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行業頭條 >移動學習應用策略
    移動學習應用策略
    發表時間:2014-06-19 來源:培訓雜志 6920閱讀

    移動學習要真正成熟并進入"主流應用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近年來,移動學習成為學習發展領域的新趨勢,也成為學習技術應用的熱門話題。不僅主流在線教育供應商不斷推出移動學習解決方案,更有大量創業企業紛紛涌現。同時,企業與學習者也都爭先恐后地開始應用移動學習。

     

    2013年4月,我曾赴美國達拉斯參加ASTD2013ICE,于我而言,這就是一次名副其實的"移動學習之旅"。在會前,我在自己的手機和iPad上下載并安裝了ASTD Events客戶端(支持PC、Android和iOS等主流操作系統),可按主題、時間、嘉賓類型等方式,方便地檢索并查看300多場活動的簡介、嘉賓背景以及學習資料,定期接收大會的信息推送,及時了解與會者發布的最新消息,同時制定個人學習計劃。會議期間,同行的團員通過微信群,隨時以語音、文字甚至實時對講的方式發布消息、分享心得、保持聯絡,實現了交流互動的無縫對接。

     

    一、擁抱移動學習的五個理由

     

    移動不僅改變了我們生活、工作、聯系的方式,也影響并改變著我們的學習,這已是大勢所趨。我認為,以下五大理由足以讓我們擁抱移動學習。

     

     

    1、移動設備大幅普及

    IT調查公司Canalys的報告顯示:2011年第四季度,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首次超過PC,而這一趨勢仍在繼續擴大。Gartner Group的數據指出,2013年PC出貨量下降了8.4%,平板電腦出貨量增長了53.4%,預計2014年傳統電腦銷量將繼續下滑,平板市場將繼續增長38.6%。IDC公司甚至預測,到2017年,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將占聯網設備總銷量的87%。同時,隨著3G/4G網絡及Wifi的普及,移動設備的可用性與使用體驗都將得到大幅改善。

     

    2、移動優先

     

    現在,當遇到難題,或者需要尋找某些信息時,許多人首先想到的不是去電腦上查一查,而是拿出手機上網搜索,這被稱為"移動優先"(Mobile First)。便于攜帶和使用是移動設備最顯著的優點之一,無論何時何地,人們都可以方便地利用它溝通交流、獲取資訊。一旦使用習慣養成,將較難改變,這極大地鞏固了人們對移動設備使用的粘性。

     

    3、BYOD

     

    雖然智能手機或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存在屏幕較小、操控不便、計算能力有限、電池容量限制、網絡帶寬不穩定等諸多限制,但其也具備一些獨特的優勢,如方便攜帶、開機速度快、可GPS定位或導航、錄音、錄像、語音輸入等,而且還將集成越來越多的功能,如支付、設備互聯等,這些都將成為移動學習普及的重要基礎和前提條件。

     

    特別是對于那些地理位置分散或機動性高的員工(如銷售人員),移動設備具有更強的誘惑力,有些公司甚至為員工配發移動設備,或允許員工使用自己的移動設備(BYOD)。

     

    4、滿足"新人類"的學習特質

     

    現在,以90后人群為代表的"新人類"開始成為職場"生力軍"。他們在學習、消費、社交等方面有著鮮明的特點,如他們是數碼達人、天生的"互聯網"和游戲愛好者;更有個性,更愿意主動嘗試,而不是被動聽講??因此,任何一家企業大學或培訓部門要想成功,都必須快速適應學習者的這些變化。

     

    在我看來,"新人類"是"超級學習者",他們對學習有著強烈的需求,善于質疑、反思、團隊合作,能嫻熟地利用各種新技術,尤其喜歡移動互聯網、社交化、游戲化。因此,企業一方面要給他們創造或提供更多學習機會,更要創造性地利用各種新技術和新方法,更好地滿足他們的學習需求。在這方面,包含移動學習、社會化學習、游戲化學習等在內的新學習技術能有效地滿足"新人類"的學習特質。

     

    5、移動應用日漸豐富

     

    越來越豐富的移動應用Apps的出現,是推動移動學習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例如,一些公司開始在iPad上開發銷售支持類應用App。通過iPad,銷售人員可按需展示產品信息,在此過程中"邊干邊學"。此外,還有許多公開或可供企業內部使用的移動學習應用程序。

     

