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微"風刮來,微博、微信、微電影、微營銷等占盡眾人眼球,屬于教育領域的微課也在悄然興起。3月28日,東城根街小學開展了以"歲月靜好閱讀成長"為主題的閱讀推廣現場會。
活動現場,三節20分鐘的"微課",分別為孩子講述《三字經》中的小故事,講解科學世界中《太陽系》的奧秘,閱讀讓學生在鑒賞美文《太陽》感受藝術美,獲得信息,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微課"以其短、小、精、趣的特征,將一種更便捷的教育形式帶到我們身邊。
"濃縮課程精華或提煉知識點,把四十分鐘的課堂縮短為20分鐘的課堂,從而達到教學效果的形式,這就是微課。"東城根街小學的一位老師表示。微課的出現使得課堂教學的差別化加大。在微課的策劃中,教師可以通過與現場學生互動,及時調整課程內容,廣泛吸納意見改進教學,進而呈現出個性化的課堂。
東城根街小學的三位老師分別從不同的視角做了三場微課實操案例,受到了在場老師的熱烈好評。郭睿老師執教的微格課《太陽系》,從跨學科的角度,利用網絡閱讀,讓學生學會在海量閱讀中善于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善于利用得到的信息,科學地表達來進行跨學科閱讀,讓閱讀真正滲透到學科教學中。何冬梅老師執教的微格課《三字經》,通過多維度的閱讀方式,讓低段孩子從閱讀故事、想象畫面,來閱讀經典,了解名人歷史典故擴張對閱讀狹義的理解,激發學生閱讀興趣。黃勇老師執教的美育微格課《太陽》,通過閱讀,讓學生在鑒賞美文中感受藝術美,獲得信息,激發想象力與創造力。
三位老師通過三節不同形式的閱讀微課,從跨學科閱讀、網絡閱讀、識字閱讀以及立體閱讀,展現東小在開展閱讀活動中的思考與實踐,以及老師在閱讀活動中對學生閱讀的有效評價,讓孩子在溫暖的書香氛圍里,展現個性閱讀的風采,激發孩子閱讀主動性與有效性。
整堂課與傳統課堂大相徑庭,學生們在課上觀看小視頻自主學習,并將剩余的時間用于做練習、解答疑問和拓展訓練。據調查顯示,小學生注意力最多能集中10分鐘,采用傳統教學方法授課學生不能充分吸收教學內容,微課改變了教和學的方式。"微課更短小、更靈活的特點,決定了它較容易普及,也更有個性化特征。"一位老師說道。
據了解,"微課"形式多樣,利用多媒體,講故事,播視頻,小組交流,師生互動。"學習的榜樣"、"單科冠軍"、"最值得肯定的學生"、"優秀值日生評比"等,讓每位同學充滿自信積極向上。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