓的核心邏輯應當是工作任務,包括運營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研發部門的設計任務。"工作與課程"是企業培訓體系的主題。企業課程體系的核心問題應當是如何直接從典型任務中提煉技術實踐知識,以及從研發項目中提煉典型案例,而不是依據學科、能力素質模型列出課程表。
強調任務導向在企業培訓中的核心地位,并非意味著以下兩點:
1、強調動作技能
有些觀點認為,基于任務的訓練都是簡單的動作技能的訓練。這種觀點是狹隘的,事實上,技術實踐知識的外延極其廣泛,涵蓋了設計與研發、工程與生產、市場與銷售以及職能管理等各個職業領域和各個職級。
2、忽視理論知識的學習
強調從任務流程中提煉技術實踐知識,并不意味著不要學習技術理論知識,而是要根據工作任務的需要選擇性地學習技術理論知識,這與在學科中學習在效果上有著明顯區別。
任務導向的培訓理念,必然要求學習方式的綜合化。 應該說,課程對人才培養的作用是微小的,過度關注課程設計與開發這一狹窄的領域終會作繭自縛。沒有科學的綜合學習方案,包括在崗練習、教練指導、績效輔助、以及總結反思等活動,課堂中的學習成果很快消減歸零。
我預測,國內培訓者的視角已經并很快會從課程設計與開發提升到綜合學習設計上,因為只有綜合的學習設計才能有效解決績效改進的問題。不過,綜合學習設計,即學習路徑圖,與課程設計的內在機制是相通的,在當前階段,學習設計者仍然需要加強課程設計與開發的學習與實踐,使課堂培訓這種局限的方法盡量的科學化,并與進一步走向綜合學習設計實現有效的銜接。課程設計與開發中包括的原理和技術,是培訓設計者的基本功,同樣適用和影響著綜合學習設計的其它方面。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