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400-100-7350
    首頁 >資訊干貨 >行業頭條 >翻轉課堂帶來的頭腦風暴
    翻轉課堂帶來的頭腦風暴
    發表時間:2014-05-04 來源:中國教育報 7599閱讀

      關注"翻轉課堂"與教育觀念變革的關系。"翻轉課堂"就其自身來看,可能會有興衰演變,但無論其何去何從,教師都不妨將之作為一個契機,進一步深入思考自身的教學觀念與教學方式問題。盡管"翻轉課堂"給傳統的教學觀念帶來了巨大的沖擊,但教師在實施過程中應本著務實求真的態度,不能不切實際地盲目跟進。"翻轉課堂"在中國的水土不服之處,也展示了一些具體的解決方案與操作注意事項。希望借關于"翻轉課堂"的話題討論可以為我國中小學課堂的變革帶來一些啟示。

     

      "翻轉課堂"傳至國內,一些教師積極參與,進行探索實踐;一些教師借口沒有條件,等待觀望;而另一些教師則持反對態度,以為不合國情、校情。在我看來,面對眾說紛紜,站在學生學習的立場,重新思考課堂教學的本質,教師方能在復雜的事物中尋找到正確的方向。

     

      改變課堂的結構與功能

     

      結構影響功能,同樣是碳元素,由于結構不同,在自然界中生成了柔軟的石墨和堅硬的金剛石。今天,技術正深刻地影響著我們的社會生活,也必然影響到課堂結構改革。"翻轉課堂"借信息技術之力,重構教學流程,改變教學結構,凸顯"學為中心"、以學定教,將課堂教學改革推向更核心的地帶。從一些較為成功的案例來看,"翻轉課堂"可以成為有效的教學機制。

     

      主動學習。以溫州二中八年級科學課《氣溫》的"翻轉課堂"為例,前一天,老師將預習材料、微課程視頻、課前習題發給學生,要求學生在家自學,并將無法解決的問題或產生的新問題傳到"師生互動"平臺;課上,教師在把握學情的基礎上,組織交流,達成學習目標。

     

      "翻轉課堂"改變的不僅僅是流程,更是教學方式、學習方式。在上海曹楊實驗小學的科學課上,學生四五個人一組,領到學習任務單后,每組留下一名學生在教室里借助平板電腦查閱資料,其余同學走出教室在校園里尋訪他們需要了解的樹種,把相關資料拍下來傳回教室,教室里的伙伴則根據收到的信息,與網上相關的樹木圖鑒進行比照判斷,與小組成員交流討論。這樣課堂就不再限于教室,求知不再止于聽講。新課程改革倡導的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在信息化的支持下得以實現。

     

      互動學習。多個國家的研究表明,參與式學習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業水平,而傳統教學缺乏的正是有效的討論和交流。目前基礎教育課堂中邊講邊問的形式正在取代灌輸式的講授,但顧泠沅先生在對一堂幾何課的觀察與研究中發現,課堂提問仍以記憶性問題居多(74.3%),學生齊答比例很高(41.9%),提問后基本沒有停頓(86.7%)。這種被教師普遍使用的"一問一答"的教學方式因為缺乏學生的深度參與和急促的高控制性環節而變得快速、膚淺和表面化。"翻轉課堂"恰在這個關鍵點上進行了改良,為學生的討論與合作學習提供了必要的保證。

     

      力爭推動學生的個性化學習

     

      美國心理學家布魯姆(B.S.Bloom)1973年在《每個孩子都能學會掌握》一書中提出了"掌握學習"的理論。他認為,只要有足夠的時間并采用適當的教學方式,幾乎所有的學生(90%以上)都可以達到掌握水平(得5分)。但傳統教學在"統一進度"的制約下,無法兼顧到學生的差異。所謂"因材施教"、"抓兩頭,帶中間"都只是一種美好的愿景。

     

