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拼命鼓吹在線教育,又有人在給線上教育潑冷水。在線教育燒的究竟是虛火還是真柴,單聽信一家之言是遠遠不夠的。因此芥末堆分別向幾位線下教育實踐者和純互聯網背景的教育玩家約稿,自由從《我來給在線教育潑冷水》或者《我來給在線教育添把火》這兩個主題挑選一個自己的觀點,從兩個截然不同的視角來探探在線教育的虛實,芥末堆特此推出"線上線下PK系列"專題,此篇為專題第一篇。
饅頭和壓縮餅干,你選哪個?
我把線下教育看成充分市場化的體制內教育,線下教師隊伍因為各種原因比體制內老師更注重教研和授課藝術。體制內是老師帶著學生蒸饅頭,無論你是否愿意做這件事情都要跟著我才能吃到饅頭,戰線拉的比較長;線下老師則是直接給學生壓縮餅干,在你最需要的時候能迅速填飽肚子,但味道似乎差了很多。
基于K12的純線上教育至少在5年內還不具備獨立生存的空間,看看目前純線上教育的生存狀態不難得出這樣的結論。在線教育虛假繁榮的大背景下是一大批舉步維艱的創業公司。在線教育的洗牌期將要來臨,那些沒有造血功能的如果還沒找到投資或者傍到大款的一定會很快被淘汰掉。此外中國傳統教育的問題從來都不只是教育本身的問題,從這個層面上看無論是體制內還是線下教育單純追求高分數的做法都可以被理解和接受。如果你能充分尊重這兩個事實,似乎傳統教育并沒有什么太明顯的局限性。如果從教學層面上看,傳統教育很難做到關注每一位學生的成長,這是傳統教育不可忽略的局限性所在。
"快"互聯網加速"慢"教育的迭代
互聯網對教育行業帶來的影響我認為還是人本身的影響。大批的互聯網人才投身到在線教育行業,這本身就是對教育的影響。他們對在線教育進行了很多有益的變革和嘗試,盡管成功者寥寥,如此快速的嘗試和迭代是教育行業本身從業者所無法做到的。經過市場的洗禮有越來越多的有互聯網從業背景的在線教育創業者開始了新一輪的回歸,讓在線教育回歸到教育最本質的層面上來。互聯網還有一個層面的影響我們應該看到,那就是對體制內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師的影響,有些老師開始丟掉粉筆拿起鼠標和各種移動終端進行授課。如果體制不發生重大變革,未來在線教育的繁榮與否一定和體制內的老師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最后互聯網技術對教育的影響也很深遠,目前大數據技術在教育領域內實踐的都是更加宏觀層面的,在教學兩端的最能產生影響力的還是小數據。給老師一些能看得見摸得著用得上的小數據的反饋和指導往往比所謂的大數據來得更加有力度。
在線教育虛火旺盛
在線教育虛火的成分大一些,因為和醫療行業相比教育的量化比較難,另外學生的大部分時間被體制內教育所占據,真實的數據其實是存在于體制內,沒有真實的數據在線教育的很多形態將不會有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目前在線教育基本還都是在和課堂外的時間玩,想要玩的很好很難。
現階段在線教育存在的問題主要有兩點,第一是產品的閉門造車,這樣做出來的產品根本不會被用戶接受。拿梯子網舉例,你去試用就知道他們的產品經理根本不懂教育,老師、家長、學生三方基本不具備在一個平臺上共存的基礎,即使強行拉到一個平臺上三者之間的邏輯關系也很混亂,不知道最近是否有改進。第二就是重推廣輕運營,從我之前的經歷看把用戶拉上來本身并不是很困難的事情,如何把用戶留住是需要認真研究的。一起作業網短期內獲得了大幾百萬的用戶,留存率如何有待檢驗。運營層面的問題恐怕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才能做好。
解決在線教育現階段問題的關鍵應該是去高大上做小而美,忘掉大數據著眼小數據。先從一個應用解決某一個問題開始,做到極致,做高用戶粘性,用戶跟你玩一切才有可能。大數據忽悠了太多人,落到實處的其實還是小數據,比如如何讓老師在測試完的一個小時內給他一個基于本次測試的基本數據分析(分數排名、題目錯誤率等)遠遠比給他長達幾頁的根本看不懂的所謂"云評價"更讓他通俗易用。
接地氣的在線教育才有明天
因為工作關系最近看了很多在線教育的創業項目,鮮有成功者但不乏有一些接地氣并有大理想的。在線教育在這幾年的發展經歷了幾個狀態:傳統網校和題庫(測評)階段、平臺和工具階段、課外時間轉課內時間階段、移動互聯網階段;每一個階段都有一大批的實踐者,暫且不論成功與否至少沉淀下來很多有益的啟發,為后進者提供了很多參考。傳統網校和題庫階段其實不用多說,存活下來的已經不多了;平臺和工具階段的代表是滬江和傳課,滬江定位是平臺,有在線教育行業電商屬性。傳課上線伊始就有KK,工具屬性可見一斑,目前傳課正努力向平臺轉化。當然還有YY和QQ這樣不能被忽略的工具;為什么還有課外時間轉課內時間這樣的發展階段,從一些創業公司的實踐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一起作業網和梯子網都是典型的從體制內做市場撬動的,走的都是從教研員到老師再到學生的路線。市場戰略上高舉高打,先圈市場和用戶,后面的事情后面再說。做考試和網閱起家的海云天和啟明也在嘗試通過考試牽引向日常教學中轉變,具體的產品形態應該有模考和作業。這都是試圖撬動體制內(課內)時間的嘗試,在線教育的未來誰能說沒有他們的一杯羹呢?移動互聯網階段的產品似乎比較集中,目前比較火爆的各種解答類app就是典型的代表。移動互聯網具有碎片化屬性,但不具備碎片化學習屬性,碎片化最本質的還是興趣。
未來在線教育的形態很難說,也許是目前在線教育各種形態中做的最好的一兩家就是未來的形態。但我覺得那些具備教育數據入口屬性的公司在未來會有比較大的發展空間。體制內教育信息化程度其實并沒有那么高,即使是經過之前幾輪的教育信息化改造基本上也都是項目思維,普及率很高使用率極低。從這一點看切切實實為教育信息化做一些事情并由此沉淀教育相關數據,做好數據挖掘,最終做價值分發,由此做一家小而美的在線教育公司是非常有可能的。在我看到的創業項目里已經有一些在做這方面的實踐了,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