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下半年,4G網絡覆蓋率和用戶規模將達到新高度,傳統產業將進一步互聯網化,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技術將加速落地應用,互聯網商業應用模式多元化,三網融合將進入嶄新發展階段。
2014年上半年,我國互聯網行業高速發展。 4G網絡建設全面展開,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各類互聯網新型終端大量涌現。互聯網改造傳統產業步伐加速,以互聯網金融為代表的應用創新在監管中穩健發展,互聯網思維成為上半年熱門詞匯。在這種背景下,阿里巴巴、京東商城等大型互聯網企業相繼上市。
一、上半年情況綜述
(一)基本特點
互聯網發展環境大幅改善
上半年,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措施,使得互聯網發展環境明顯改善。
信息網絡建設大規模展開
2014年上半年,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大規模展開4G網絡建設。截至4月底,中國移動已經建成4G基站32萬個,4G終端用戶超過1400萬戶,6月底已覆蓋商用城市達250個。1月21日,中國電信終端公司宣布集中采購30萬部可兼容TD-LTE網絡制式的4G終端。3月,中國聯通發布了4G發展戰略及多款4G終端,推出了"4G/3G一體化資費套餐"。寬帶提速效果明顯。工信部統計顯示,1-4月,三家基礎電信企業互聯網寬帶接入用戶凈增751.3萬戶,達到1.96億戶。8M以上寬帶接入用戶達到5298萬戶,占寬帶用戶的27%。光纖接入用戶達到4994.3萬戶,占寬帶用戶比重達25.4%。4M以上農村寬帶用戶占比達65%,20M以上城市寬帶用戶占比達到7.1%。
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
2014年上半年,3G進一步普及,4G開始商用,移動互聯網加速普及應用。據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4月,移動電話用戶為12.52億戶,移動寬帶接入用戶為4.59億戶,其中TD用戶達到2.36億戶,占移動寬帶用戶的比重超過50%;移動互聯網用戶總數達到8.48億戶,其中,手機上網用戶總數達到8.11億戶,3G用戶上網規模達3.34億,對移動寬帶用戶的滲透率達到74%。5月底,全國微信等即時通信用戶達4.86億戶,日發量十多億條,拉動移動互聯網流量增長60.9%,流量收入增長56.8%。
o2o加速滲透改造傳統產業
2014年上半年,在互聯網思維熱潮沖擊之下,在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普及應用的環境下,諸多傳統產業紛紛以O2O方式加快其改造升級進程。3月3日,中糧大悅城宣布將與阿里合作,積極利用O2O為消費者和商戶提供更加精準和個性化的服務。3月31日,阿里集團宣布將與銀泰商業合作構建一套打通線上線下商業的基礎體系,這一合作將幫助這些門店中的購物者使用阿里巴巴的支付寶錢包來付款。4月9日,TCL集團正式啟動O2O平臺項目建設,"智能+互聯網"的戰略轉型加速落地。棒約翰積極擁抱互聯網,通過O2O線上訂餐、外賣模式,一年新增營業額達到8000萬。
互聯網企業掀起新一輪赴美上市浪潮
上半年,國內互聯網企業掀起新一輪赴美上市熱潮。3月16日,阿里巴巴集團確定在美國上市。4月17日,新浪微博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掛牌上市,市值達33.88億美元。5月份,獵豹移動、途牛旅游網、聚美優品、京東商城等企業相繼成功登陸美國資本市場,融資規模分別為1.68億美元、7200萬美元、2.45億美元、17.80億美元。5月22日,京東在納斯達克正式掛牌上市,市值達到約286億美元,成為截至目前在紐約上市的中國互聯網公司中最大的一次IPO。6月12日,智聯招聘于正式在紐約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2014年第五家在紐交所上市的中國公司。
互聯網金融穩步發展