    隨著移動學習應用的豐富,人們可以更容易地獲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如產品資訊、電子書、簡報等,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啟動良性循環,進而推動移動學習的快速發展。

     

    二、移動學習應用的四種類型

     

    盡管目前移動學習應用仍處于探索期,但我認為其應用范圍非常廣泛。按照應用的嵌入性(即與業務流程結合的緊密程度),以及學習項目的結構化程度(正式學習,還是非正式學習),我們可以將移動學習應用分為四類。

     

    1、培訓交付與輔助

     

    由于固有的思維定勢,許多人一提到"學習"就自然地聯想到"培訓"。因此,將移動設備應用到培訓及培訓管理方面,作為培訓交付方式或一種輔助和補充是很常見的做法。這方面的主要應用有如下幾種。

     

    (1)作為培訓交付方式

     

    在"多屏"時代,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是人們最常使用的"屏幕"之一,也是一種便捷的信息傳播和交流渠道。因此,移動設備可作為一種培訓交付載體。

     

    許多公司開發或定制了適合移動設備的"微課程"。例如,西安楊森公司給銷售人員配備了iPad,并開發出相應的移動學習App及相關課程;騰訊學院通過智能手機,面向"T族"(技術類)新任經理,開展基于場景的互動式微學習;美國豐田公司面向經銷商開發了基于iPad的培訓課程。

     

    (2)輔助培訓

     

    一些企業在培訓課程中使用智能手機或iPad,讓學員觀看視頻和文檔資料,或者建立微信群、QQ群,鼓勵學員利用社交軟件進行實時地交流,方便后續的持續學習與跟進。此外,企業也可用移動設備輔助培訓管理工作。例如,銀聯培訓中心通過手機發送培訓通知、簽到、調查評估、征求反饋信息等。

     

    (3)作為e-Learning的一種接入手段

     

    由于許多企業都建立了e-Learning系統,開發或購置了適用于PC的在線課程,因此將其進行適當改造,使之能運行于移動設備,將成為常見的移動學習策略。但是,鑒于移動設備與PC存在顯著差異,這種"搬家"或"改造"未必能奏效。

     

    2、績效支持

     

    2013年,學習發展領域悄然興起了一個熱點話題--"績效支持"(Performance Support)。從本質上看,"績效支持"是與傳統"培訓"迥然不同的一種應用策略,是指在學習者需要的時刻,及時、便捷地為其提供完全適用于特定場景的信息或智力支持(可能是電子或紙質的工作輔助或做法、經驗),從而幫助其更好地完成任務、解決問題。

     

    績效支持不同于"績效改進"(HPI或HPT),后者類似績效咨詢,通常以項目的方式來運作,由專業顧問主導,通過績效差距診斷、設計并實施一系列干預措施來促進績效提升;而前者就像"滴灌",嵌入在工作流程當中,且通常由學習者觸發。

     

    "績效支持"并非一個新概念。早在上個世紀80、90年代,美國學者Gloria Gery就提出了"電子績效支持系統(EPSS)"的概念,并有企業進行了實踐,包括微軟Office產品上的"幫助"及salesforce.com等系統。

     

    但實踐證明,視頻和績效支持系統是最有效的移動學習內容,當"移動"遇上"績效支持"則會產生巨大的發展潛力。

     

    3、社會化學習

     

    作為社會化動物,人類的所有學習本質上都是社會化互動的過程。作為能有效支持人與人之間相互聯系和協作的手段,平板電腦和智能手機可重點支撐并應用于社會化學習。而且,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學習不只是獲取知識或信息,更要促進員工的協作與績效提升。因此,移動學習不應只是被視為傳統學習或培訓的替代品或另一種交付方式、渠道或選擇,應該讓它更直接地發揮更大的商業價值。

     

    例如,加拿大TELUS電信公司基于視頻分享技術,搭建了一套緊密支持業務的社會化學習系統。當一線員工需要到客戶處出外勤時,他們可以從維修車和設備上快速獲取與特定業務場景直接相關的信息,如更換路由器、安裝家庭電話系統等。此舉一方面能幫助員工快速完成工作任務,另一方面能幫助員工隨時應對突發狀況,實施他們之前從未操作過的定制化安裝等。

     

    此外,社會化學習還包括在線社區(實踐社群)、微分享、維基百科等多種應用模式,移動學習在這方面都有廣泛的應用空間。

     

    4、自學

     

    最后一種移動學習策略是結構化程度低、與工作流程結合較不緊密的自學,包括個人基于興趣或需求,通過互聯網進行搜索,觀看視頻、電子書,參加在線課程學習(如網絡公開課、MOOC等),或者到相關社區、論壇或社交媒體網站與他人交流等。此外,還有一些專門面向大眾學習者的移動學習應用(如TED等)。

     

    三、對移動學習的三重擔憂

     

    盡管移動學習的應用已成大勢所趨,得到企業與個人學習者的青睞,但人們仍舊對移動學習的應用和發展存在諸多擔憂。

     

    1、移動設備適合學習嗎?

