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紀初,家校之間有了更便捷的溝通方式,無論是移動校訊通、聯通家校通還是電信翼校通等,此類產品都給家校之間搭起了一座便于溝通的橋梁。轉眼已過十余個年頭,信息技術的發展以及移動互聯網大潮的到來,使得家校溝通類產品走在了躊躇的十字路口。未來校訊通類產品朝哪個方向走?這決定了將來家校溝通的模式以及K12教育(指中小學基礎教育,下同)的發展趨勢。
筆者認為,校訊通類產品未來出路依仗兩個方面:一是在web在線教育非常火熱的當下,隨著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成熟,移動在線教育將成為趨勢,"指尖上的學習"成為必然;二是主要用于家校溝通的短信類產品將免費或被內置到移動在線教育產品中。
目前,在校訊通一直服務的K12 web在線教育領域,眾多互聯網公司甚至老牌教育機構也在紛紛布局。據筆者了解,大多數新生的在線教育機構資源門類太雜,語言、技能、理財、移民、K12等等讓人眼花繚亂,更重要的是剛進入教育行業不久,資源參差不齊,還有待沉淀。而已經在教育行業站穩腳跟的傳統教育機構,例如新東方,則是術業有專攻,主打語言培訓,K12教育涉足不多。
從技術上來說,大多數在線教育機構只是把線下資源搬到線上的"新瓶裝舊酒"而已,缺少互動性。而校訊通在產品設計過程中,能很好地把"老師-學生-家長"的穩固三角模型包含其中,這樣學生在老師的引導和家長的監督下能更有效地學習。如廣東移動校訊通中的"同步課堂"就是為老師、學生、家長提供的同步教學資源服務應用平臺。
除了"老師-學生-家長"的穩固三角模型的搭建,校訊通并緊跟時代的車輪在前進。隨著4G時代的來臨,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4G資費的頻頻下調,未來人們對手機的依賴將比對電腦大得多。有數據顯示,在學生和在職人群中,手機端學習的使用率都超過80%;更有機構預測我國移動端在線教育行業年復合增長率高達52%。移動學習資訊網CEO呂森林表示,移動學習是基于Web在線學習的新潮流,最大的特點在于擺脫了對電腦的依賴;它是對web在線學習的一種否定之否定,會成為在線學習發展的下一個階段。
當大家都已經習慣用手機收發郵件、聊天、買東西、打車時,未來也會逐步習慣用手機碎片化地學習。在大時代的潮流里,廣東移動校訊通于近日推出了移動客戶端,可實現老師、學生、家長隨時隨地在線溝通以及中小學生移動碎片化地學習。作為課堂教育的補充,校訊通基于web在線時代的龐大資源體系,繼續整合上下游的優質教育資源,定期向學生推送更加細微化的知識點,學生只用十分鐘的時間就可以弄明白一個難點了。由此看來,對于K12基礎web在線教育領域,校訊通類產品似乎更有競爭力。
當然,伴著移動教育時代的腳步臨近,校訊通類產品有些問題還有待進一步解決和完善。例如,對于自控能力不足、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的中小學生,家長很難放心將手機交到他們手中。據呂森林介紹,中小學生使用手機不僅是一個教育問題,更多的是一個社會問題;中小學生需要一種可以屏蔽黃色、暴力信息的手機,讓學生學習的手機成為專用的學習設備。他建議教育部門應積極去研究這種學生專用手機,并采取措施早日推廣到中小學生群體中。
除此之外,目前移動端K12教育模式還不夠成熟,雖然較web在線教育有更大的自由度和互動性,但是學習計劃擬定、學習、批改、測試、答疑等等一套系統還不夠完善,可針對每個學生一對一教育的模式還有待研究。更重要的是,將每個知識點打散碎片化,又如何將瑣碎的它們連成一個系統的網絡也是校訊通類產品需要考慮的問題。
隨著移動在線教育的興起和成熟,作為最基本的家校溝通功能將是多樣化的。目前家校溝通功能主要還是以短信支撐,未來校訊通類產品的業務重心逐步轉移到移動在線學習,家校互動短信免費將是有可能的。更關鍵的是,隨著產品的不斷更新和升級,家校溝通功能將被內置到移動端產品中,筆者發現在新上線的廣東移動校訊通APP中,老師就可以通過APP布置作業、發布通知、點評以及點對點地交流,免費已不在話下。
目前K12在線教育還處于轉型期,移動端教育模式還不夠成熟,因此會出現web在線教育和移動端在線教育混雜的局面。在面對眾多攪局者的情況下,深耕K12教育十余年的校訊通可以說較對手掌握了更豐富的優質教育資源,能夠準確把握"老師-家長-學生"鐵三角的關系模式和心理,因此也具有更強的競爭力。在移動碎片化學習的大趨勢下,相信未來校訊通能夠利用大數據平臺分析挖掘學生學習數據,自動地給學生建構學習內容,實現真正的"一對一"模式和最有效的教育互動。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