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以來,在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內,國內的在線教育出現了15起投融資,國外也出現了14起的投融資。在經歷2013年的火爆之后,2014年在線教育熱度不減。在這些投融資中,比較明顯的兩個方向是在線教育平臺與在線教育內容。
在2013年,阿里巴巴,淘寶和百度紛紛涉足在線教育,BAT進入在線教育領域時不約而同的選擇了平臺的模式,成為了平臺提供商。所謂平臺提供商是為在線教育內容和在線教育用戶之間提供一個中介的平臺,以線上機構為主。目前,在線教育平臺可以分為B2C和C2C兩種。什么樣的公司適合做平臺模式?筆者認為,在線教育初創業和沒有教育背景的公司可以嘗試一下。最明顯的就是2013年介入在線教育的BAT,及2014年2月進入在線教育的YY,這類公司沒有教育背景。對于初創業的公司而言,內容模式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獲取的,需要長時間,大量的儲備,對于平臺模式而言,限制性因素就少了許多。
在線教育的本質是教育,教育又包括了三個環節:教育者,教育中介,受教育者。對于整個教育活動而言,雖然教育中介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但起不到核心的價值。在線教育的核心是內容。在尼爾森公布的《2013年中國在線網絡教育調查報告》中提出,在線教育的使用者中,近八成的在線用戶選擇課程時最看重的是教學質量。
在線教育的內容提供商多為傳統的線下培訓機構和部分高校,例如新東方、學而思、正保、滬江以及大學的MOOC課程。一般來說,在線教育的內容主要來自于三個方面:一是教育機構(包括傳統的培訓機構,學校);二是教師單獨授課(包括錄制課程授課);三是個人上傳課程或者授課(不具備連續性)。
目前,國內的在線教育依舊處于初級階段,很多的在線教育內容只是呆板的將線下課程搬到線上。筆者認為,這種生搬硬套式的方法不是真正的在線教育需要的內容。能解決的問題不是問題,雖然目前在線教育的內容需要解決,例如:線下課程如何成功上線,傳統教師如何轉型,但這些問題只是教學習慣、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的問題。
隨著在線教育的發展,一些傳統線下教育機構也不斷涉足在線教育。傳統教育機構能夠為在線教育帶來大量的、具有相當價值的內容,在經過一定處理后,就可以轉化為真正適合在線教育所需要的內容。
以內容為核心,以平臺為媒介,以信息技術為技術支撐點,相信在進入4G時代之后,中國在線教育可以突破現有的瓶頸,達到一個新的高點。
問鼎云學習
移動客戶端掃碼下載
關注微信公眾號
獲取更多培訓干貨