     

    雖然移動設備(尤其是智能手機)已成為每日與我們相處時間最長的東西,但它真的適合進行學習嗎?

     

    據互聯網研究機構Pew Institute 2013年的調查,人們使用智能手機的主要活動包括收發文字信息(81%)、上網(60%)、收發電子郵件(52%)、下載Apps(50%)、導航或其他與位置相關的信息(49%)、聽音樂(48%)、視頻通話或聊天(21%)、簽到或分享位置信息(8%)。

     

    另一家IT研究公司Gartner Group 2013年的調查顯示,人們在平板電腦上花費的時間中,50%用于娛樂(包括玩游戲、閱讀、看電視、聽音樂或電臺),26%用于溝通(收發電子郵件、訪問社交網站),15%與個人效率相關(編輯視頻、寫博客等),9%用于查找信息(查看新聞/天氣、產品服務)。

     

    由此可見,無論是手機,還是平板電腦,真正用于傳統意義上"學習"的時間都很少。但是,如果我們跳出傳統上對"學習"的狹義理解,將學習看作是個人經由社會互動而進行知識建構的過程,那么學習就是普遍存在的,上述諸多活動都可能與廣義的學習相關,例如,收發信息、與人溝通、上網、使用社交網絡等。

     

    對此,ASTD主席托尼.賓厄姆在與瑪西婭.康納合著的《新社會化學習》一書中指出,人們要轉變觀念,以更為寬泛的視角來看待學習。同樣,公司培訓也需轉型和變革,因為僅靠正式培訓并不能滿足組織及個人的學習需求,需要充分利用更多的隨機學習機會,通過在工作中、與他人的互動中學習。因此,移動學習與社會化學習是緊密相關的,它將成為企業學習體系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

     

    2、碎片化、淺閱讀是否會影響體系化、深層次學習?

     

    互聯網研究者尼古拉斯.凱爾(Nicholas Carr)在《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中,提出了對網絡學習的擔憂。的確,基于個人的體驗,我也對碎片化、淺閱讀能否真正學習有所擔憂。

     

    但對此,我們必須正視和面對,這可能是信息時代我們必須掌握的學習技能之一。正如托尼.賓厄姆和瑪西婭.康納所說,在快速變化的信息時代,重要的不是看你記住了多少知識,而是你有多大的知識網絡,以及能否按需學習和自主學習。要想做到這一點,社會化學習就變得特別重要。

     

    3、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嗎?

     

    在Gartner Group 2012年發布的教育技術周期圖(hyper cycle)中,BYOD、私有云計算、混合云計算、HTML5等與移動學習相關的技術,均處于期望值最高處。據估計,前兩項技術有望在2~5年內達到生產力高原,后兩項則需5~10年。

     

    據我個人觀察,目前大家對移動學習的確熱情高漲,但有許多應用并未準備好,體驗與效果不佳。那么,會不會因為期望越高,而失望越大,最終導致移動學習成為"一陣風"呢?也許在一片狂熱之中,保持理智、冷靜思考、審慎行動,才是睿智之舉。

     

    盡管熱鬧非凡,但按照羅杰斯(Rogers)提出的"技術擴散"模型,我認為,移動學習目前仍處在由"創新者"向"早期采納者"過渡的階段,一些移動學習技術和產品還不夠成熟和穩定,更沒有哪個會居于主流。在應用方面,也只是少數先鋒企業實踐探索,尚未有大量成熟的、真正體系化和商業化的移動學習應用。

     

    可以預見,由于存在諸多限制因素,如人們根深蒂固的心智模式、需要全新設計等,移動學習要真正成熟并進入"主流應用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但這將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作者簡介】

    邱昭良,管理學博士、PMP、學習型組織研修中心.中國學習型組織網創始人、北京學而管理咨詢有限公司總裁兼首席顧問。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