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合員工和管理者碎片時間"充電"的強烈愿望,企業內培訓與發展相關部門為此紛紛推出基于手機客戶端的移動互聯平臺、產品或借助公眾媒體,在企業內部開展短平快的碎片化學習。
碎片化學習通過對學習內容進行分割整理,使內容成為一個個可以快速靈活進行學習的小單元,方便員工利用自己零散的空閑時間進行學習。這一個個知識小單元,我們稱為微資源,是持續應用碎片化學習所需承載的內容,也是決定碎片化學習品質的關鍵因素。百度詞條中對微資源是這樣定義的:"微資源,即各種移動互聯平臺資源,通常被認為是免費的在移動互聯平臺上共享的資源均可稱之為微資源。"這里通過與傳統電子資源作比較,對微資源做進一步的了解和界定。
相比較于傳統電子資源,微資源形式更加靈活,內容篇幅更加簡短,要求即學即用,這也意味著要求更精心的教學設計和內容提煉,并投入相當大的人力成本和資源來完成制作。針線易得,好網卻難織,要想打破原有傳統的電子資源,創新建設微資源,培訓與發展部門還需解決一系列問題:首先,微資源如何實現量產,源源不斷產出,靈活響應內部多種類型的學習需求?其次,如何甄選合適的內容并合理呈現,在簡短的時間里觸動員工?再者,如何讓好的碎片化內容快速到達員工的手中,并提供貼心的學習服務?接下去,本文將圍繞這三個問題,逐一分享若干實踐及思考。
一、如何實現量產?
要實現微資源量產,需在企業內部建立碎片化資源產出機制,在源頭上入手。讓企業內生知識涌現,實現知識創造共享,需要做到以下兩點:一是降低微資源創造和共享門檻,給企業分支機構提供可供產出微資源的工具和方法,二是建立配套的微資源建設激勵機制,給予分支機構相應的支持和鼓勵。好的素材源于一線,通過眾包促進內生知識涌現,特別是"原創干貨"部分。
要實現微資源量產,還需引領外部合作伙伴一起顛覆或創造微資源,在已有的內容上入手。資源碎片化是需要投入大量人力并考驗人員對知識關鍵點把握的富有挑戰的工作,需整合外部專業開發團隊的力量,合作開發精品微資源。一種是對原有的電子資源進行拆解提煉,第二種是根據目前的素材或原材料提取關鍵點進行定制。在合作過程中,注意對合作伙伴的引導和培養,不斷提升其碎片化的質量、速度和呈現形式,并逐漸降低成本。
二、如何甄選合適的內容并合理呈現?
"微資源"不是原有網絡課程的平滑遷移,而是需要甄選合適的內容用合理的"微"方式呈現。
首先是甄選合適的重點或關鍵知識點作為微資源的素材,選擇合適的內容這點非常關鍵,直接影響最終推出的效果。如選取企業當前戰略發展的要點、難點或重點人群的知識技能或實踐案例,是不錯的選擇。
其次要針對不同類別的內容或針對的對象進行差異化的設計呈現,并做到恰到好處的碎片化。如面向企業中高層的企業文化解讀或戰略宣貫類,內容設計立求"啟迪代替灌輸",比如談變革,相比于大談變革的重要性,強調解放思想、創新思維,不如設計一個經典的故事更能觸動中高層管理者。若面向專業條線員工,內容設計立求"平民化",重實踐,輕理論,比如談銷售技能,相比較于大篇幅的闡述銷售要點,不如設計一個銷售五步法的情景動畫或圖文信息,惟妙惟肖的實戰演義更有助于員工掌握和實踐應用。
再者是尊重讀者的閱讀和學習習慣,關注用戶的體驗。所制作的微資源需符合一定的微標準,如一則圖文類微資源字數一般不超過2000個字,字體顏色不超過3種,圖片像素不小于72分辨率等;又比如動畫視頻類,時長不超過5分鐘,視頻的尺寸為640*480最佳,視頻格式為MP4或FLV等。
最后是環節設計,雖然微資源篇幅不長,但它也是一個獨立的整體。一是標題要言簡意賅、韻味十足,因光靠優質的內容,還不足以對員工形成更強烈的吸引,要知道,員工打開手機的有限時間里,可是有無數個精彩的學習內容在分散著員工的注意力,所以"標題黨"的意識要有。二是開篇的介紹性語言需直接明了;三是結束語的設計需要做好承上啟下的交代,如上下分輯推出等。
三、如何快速到達員工手中?
一是充分發揮企業內部移動互聯平臺和產品的學習應用。隨著內部碎片化學習的緊迫需求和外部環境的形成,目前眾多企業已紛紛推出內部自主應用的APP或移動產品,并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需求。如可支持短視頻、小動畫、圖文等眾多形式微資源下載的APP,如融入互聯網社交元素,提供"好友推薦","搖一搖"等易于員工相互傳播微資源的APP等,都旨在通過內部資源快速下載和快速傳播等緯度為全體員工輸送微資源。尤其是互動分享,可促進微資源在員工間的快速流動和傳播。
二是打破組織架構的限制,借助外部公眾媒體實現快速推出。企業越大,流程節點越多,但學習不需要這么復雜,需要在開放與封閉之間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如借助易信公眾帳號為全體員工提供聚焦于企業戰略解讀、最新業務或產品發展等獨家精編的學習內容,旨在打造貼心的學習服務,充分整合公眾媒體傳播即時、體驗良好、影響效應巨大的特質。值得注意的是,在推送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專業的員工推送不同的內容,盡可能實現個性化推送,以提高學習率和有效性。
三是提供快速微搜索。IDC的一項調查統計顯示,知識型工作者要花25%工作時間搜索信息,應對難題時,用來"搜索"問題解決方法的時間可能會更長。員工需要用最短的時間發現信息、學會方法、找到答案。換言之,在提供微資源的同時,需要提供一種快速響應的搜索查找體驗。為即用即學、按需而學的學習需求提供優質快速的響應,是碎片化學習產品未來的一個重要發展方向。
四是尊重用戶的閱讀習慣,開展精準推送。如聚焦關鍵碎片時間段(上下班途中、午休)開展相應的推送,如提供基于移動終端的消息推送和訂閱服務,結合員工的工作、生活應用場景,設計個性化推送解決方案等。
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將傳統電子資源打造成微資源的同時也可能帶來一些負面效果,如內容"微"化拆解后,有可能使原有體系的內容被切的七零八落;如為贏得人氣和閱讀量,把原有知識改成或杜撰成聳人聽聞的內容等。
在這里,需把握一個原則,即碎片學習的微資源是一個相對較小的學習單元,本身是一個獨立的整體,所需的教學設計更為系統嚴謹,同時強調可信度。碎片化學習對于企業的價值,還在于過往高度集中化的學習資源管理將逐漸向用戶、合作伙伴開放,企業學習與發展部門的核心價值將增加大數據分析、知識的個性推送、工作援助等領域。
碎片化學習時代來了,你的微內容準備好了嗎?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