      筆者認識的一位八年級男生小張過去經常考試不及格,實施"翻轉課堂"后,他利用課間、午休等時間反復看微課,次數多了,理解了,成績也就慢慢提上去了。現在,能考到七八十分。"看不懂的,多看幾遍;或者停下來,想一想,問一問",這樣的學習狀態是在傳統班級授課形式下無法實現的。

     

      "翻轉課堂"為學生的差異學習提供了很大的可能性,它不僅滿足了學生學習時間的不同,還照顧到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業興趣、學習水平等方面的差異。上海靜安區小學"社會性與情緒能力養成"項目的一節"委屈"課上,教師考慮到學生情緒體驗的性別差異,同一故事視頻提供了"男生"和"女生"兩個版本,避免了學生作為異性旁觀者無法感同身受的問題。

     

      在現有的技術條件下,一些學校的英語課,根據教學任務,學生有的由老師用教科書面授;有的用平板電腦,看教師定制的微視頻;有的打開類似網易快譯通的軟件,看圖解、聽讀音;有的用QQ、微信與同學聊聊教學主題,或向外地甚至國外的同伴、師長求教。科學課,學生圍繞教學主題,打開百度百科、維基百科之類的專題網站,搜索相關知識;也可以登錄到世界頂級大學的網站,如北大、哈佛的虛擬實驗室去看相關的實驗。

     

      教師觀念的轉變至關重要

     

      針對"被動、高控制性、無法顧及學生差異"的教學弊端的反思和改良,"翻轉課堂"借助先進信息技術凸顯"主動"、"交互"、"差異"等教學本質和規律,推動了課堂變革,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還有什么比讓學生積極主動發展更具價值的呢?因此,在我看來,"翻轉課堂"適用于中小學的所有學段、學科,涉及的具體操作問題值得我們努力去實驗探索。但如果不從學生學習的角度去審視,固守"以講為中心"的傳統理念,我們就會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

     

      教師首先應轉變對學習的認識,學習不只是老師講、學生聽,而是學習者主動建構的過程,是理解、運用、在交互中解決問題的過程。要讓學生利用信息技術擴展學習空間,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收集信息、獲取知識、交流經驗、批判反思。"翻轉課堂"不是簡單的教材"搬家",不是外加環節,增加學生的學習時間和負擔,更不是利用技術強化對學生在課外校外的控制。

     

      教師還要轉變對學生的看法,應該幫助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并承擔責任。沒有自主學習的體驗和實踐,不"嗆點兒水",學生是長不大的,也無法學會學習。教師要積極思考以怎樣的內容、形式成為學生學習的發動者、維持者和激勵者。因此教師應更準確地把握學情,選擇教學內容和任務,滿足學生個性化學習的需求。

     

      教師要以海納百川的開放心態,借鑒、嘗試各種有效的教學模式、教育技術,滿足學生的發展需要。"翻轉課堂"不是一種固化的模式。比如,微視頻不一定非要自己制作,互聯網"云"中的文本、課件、視頻、討論都是教學的資源;學生自學不一定都在家里,課前、課中、課后,校內校外都可以是學生學習的舞臺。如果我們忽視對"翻轉課堂"內涵、價值的審視和把握,囫圇吞棗地盲目效仿,就會迷失于技術或者表面層面,一時熱鬧,終歸沉寂。

    問鼎云學習,大企業信賴的人才培養與發展專業平臺
    友情鏈接:
    400-100-7350
    wdxuexi@wunding.com
    深圳市南山區科技園紫光信息港C座8樓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

    粵ICP備07037912號 Copyright ? 2012~2021 問鼎資訊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商網監 電子標識
    獲取課程清單
    確認申請
    獲取培訓方案
    確認申請
    免費體驗在線學習平臺
    確認申請
  • <u id="ms2yq"></u>
  • <s id="ms2yq"></s>
    <u id="ms2yq"><wbr id="ms2yq"></wbr></u>
  • <u id="ms2yq"></u>
  • <code id="ms2yq"><source id="ms2yq"></source></code>
    国产日韩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