截至2014年3月底,余額寶存款總額達5413億元;5月底,余額寶用戶數已超過一億戶。2月底,微信理財通宣布上線與匯添富、易方達等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其在線理財和支付體系進一步健全。4月15日,百度正式推出百度錢包,5月份與廣東聯通、富國基金開展深度合作,其移動支付戰略全面落地。3月11日,銀監會確定了首批5家民營銀行試點,互聯網企業阿里巴巴和騰訊名列其中。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同時,國家對互聯網金融業務監管也得到了加強。3月14日,考慮到相關支付產品的安全性,央行宣布暫停網絡虛擬信用卡、二維碼支付。同時,考慮到用戶資金安全問題,工行等四大國有銀行陸續大幅下調快捷支付單筆和每月限額。
各類智能終端大量涌現
2014年上半年,三星大力布局Tizen全智能終端:2月份,三星推出基于自主研發的Tizen開源系統的兩款新產品;6月初,三星升級Galaxy Gear,設備的系統從原先的Android變為Tizen;6月,三星宣布將于年底推出首款Tizen智能電視;在平板電腦領域,三星也成功研發可兼容iPhone和Andriod應用的Tizen系統平板電腦。以可穿戴設備為代表的新型互聯網終端迅速發展。3月18日,谷歌發布了面向智能腕表市場的AndroidWear操作系統,該系統是一款可穿戴設備操作系統,可提供良好的提醒、互動、控制功能。LG、華碩、HTC、摩托羅拉移動和三星等多家硬件廠商和博通、Imagination、英特爾、聯發科和高通等芯片廠商承諾將在2014年夏天推出相關產品。3月25日,Intel、Google和Facebook同時宣布在可穿戴設備領域的投資,中國企業也在爭搶先機,如百度推出手環搶占市場,市面上已有針對老人、小孩等特殊人群的可穿戴產品。
(二)主要問題
應用創新在現實中受到傳統利益格局約束
以嘀嘀打車和快的打車為代表的打車軟件,以余額寶為代表的互聯網金融服務應用等的發展都受到傳統利益格局約束,并被納入行業監管體系。3月份廣州、杭州和福州叫停了加價打車,上海也正在醞釀取消加價打車的措施。5月,交通部認為打車軟件有礙公平,表示將研究出臺政策規范打車軟件市場。2月21日,央視某評論員發表了博文《取締余額寶》,引發一場關于余額寶是非的大論戰。3月和5月,央行某官員兩次撰文主張"對余額寶等貨幣市場基金投資的銀行存款應受存款準備金管理"。在原有利益格局下,互聯網企業應用創新如何突破瓶頸,享受平等市場地位,成為擺在監管部門面前的一大難題。
內容管理亟待加強
3月13日,騰訊微信自媒體公眾帳號遭遇大規模封號 。 5月,快播公司被指因涉嫌嚴重盜版遭到2.6億罰款的處罰,愛問共享臨時關閉對資料內容進行整頓。這些例子說明,目前互聯網內容管理還缺乏科學合理的規范體系。
盈利模式亟待突破
盈利模式一直是困擾互聯網企業的軟肋。從2014年初開始持續兩個多月的打車軟件"燒錢戰"最后終于以雙方各自降低補貼而偃旗息鼓,這說明巨額的打車軟件補貼終究不是贏得用戶的長久之計,而且就算短期內贏得了大量用戶,如何維護已有的用戶群,進而如何實現大規模盈利,仍然是擺在大多數互聯網企業面前的一大難題。如何找到一個讓大多數的互聯網企業,尤其是中小互聯網企業盈利的商業模式,尚待深入研究和實踐。
二、下半年走勢分析與判斷
(一)4G網絡覆蓋率及用戶規模將達到新高度
隨著上半年三大運營商相繼開啟4G商用進程,尤其是中國移動大規模開展基站建設,預計下半年國內4G網絡覆蓋率將快速提升。按照中國移動的計劃,年底具備4G商用條件的城市將達到344個,4G基站建設將達到50萬個。中國電信今年訂購的基站將多達25萬座。預計到年底,全國4G基站數量可能會由目前的近30萬座增至多達100萬座,4G網絡將覆蓋100%的地級市、90%左右的重點縣鎮。同時,隨著4G終端種類越來越豐富,價格越來越低,網絡越來越完善,套餐價格大幅下降,預計到年底,4G用戶規模將實現高度增長,有望突破一億用戶。
(二)傳統產業加速互聯網化
互聯網正在加速顛覆傳統產業。2014年上半年,"互聯網思維"一詞注入到家電、傳媒、醫療、教育甚至房地產等各行各業,利用互聯網來了解客戶、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以及創造附加值已經成為傳統產業界的共識。互聯網加速與傳統產業融合,服務平臺作用日益凸顯。互聯網新技術、新業務和新模式將不斷催生孕育新的經濟增長點。預計下半年,互聯網對傳統產業生產、交易、融資、流通等環節的改造將進一步加速,制造業、零售業、旅游業、餐飲業等多個傳統行業都將有更多的企業嘗試擁抱互聯網。
(三)互聯網企業的大數據技術將加速落地應用
5月16日,百度宣布成立硅谷人工智能實驗室,加速大數據技術的研發。5月27日,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與阿里云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挖掘氣象大數據的深層價值。隨著大數據概念的迅速普及,國內互聯網企業對大數據的重視程度和投入力度不斷加強,大數據在理解定位客戶、優化業務流程、改善民眾生活、提高預測精準度等方面的作用日益凸顯。預計下半年,互聯網企業將在多個領域加速落地應用大數據技術,大數據將成為互聯網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四)互聯網商業應用模式多元化
2014年上半年,電子商務移動化趨勢明顯。據統計,一季度有四分之一左右的網絡銷售是通過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終端完成的,用戶對移動電商的接受程度明顯提高,預計2014年下半年,將有更多電子商務交易通過移動端完成,更多傳統企業試水電子商務。上半年,以余額寶、理財通等為代表的互聯網理財產品大量涌現,互聯網金融與實體經濟結合越發緊密。預計下半年,互聯網金融會出現更多的應用模式創新。上半年,O2O、C2B等商業應用模式創新引發了各行各業的格局變化,預計下半年,互聯網商業應用模式將進一步多元化,并將出現大量各具特色的細分應用模式。
(五)三網融合將進入嶄新發展階段
5月28日,醞釀4年之久的中國廣播電視網絡有限公司(簡稱"廣電網絡公司")掛牌成立。該公司是國家試點三網融合的主要運營商,有望成為繼電信、聯通、移動之后的第四大網絡運營商。廣電網絡公司的成立意味著三網融合進一步去行政化,進入嶄新發展階段。三網融合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各方實現了電信和互聯網業務雙向進入。預計下半年,隨著廣電網絡公司的成立,三網融合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企業競爭能力得到加強,三網融合將進入新的市場化發展階段。
三、政策措施建議
(一)加緊制定網絡空間各項行為準則
從我國國情出發,借鑒國際有益經驗,堅持積極利用、科學發展、依法管理、確保安全的基本方針,加快網絡空間法制建設,完善我國互聯網網絡空間法律制度和管理規范。制定網絡空間行為準則、監管規范和執法制度,并嘗試推行網絡內容分級制度,使網絡內容提供商根據統一的標準自行為其網站設置年齡許可標志。加強數據保護,明確可采集數據的類別和邊界,切實保護用戶隱私。完善網絡信任體系,界定和推行實名制,建立網絡空間信用機制。改進網絡空間體制機制,完善信息空間統籌機制,明確網絡空間權利責任機制。實行鼓勵利用網絡空間的政策,構建網絡空間信息生態。加強網絡空間的國際合作與對話。
(二)加快基于互聯網的產品和服務創新
強化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創新的引導與規范,以資金支持、稅收支出和減免、金融支持等形式鼓勵生產性、民生性互聯網創新。構建互聯網產品和服務創新生態體系,優化基礎電信運營、互聯網服務、內容提供及軟件開發企業間互動發展格局,加強對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型企業的知識產權保護和服務。全面深化對互聯網信息資源的利用,在保障安全和用戶隱私的前提下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信息整合、挖掘能力,培育和規范基于信息數據的產品和服務新市場。突破智能搜索、IPV6及大數據等互聯網應用關鍵技術,加快全國產操作系統研發推廣,構建基于互聯網能力開放的應用聚合及業務創新體系。實施互聯網新技術、新應用的示范推廣,加快推進和發展移動電子商務、移動多媒體、移動搜索等新業務,向社會提供多樣化、多媒體化、個性化增值服務。
(三)在社會管理和服務領域加強互聯網應用創新
加強互聯網在教育、醫療、社保、人口等領域中的創新應用,提高公共服務效率和能力。以建設公共服務平臺為抓手,加強云計算和大數據等技術在政府門戶網站中的應用,加強政民互動和信息公開,建設全面感知、深度整合、服務創新、協同運作的智慧政府門戶,推動政府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能力提升。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